【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推動幼兒園教學資源共享對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并結合幼兒教育的特點,文章提出建設幼兒園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從建設目標、建設框架闡述共享平臺的建設模式,以課程建設、教學資源、自主學習和績效考核角度論述共享平臺的實際應用。通過建設主題課例式資源共享平臺,推動幼兒園教學資源數字化建設,提升教師教學效果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 主題課例 教學資源 共享平臺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4)18-97-03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guī)劃》指出:開展終身數字教育。目前,我國幼兒教育事業(yè)正處于快速發(fā)展時期,在實現教育基礎設施信息化的同時,必須加強幼兒園教育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共建優(yōu)質教育資源,實現資源互補和共享。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結合幼兒教育特點,本文總結概括了對幼兒園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經驗。主題即從教學教研中提煉的共性問題,是教師專業(yè)成長共同關注的焦點和突破點。而課例是指圍繞主題設計的表現“問題解決過程”的課堂教學實例。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不僅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問題,而且能夠破舊立新、去偽存真,集合各幼兒園教學資源平臺,建設區(qū)域綜合資源服務平臺,打破園間壁壘,推動區(qū)域優(yōu)質幼教資源的共建、共享。
一、幼兒園教學資源共享的現狀
(一)學科資源眾多,但主題資源缺乏
在當前的幼兒園教育體系中,教學資源的配置往往集中于特定的學科領域,如語言、科學等。這些資源通常以活動設計、教學計劃和教材的形式存在,旨在支持教師在特定學科領域內的教學。然而,這種資源配置模式存在明顯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缺乏跨學科的主題資源。主題資源是指圍繞某一特定主題整合多學科知識和活動的資源包,它們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實現更為綜合和系統的教育目標。這種資源的缺乏意味著教師在進行主題教學時,無法輕松獲取現成的、具有整合性的資源,導致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面臨困難。
缺乏主題資源的現狀給教師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首先,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自行整合各類學科資源,以滿足主題教學的需求。這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而且可能影響教學的連貫性和有效性。其次,由于缺乏系統的主題資源共享機制,各幼兒園在資源開發(fā)和利用上各自為政,難以形成協同效應。這種狀況不僅會限制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會阻礙教育創(chuàng)新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園本資源豐富,但數字化程度低
在許多幼兒園中,園本資源的豐富性是其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這些資源包括教師自制的教具、園內活動設計、特色課程方案等,通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然而,這些資源大多以紙質或其他實物形式存在,數字化程度較低,導致其共享和傳播受到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數字化平臺和技術支持,園本資源往往局限于園內使用,難以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共享。這種局限性不僅妨礙資源的廣泛傳播,而且限制其他幼兒園從中受益的機會,阻礙了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整體提升。
數字化程度低的問題不僅影響資源的共享,而且對資源的更新和維護造成了困擾。紙質資源容易損壞和遺失,而實物資源的制作和保存成本較高,難以長期使用。此外,缺乏數字化手段使得資源的檢索和利用效率低下,教師在查找和使用資源時面臨諸多不便。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幼兒園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影響了教學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
(三)靜態(tài)資源繁多,但動態(tài)更新欠缺
在幼兒園教學資源的管理和使用中,靜態(tài)資源的積累是常見的現象。這些資源包括教材、教案、活動設計等,通常在開發(fā)完成后長期使用,缺乏動態(tài)更新和調整。靜態(tài)資源的優(yōu)勢在于其穩(wěn)定性和可重復使用性,能夠為教師提供可靠的教學支持。然而,這種資源模式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即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需求和教學環(huán)境。隨著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不斷發(fā)展,靜態(tài)資源如果不及時更新,可能無法有效支持教師的教學實踐,導致教學內容陳舊和教學效果下降。尤其是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需要靈活的資源來應對多樣化的教學需求和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
缺乏動態(tài)更新的資源不僅難以反映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而且可能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形成固定思維,缺乏創(chuàng)新和變通。這種狀況不僅影響教學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創(chuàng)新性[1],也可能對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二、幼兒園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模式
幼兒園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可以整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實現教學互動,避免教師大量的低效勞動,取長補短。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在保障教學資源平臺提供有效教學內容的同時,革除傳統教學活動所有的孤立、靜止的弊端,實現資源的動態(tài)化生長。
(一)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目標
幼兒園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旨在為教師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資源利用環(huán)境,以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通過該平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源庫,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平臺不僅支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獲取所需資源,而且鼓勵教師對主題課例教學成果進行總結、反思與分享,從而促進教學經驗的交流與提升。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推動幼兒園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平臺建設的具體目標包括建立一個系統化的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分類系統,以便教師能夠快速查找和獲取所需資源。此外,平臺將提供資源包的上傳、分享與評價渠道,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資源的共享與反饋,形成良好的資源共享生態(tài)。為了確保資源庫的高效管理,平臺將優(yōu)化管理權限,由專人負責資源的審核與維護,確保資源的質量和時效性。通過這些措施,平臺將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支持工具,助力幼兒園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
(二)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框架
1.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包
幼兒園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包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類:媒體素材、教學課件、主題課例式說明和典型課例式案例。其中,媒體素材包括視頻、音頻、文本以及動畫等;教學課件即教師常用的教學輔助媒介;主題課例式說明簡要闡明主題設計緣由及所選課例的有效性,這是資源設計的基礎;典型課例式案例通過生動的教學實例表現“問題解決過程”,是教師教學互動的橋梁。
2.資源共享平臺管理員
主題課例式資源共享平臺管理員是連接教師和平臺的紐帶。管理員具體職責包括上傳分享幼兒園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包、建立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包分類系統、建立資源包與教師評價反饋文檔相對應的編號系統、定期出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目錄。
3.教師的職責
教師既是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包的提供者,又是使用者,對資源包有整理、下載、反饋的作用。教師將優(yōu)質的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整理好發(fā)送給管理員,又通過管理員分享的資源鏈接下載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包,在使用后給予反饋和評價并整理成文檔發(fā)送給管理員。
4.共享平臺存儲媒介
由于各幼兒園硬件、軟件實力的不同,可以選用操作難度小、容易獲得的存儲媒介。以百度云和騰訊微云為例,兩種存儲媒介都提供了視頻、文檔、分享全部文件等項目功能,具備建設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平臺的基本條件。
5.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使用流程
在實際操作時,教師將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包壓縮并且發(fā)送給管理員,由管理員負責統一上傳、管理、分享,保證資源庫內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管理員建立統一的教學活動分類系統,并將主題課例式資源包目錄發(fā)給教師;教師在使用過程中,將教學案例、活動反思及評價做成文檔發(fā)給管理員,由管理員上傳至云存儲文檔欄目并分享;最后,幼兒園定期組織教師對主題課例式資源包進行評價,適時調整內容,保證主題課例式資源包的科學性、有效性(見圖1)。
三、幼兒園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應用
(一)支持園所課程建設
主題課例式資源共享平臺在幼兒園課程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圖2所示,通過對優(yōu)質教學課例進行分主題整理和深入探索,平臺不僅滿足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多樣化需求,而且為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提供了明確的路徑。教師在平臺上提供、下載和反饋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包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園本課程內容進行實時更新和優(yōu)化。這種動態(tài)更新機制確保了課程內容的前沿性和實用性,使其更好地契合幼兒的學習需求。平臺所提供的資源包涵蓋了豐富的教學素材,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和應用,從而提升課程的適應性和有效性。此外,平臺的互動功能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和資源共享,使他們能夠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結合自身教學背景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這不僅推動了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也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供了支持。
(二)豐富教學資源應用
在幼兒教育中,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引導幼兒的學習活動具有重要作用。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的應用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活的工具,幫助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境。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幼兒興趣,對資源庫中的課件、視頻、音樂等多媒體資源進行適當調整和整合。這種靈活的資源應用方式不僅能夠刺激幼兒的感官,增強他們對客觀知識的辨識能力,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通過多樣化的媒體呈現,教師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幼兒更容易理解和掌握。[2]同時,動態(tài)的情境創(chuàng)設也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互動機會,促進他們在活動中主動探索和合作學習。這種教學資源的應用方式,不僅可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三)促進教師自主學習
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包是從教學實踐中提煉出的,聚焦于各領域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關鍵問題和需要突破的專題。這些資源包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有針對性和計劃性的自我提升途徑。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發(fā)展需求,利用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庫進行自主學習和專業(yè)發(fā)展。平臺特別關注教師的個體差異,提供多樣化的主題資源包,以滿足不同教學水平和需求的教師。由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各異,他們所需要的課例教學資源類型也有所不同,因此平臺在建設過程中,倡導“一主題多課例”和“一課例多主題”的多樣化資源組織形式。這種豐富的資源組織方式不僅可以擴展教學資源的廣度和深度,而且可以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供個性化支持。通過這種靈活的資源應用,教師能夠在自主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求。
(四)融入教師績效考核
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以教師為主體,為實現規(guī)范化和績效化管理,管理員要定期對資源庫的建設進行績效評估。這種評估機制不僅有助于確保資源庫的質量和實用性,而且能夠激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和資源共享。通過對教師在資源建設中的貢獻進行量化評估,管理員可以識別出在資源開發(fā)和共享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并給予適當的獎勵和認可。這種激勵措施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能夠促進教學資源的持續(xù)更新和優(yōu)化。此外,績效考核還為教師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幫助他們在專業(yè)發(fā)展中不斷進步。通過這種方式,資源庫不僅成為教師教學的支持工具,而且成為推動教師專業(yè)成長和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平臺??冃Э己说挠行?,最終將有助于提升幼兒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主題課例式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立足于幼兒園未來發(fā)展的需要,強調前瞻性、實效性和人文性,重視對幼兒園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典型問題的解決,支持教師隊伍的成長。園本主題課例式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可以為區(qū)域教育資源共享提供藍本,促進區(qū)域幼兒園資源共享平臺的開發(fā)和建設,從而提高園與園之間優(yōu)勢教育資源的互補,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和效益。
【參考文獻】
[1]潘麗華.鄉(xiāng)土資源的課程價值及其實踐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24(3):83-86.
[2]肖龍珍.有效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1(1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