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結合人教版英語教材的教學課例,闡述了基于單元主題意義進行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策略,如在文本解讀中聚焦主題,創(chuàng)設語境;在基于語篇的活動中探究主題,學思結合;在深入語篇的活動中深化主題,用創(chuàng)為本;在超越語篇的活動中融合主題,遷移創(chuàng)新。文章旨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
關鍵詞:單元整體;主題意義;對話教學;英語學習活動觀;核心素養(yǎng)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單元主題意義的對話教學策略,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提升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英語課程內容的主題選取聚焦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大范疇。內容的組織以主題為引領,以不同類型的語篇為依托,融入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知識和學習策略等學習要求,以單元形式呈現(xiàn)。
人教版英語教材中的Talk對話教學板塊置于每個單元A部分和B部分的第一課時,聚焦各單元核心語言教學。其作用是在單元主題情境下,針對單元的語言學習目標,開展基于主題的對話內容教學。在感知主題、探究主題、深入主題的層層推進中實現(xiàn)育人價值。本文以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5 A Let’s talk”板塊的教學為例,闡述基于單元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策略的實踐與探究。
一、聚焦主題,創(chuàng)設語境
實施基于單元主題意義的對話教學,首要任務是精準把握單元核心主題。教師應深入研讀教材,提煉出每個單元的核心話題,并以此為基礎構建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框架。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或模擬的語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然而然地融入對話,感受語言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本單元的主題范疇是人與自然、社會:A部分的話題分為Art Show和Dog Show,B部分的話題為“What are they doing?”A talk部分則圍繞本課時子話題Art Show展開,Chen Jie和Mike談論Art Show的作品歸屬。語言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涉及名詞性物主代詞和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的運用。通過學習活動的推進,與學生共同展開聯(lián)系,結合實踐創(chuàng)設各種生活場景,深化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識,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一)縱向聯(lián)系教材,橫向剖析主題
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單元編排不是孤立的,冊與冊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在橫向縱向維度均存在密切的內在和外在的聯(lián)系。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之初,應具有教學整體觀和統(tǒng)領的理念,深入解析課程標準、教學材料等資源,依據(jù)教師和學生的實情,剖析、整合、設計重組教學內容,以單元主題意義為導向,進行單元整體設計。
縱向對比教材,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在人教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3 My friends”“Unit 5 My clothes”已經(jīng)學習過,物品歸屬權的話題也展開過討論。橫向比對教材,本單元是“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的延續(xù)與深入,Art Show的話題在本冊“Unit 4 Mr Jones”和同學們的會話中已初涉。
大單元主題聚焦人與自然,A部分通過Art Show和Dog Show,討論物品與寵物的歸屬,體現(xiàn)人類活動與動物緊密相連。通過Mike和Chen Jie之間的相關活動,建立情感聯(lián)結,促使學生產(chǎn)生共情,激發(fā)對寵物的喜愛之情。B和C部分觀察動物的行為,描述動物的活動,借此引導學生抒發(fā)內心的感受,樹立保護動物、愛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動物園的場景設定,使學生進一步感受自然的奇妙、動物的可愛有趣,同時,促使學生思考:什么樣的行為會對動物造成傷害?我們應該為動物們做些什么?我們能為環(huán)境保護作何貢獻?讓學生形成自我行為約束的同時,增強愛護動物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二)順應教材線索,切入主題情境
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實現(xiàn)主題意義建構的媒介,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增強學生語言能力、實現(xiàn)德育涵養(yǎng)的重要教學手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依據(jù)教材,貼近學生的實際學習與生活,讓情境的構建更加真實有效。
本單元第一板塊子主題為校園活動之一的藝術展,此活動在本冊第四單元A Let’s talk和Let’s learn中已提及:There are some special days in April. There are some other special days in May.由此進入五月的活動Art Show和Dog Show。主情景圖展現(xiàn)了學生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由此,進一步聚焦藝術展中的三幅繪畫作品,通過Let’s try進入Art Show的作品討論。
本課時的主情境可以分為四個子情境,以藝術展中的所聞所見所思為主線,由四個緊扣藝術展的不同場景貫穿課堂,實現(xiàn)主題意義的整體建構。
基于主情境(Art Show),設置四個子主題:1. In the Art Show:Whose picture is it?2. In the Art Show: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ictures?3. After the Art Show:In Lost amp; found. 4. Our Show.
在四個子主題下分別展開以下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1:Let’s try,聽音找出John的作品,聚焦The yellow picture設置問題。
學習活動2:Let’s talk,進入討論:Listen and answer→Watch and answer→Look and answer→Read and answer→Ask and answer。
學習活動3:呈現(xiàn)更多作品,展開討論。
學習活動4:尋找失主,創(chuàng)編新對話。
學習活動5:作品賞析—小組討論并做記錄—匯報。
二、探究主題,學思結合
五年級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發(fā)展的早期階段,教師需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基于主題,多角度、多維度、多層次地分析問題,激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充分地表達內心所想。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適時追問,打破思維定式,引發(fā)深度思考,促進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深入理解與探究。
【教學片段1】
Let’s talk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聽、看、讀文本,尋找相關信息,教師針對學生回答進行追問:
T:Whose picture is it?
T:Yeah,it’s his. How do you know that?
T:Chen Jie says:The picture of Beijing is beautiful.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T:Can you guess why Zhang Peng drew the picture of Beijing?
【教學片段2】
賞析藝術展繪畫作品環(huán)節(jié):
T:Which picture do you like?Why?
T:If you will take part in the show,what do you want to draw?Why?
【教學片段3】
(After the Art Show. They went back and left something there.)
T:What do you think of it?
T:Let’s guess. Why?
T:What can we do for them?
T:What should they do?
在片段1中,教師通過追問能夠引導學生在文本中尋找相關信息,了解學生是否理解文本。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進一步追問,使學生對該畫進行初步賞析與評價。在猜測為什么張鵬要畫北京的過程中,賦予畫本身更深一層的含義。
在片段2中,教師通過調查詢問,進一步激勵學生描述、評價繪畫作品,并說出其做出評價的理由,培養(yǎng)學生樂于贊美的積極品質。通過進一步追問,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欲望,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此外,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愛的事物,并表達真實的內心感受,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片段3中,學生著眼于藝術展后丟失的眾多物品,通過遞進式追問使學生產(chǎn)生共情,感同身受,幫助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促使學生自我反思的同時思考探尋對策,引導學生自主和深入探究,實現(xiàn)學生對主題的多元化理解和主動構建。
三、深化主題,用創(chuàng)為本
新課標提出關于教學指導的三個重點:“只有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應用,學用結合才能把語言知識內化?!被诖?,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僅教授語言知識技能,而應基于主題意義的引領,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學素材,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境,以任務為驅動,以課堂活動依托,實現(xiàn)實際有效的語言運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最終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思維品質的提升。
以課堂子情境3 After the Art Show為例,教師可以設置四個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1:What’s the problem?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促使學生自我反思,剖析內在原因,喚起學生積極幫助別人的情感態(tài)度。
學習活動2:What can they do?探尋問題解決方案,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解決的方案,培養(yǎng)學生遇到問題積極思考的習慣,摒棄責怪與抱怨。
學習活動3:Make a survey,驗證問題,檢驗方案,通過Chen Jie與Sarah的對話,回顧所學并完成調查表。
學習活動4:Whose ____ is this?解決問題,實際操練,借助Tips部分提供的語言參考,讓學生自由開放地對話,在真實語境中提升語言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四、融合主題,遷移創(chuàng)新
遷移創(chuàng)新要求學生在新情境中運用新的知識架構,創(chuàng)造性地應對新問題,體現(xiàn)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升能力素養(yǎng)。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構建
學習是主動構建的過程,活動的設計要基于學生的知識儲備、心理特點和興趣取向。從學生視角出發(fā)設計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內驅力,提升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挖掘活動的實踐意義和潛在價值。
以本課時子情境4 Our Show為例,筆者以一幅學生作品為引構建餐廳畫展的情境。將學生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不同主題的作品進行賞析,如食物類、光盤行動、環(huán)境保護等,展開討論,最后小組進行匯報。該課堂活動設置基于真實情境,緊扣且深化主題,合理應用英語學習活動觀,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超越學科站位,提升學生涵養(yǎng)
語言是人類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交流的橋梁,是人與人之間思想交換的媒介。新課標中的教學建議指出:“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了解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歷史、藝術等方面的優(yōu)秀成果,并進行對比分析,拓寬國際視野,加深中華文化理解,增強中華文化的認同感,逐步樹立正確的三觀?!?/p>
英語教育教學的過程不單是語言技能的學習,教師應以人為本、立德樹人,深挖教育素材的育人價值。本課時的教學中,教師應將德育貫穿其中,在實踐中實現(xiàn)德育,避免了喊口號的灌輸式德育,增強了學生的體驗感。在作業(yè)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選擇喜歡的中外名家作品進行賞析,了解作品的背景,說明欣賞的原因,并制作賞析記錄卡片,將作品介紹拍攝成短視頻分享在平臺上,再進行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等,使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感受人類的智慧,拓寬了國際視野,感受中外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與文化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同時增強了其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五、結語
“讓核心素養(yǎng)真正落地”是開展教學的基點。教師應縱向聯(lián)系教材,橫向基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教材內容主題擴圍,超越英語學科限制,引導學生接觸多樣的知識與文化?;趩卧黝}意義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策略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還能有效提升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基于新課標,遵循課程目標的總體指向,讓學生真正進入課程,把課程內容變?yōu)閷W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在有意義的語言學習活動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 張玉婷.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策略實踐與思考:以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上冊Unit 1 “What’s he like?”Part A為例[J]. 校園英語,2021(51):233-234.
[3] 陳劍. 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對話能力的策略[J]. 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1,44(06):29-35.
(責任編輯:孫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