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文練筆作為讀寫結合的一種有效形式,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能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是學生發(fā)展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基于此,文章重點闡述了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教學策略:綜合分析,明確練筆目
的;基于內容,豐富練筆形式;根據(jù)學情,加強練筆指導。文章指出,通過體驗隨文練筆活動,學生能夠不斷磨煉寫作技能,進而達到妙筆生花的境界。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策略
讀寫結合是以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共同發(fā)展規(guī)律為基礎,以以讀促寫和以寫助讀為主要手段,旨在實現(xiàn)讀寫能力共同提升的一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1]。教師應在讀寫結合理念的指引下,采用適當?shù)姆绞綄嵤┱Z文教學。而隨文練筆是以讀促寫的重要形式,是讀寫結合理念的實踐詮釋。它具體是指在實施閱讀教
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分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和閱讀文本明確練筆目的,繼而以文本內容為基礎,組織多樣的練筆活動及其指導活動,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方法、積累寫作經(jīng)驗[2]??梢?,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讀寫結合理念的落地,值得教師積極采用和推廣。下面,筆者將詳細論述隨文練筆的實施策略。
一、綜合分析,明確練筆目的
(一)研讀《課程標準》,確定學段練筆目的
《課程標準》是語文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指明了課程理念、課程內容、課程目標和課程建議等,便于教師明晰教學方向[3]。針對隨文練筆,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學段情況,研讀課程目標,知道“做什么”“如何做”“怎樣做”,由此明確隨文練筆目的,推動教學發(fā)展。
以中段為例,《課程標準》基于該學段學生特點,
提出了“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目標。其中,
“閱讀與鑒賞”目標為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氨磉_與交流”目標為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學習修改習作有明顯錯誤的語句。由此可見,本學段重在要求學生寫真話、寫真情。因此,教師可以明確本學段的練筆目的為:從簡單的閱讀文本中學習遣詞造句的方法和謀篇布局的方法,積累表達真實情感的經(jīng)驗。在目的的驅動下,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組織隨文練筆活動。學生可以通過體驗相關活動,獲得一定的發(fā)展,為達到“語句通順,
結構清晰,內容充實,情感真實”這一寫作要求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研讀教材文本,確定課時練筆目的
教材文本是教師實施課時教學的依據(jù)。教師要研讀教材文本,把握讀寫結合點,以此確定練筆目的,指明課時教學方向。
以統(tǒng)編語文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為例,這篇課文緊扣西沙群島的富饒,按照海面—海底—海島的順序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優(yōu)美風景和豐富物產。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是“圍繞一個意思寫”,在這節(jié)課上,教師可以海水的顏色、海底的生物、島上的鳥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剖析每段內容,梳理、歸納作者的寫作方法,積累相關寫作經(jīng)驗?;诖耍處熆梢源_定本節(jié)課的練筆目的:分析每一段內容,掌握寫作方法,學會如何“圍繞一個意思寫”。在此目的的指引下,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實施隨文練筆教學。
二、基于內容,豐富練筆形式
(一)仿寫
在朱光潛先生看來,仿寫是啟發(fā)思想的一種方法,尤其學生通過體驗仿寫活動,可以汲取寫作經(jīng)驗,
提升寫作能力[4]。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優(yōu)秀文章,蘊含著豐富的寫作方法、寫作意圖和思想情感,值得學生細細品味和模仿。對此,教師要以教材中的課文為基礎,結合練筆目的,有針對性地組織仿寫活動。
以統(tǒng)編語文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為例,這篇文章使用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展現(xiàn)了秋天的雨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本節(jié)課的隨文練筆目的之一是選用恰當?shù)男揶o手法展現(xiàn)事物的特點。于是,在學生讀到第二自然段時,教師可以緊扣“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等語句,引導學生回憶生活經(jīng)歷,思索秋天的特點,并模仿語句內容,書寫短句。在閱讀認知和生活經(jīng)歷的雙重助力下,大部分學生嘗試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組詞造句,描繪自己印象中的秋天的雨。例如,有學生寫道:“它把紅色給了蘋果,紅紅的蘋果像一盞盞明燈,晃啊晃啊,晃來了豐收的喜悅?!?/p>
輕松的仿寫不僅使學生收獲了寫作樂趣,還掌握了比喻、擬人等修辭的使用方法,積累了寫作經(jīng)驗。同時,
學生因此進一步感知了秋天的雨的特點,從而實現(xiàn)了以寫助讀的目標,增強了課堂閱讀效果。
(二)補白
留白是作者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可以起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作用。有效的留白不但能使學生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對此,教師可以教材文本中的留白內容為立足點,組織補白活動。
以統(tǒng)編語文三年級(下冊)《陶罐和鐵罐》為例,這篇文章借助鐵罐和陶罐之間的對話展現(xiàn)了它們各自的性格特點,揭示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一道理。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分別扮演陶罐和鐵罐的角色,了解了故事內容,知道了陶罐和鐵罐的性格特點,感悟了人生道理。作者在文章末尾留白,為陶罐和鐵罐的結局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空間。于是,教師可以立足學生的閱讀所得,圍繞文章末尾內容和隨文練筆目的鼓勵學生想象、拓展結局。大部分學生遷移閱讀認知,發(fā)揮想象力和語用能力,認真書寫。例如,有學生寫道:“在陶罐的百般請求下,人們終于在一個角落里找到了鐵罐。經(jīng)歷風霜雨雪洗禮的鐵罐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身上銹跡斑斑。鐵罐看著沒有變樣的陶罐,再看看自己,無盡的悲傷涌上心頭,哽咽地對陶罐說:
‘對不起,兄弟。我之前不該嘲笑你的,我現(xiàn)在比你可丑多了?!蓖ㄟ^體驗補白活動,大部分學生不僅進一步感悟了課文中的道理,增強了閱讀認知,還鍛煉了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改寫
改寫是在不改變原文意思的基礎上,改變原文體裁、原有框架、表達方式的一種寫作形式[5]。有效的改寫可幫助學生回顧文本內容,加深理解,同時鍛煉寫作能力,增強寫作興趣。對此,教師要依據(jù)文本內容和隨文練筆目的適時改寫任務。
以統(tǒng)編語文二年級(下冊)《村居》這首詩為例,通過教學,學生認知了這首詩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隨文練筆目的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古詩內容,教師可依據(jù)學生的閱讀情況提出改寫任務:“請大家回想《村居》這首詩的內容,將其改編為現(xiàn)代文。”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自覺誦讀古詩,遷移閱讀認知,主動“翻譯”,同時用白話進行書寫。例如,有學生寫道:“農歷二月,村子周圍的地上長滿了青草。黃鶯在天空中飛來飛去。楊柳抽出嫩綠的枝條,隨風舞動身姿,像是柔軟的雙手在撫摸堤岸。水澤和草木之間蒸騰著水汽,仿佛籠罩著一片蒙蒙的霧氣,楊柳沉浸在美麗的景象中。村里的孩子們放學后,匆忙地跑回家中,拿著風箏,趁著東風將其放飛到天空中?!苯處熆晒膭顚W生當眾誦讀,其他學生耐心聆聽,認真評價,指出內
容、寫作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議。如此,學生能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積累書寫經(jīng)驗,提升讀寫水平。
(四)看圖寫話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插圖隨處可見。插圖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特點,很容易吸引學生的目光,引發(fā)他們的無限想象,促使其理解文本內容。同時,在觀察插圖的過程中,學生會有所思有所想,產生表達欲望。對此,教師可結合閱讀需要和隨文練筆目的,引導學生看圖寫話,并依據(jù)其書寫內容,有針對性地實施閱讀教學,做到以寫助讀。
以統(tǒng)編語文一年級(下冊)《小猴子下山》為例,
本節(jié)課的隨文練筆目的之一是使學生學會描述故事。在閱讀前兩個自然段時,學生結合插圖和文字內容,了解了小猴子的所作所為,儲備了語言知識,汲取了語用經(jīng)驗。在學生閱讀第三自然段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描述小猴子的所作所為。在已有認知的支撐下,大部分學生認真觀察插圖,暢所欲言。如有學生寫道:“小猴子走啊走,看到一片西瓜地,滿地都是又大又圓的西瓜。小猴子趕緊將手中的桃子扔到地上,跑到西瓜地里拼命地摘西瓜。”面對所書寫的內容,大部分學生產生了探究欲望,想要知道小猴子到底做了什么。教師可以趁機引導學生閱讀第四自然段。這樣的隨文練筆不僅使學生獲得了想象和寫作的機會,還使學生增強了閱讀興趣,推動了深度閱讀教學。
(五)表情達意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具有可讀性,并不是因為好詞好句多,而是因為它們傳遞著不同的真摯情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會反復品析,透過文字深刻地感知其中的思想情感,建構獨特的認知。隨文練筆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寫真情。表情達意正是學生學會寫真情的重要途徑。在閱讀課堂上,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閱讀情況和隨文練筆目的,組織表情達意活動。
以統(tǒng)編語文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為例,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跟隨著作者的腳步,一步步地感受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美景,體會到作者對小興安嶺乃至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在讀有所得的情況下,學生會自然地產生表達欲望。這時,教師可組織讀后感活動,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有的學生遷移閱讀認知,帶著真摯的情感寫道:“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美,令人心生向往。美麗的小興安嶺只是祖國大好河山的一部分。我的家鄉(xiāng)也很美……”在書寫過程中,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容和親身經(jīng)歷,組建語言,用恰當?shù)恼Z句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有利于與作者實現(xiàn)情感共鳴,同時建立積極的情感,為在生活中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奠定基礎。
三、根據(jù)學情,加強練筆指導
隨文練筆指導是隨文練筆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教學評價的作用,既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的隨文練筆情況,還可以使教師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隨文練筆指導,幫助其揚長補短,增強隨文練筆效果。因此,教師要在學生完成隨文練筆任務后組織講評活動,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由此給予指導。
以《陶罐和鐵罐》為例,在續(xù)寫陶罐和鐵罐的故事后,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依次邀請后進生、中等生和優(yōu)等生當眾朗讀自己的文章。在每個學生朗讀時,教師都要認真傾聽,了解他們的遣詞造句、修辭手法使用、思想情感表達等具體情況。同時,教師可以注意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針對他們的優(yōu)點,教師可以給予贊賞,并讀出相關內容,指出好在哪里;針對他們的缺點,教師可以在誦讀相關內容后,引導全體學生一起分析,合作探究解決對策。這樣的練筆指導可以使學生準確地了解自己的隨文練筆情況,自覺地揚長補短,進一步提高書面表達水平。教師可以因此明確后續(xù)教學方向,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助力學生獲得進一步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以學定教、教學相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有效的隨文練筆可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寫作機會,并通過練筆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豐富寫作素材和寫作方法,鍛煉寫作能力,提高讀寫水平。鑒于此,教師應在讀寫結合理念的指導下,
著力實施隨文練筆教學。在實施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研讀《課程標準》和課文內容確定教學要點,明晰隨文練筆教學的方向。之后,教師可以閱讀課堂為依托,以教材中的課文為基礎,組織仿寫活動、補白活
動、改寫活動、看圖寫話活動、表情達意活動,促使學生遷移閱讀認知,組建語言,認真表達,借此理解閱讀內容,鍛煉聯(lián)想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等。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展示活動,及時了解學生的隨文練筆情況,并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實踐證明,隨文練筆教學活動能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俞翔.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科書“隨文練筆”的解讀及教學建議[J].小學語文,2023(4):26-30.
邱慧靚.隨文練筆 讀寫結合: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的有效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23(2):78-80.
尤進.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基本形式探索[J].讀寫算,2022(31):141-143.
劉潔.巧用隨文練筆,構建小學語文語用課堂[J].語文新讀寫,2022(20):12-14.
趙萬文.隨文練筆:讓讀寫深度融合:以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為例[J].課程教學研究,2022(7):40-43.
作者簡介:林秋平(1980.8-),女,福建三明人,
任教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qū)第二實驗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