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生心理問題集中表現(xiàn)為焦慮、困惑、自卑、自閉等,教師要深入研究學情,對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整合梳理,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可通過構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理清立體式心理健康教育程序、組織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創(chuàng)新治療性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推出適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幫助中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質量。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7.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4)18-0037-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漸受到重視。然而,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質量,成為學校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學教師需正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可在中學德育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發(fā)展性、治療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為解決中學生心理問題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一、構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教師要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展開梳理和分析,進而有針對性地設計教育方案,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中學生心理問題呈現(xiàn)多元性、個性化等特征,教師在分析學情時,要深入學生群體,科學評估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探究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以便做出更有效的應對設計,滿足不同群體學生心理教育的需要。
構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師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然后做出理性選擇。教師應正確對待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而糾正教育模式大致包括醫(yī)學模式、咨詢輔導模式、診斷教育模式三類。這些教育模式各有特點,醫(yī)學模式重在治療和重建,主要從身體層面給予必要的干預;咨詢輔導模式關注心理輔導,利用心理咨詢手段,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糾偏效果;診斷教育模式關注學生心理發(fā)展問題,是一種主動性教育行為,能對學生心理問題做出科學分類,然后推出適合的解決方案。在中學階段創(chuàng)新設計診斷教育模式,適切度更高,對學生的幫助更大,因此,教師需理性設置,針對辦學條件和教學環(huán)境,做好更多協(xié)調工作,在班級內設定心理輔導課程,組織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指數(shù)的提升。
二、理清立體式心理健康教育程序
教師應針對學情設計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程序,理清教育執(zhí)行路線,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學生心理輔導包含諸多內容,教師需要理性設計,理清立體式心理健康教育程序,為學生提供全新教育和輔導,解決學生普遍的心理問題,進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中學生心理問題呈現(xiàn)出個性差異性,教師在進行心理輔導時,需理清學生心理問題屬性,然后做出針對性的教育設計,提升教育效率和品質。
現(xiàn)如今,中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業(yè)壓力,導致一些學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因此,教師在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時,要突出其立體性。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班級要開展主題班會活動,教師應制定學生成長檔案,家庭要設計不同類型的教育策略,這些都能成為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輔助手段。但在教育實踐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脫節(jié)現(xiàn)象,甚至會產(chǎn)生一些認知沖突,不利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因此,教師需發(fā)揮主導作用,深入研究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科學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展開多種形式的構建行動,推出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不同需求。
三、組織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教師應當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心理問題。中學生思想比較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為此,教師要科學分析學生心理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渠道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和實踐性,教師需要有更多專業(yè)知識的支持,要不斷提升教育的專業(yè)性,贏得教育的主動權,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服務。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與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習活動、娛樂活動和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心態(tài),提高其應對挑戰(zhàn)和困難的能力。
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要做好多種準備。首先是要科學選擇活動內容,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內容豐富多元,教師要做好篩選處理,要根據(jù)學生接受實際做出理性安排。其次是要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不同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不同期待,教師要做出理性判斷。例如,文娛活動深受學生喜愛與歡迎,教師可將教育內容滲透到演繹活動中,組織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實現(xiàn)自我教育,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認知、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和問題解決等能力。
四、創(chuàng)新治療性心理健康教育實踐
治愈學生心理問題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師既要有足夠的耐心,也要有更多的熱心。治療學生心理問題,需要具備諸多有利條件,教師要做好整合處理,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專業(yè)引導,特別是要傳授一些專業(yè)性糾偏方法,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啟示和幫助。學生心理問題呈現(xiàn)出差異性特點,教師要做出理性分析,以便找到最佳治療方案。
教師要深入學生群體,隨時掌握學生心理走向,及時給予治療措施。學生心理問題呈現(xiàn)個性化特征,教師要通過談話、詢問、調查、問卷等形式做出心理問題判斷,以便做出理性安排。中學生正值青春期,情緒不穩(wěn)定,情感既豐富又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沖擊和影響,從而出現(xiàn)自我認知的偏差。教師在調查學情時,要科學分析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然后做出針對性地設計,面對學生不同的心理問題,教師要與學生展開多重對話和交流,給學生最直接的心理輔助,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溫暖,有效消除學生心理顧慮,讓學生敞開心扉,不斷排解學生的心理障礙,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充分發(fā)掘潛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創(chuàng)新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過開展學情分析,給予必要的教育設計,構建嶄新教育模式,形成多元化、個性化、科學化的教育模式,促使學生盡快走出心理陰霾,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