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新課標對跨學科學習的指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圍繞所跨學科的學習目標,依據(jù)“學—用—做—創(chuàng)—評”的思路開展探究活動,使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fā)展高階思維,并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完成可展示的作品,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跨學科學習;項目化;單元整合;學科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13-0020-03
【作者簡介】1.范勇,濟南市歷城區(qū)義軒小學(濟南,250100)黨支部書記、校長,正高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中小學領航名校長;2.付娟,濟南市歷城區(qū)義軒小學(濟南,250100)教師,一級教師,濟南市歷城區(qū)先進教師。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闭Z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為語文跨學科學習指明了方向。項目化學習是基于真實問題解決的綜合性、實踐性學習,是指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對有關學科或跨學科的驅動性問題進行深入持續(xù)的探索,在調動所有知識、能力、品質等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形成公開成果的過程中,形成對核心知識和學習歷程的深刻理解,能夠在新情境中進行遷移。[1]10
在項目化學習實踐中,學生解決一個個真實而有挑戰(zhàn)性的驅動性問題,很多時候需要聯(lián)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需要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這就使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成為單元學習的重要途徑。筆者遵循跨學科項目化學習“六維度設計”[1]189-190,探索了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五下第八單元《“地鐵漫畫風景線”競標設計》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實施路徑。
一、項目發(fā)現(xiàn)及目標
五下第八單元以“風趣和幽默”為主題,編排了課文《楊氏之子》《手指》《童年的發(fā)現(xiàn)》,口語交際《我們都來講笑話》以及習作《漫畫的啟示》等內容,旨在引導學生充分感受風趣語言的藝術魅力,并表達自己的看法。
由此,筆者將語文與美術學科融合,進行了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探索,并根據(jù)新課標“跨學科學習”任務群第三學段的內容要求,形成了新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目標(見下頁表1)。
二、項目實施過程
(一)入項
1.提煉核心知識
在入項階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單元導語及梳理教材單元結構,發(fā)現(xiàn)本單元三篇課文都是引導讀者感受幽默的語言及表達方法,口語交際和習作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幽默語言表達的實踐。由此,筆者提煉出本單元的核心知識是“風趣幽默的語言表達”。
2.創(chuàng)設驅動性問題
基于核心知識和項目目標,筆者提出本質問題:怎樣用風趣幽默的“漫畫”語言表達生活中的“現(xiàn)象”,從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啟示?即如何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進行風趣幽默的語言表達,并以可展示的作品呈現(xiàn)。經過實地調研,正在修建的地鐵需要設計通道文化。于是,筆者設計了驅動性問題“濟南市地鐵運營公司特向全社會進行地鐵通道漫畫設計招標,需要用‘漫畫+文字’的形式來體現(xiàn)公益性。作為一名漫畫設計師,你該如何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完成公益漫畫設計方案,并競標成功呢?”通過“問題權衡圖”項目化學習工具,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梳理,篩選有價值的問題,最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子問題鏈。
(二)知識與能力建構
首先,學生需要選擇參加競標的公益主題。通過實地考察、資料搜集,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篩選,最終明確主題。其次,學生要構思如何用漫畫和文字來表達公益主題,要對風趣幽默的語言表達方法及漫畫知識進行跨學科建構。于是,筆者打破單篇教學模式,圍繞核心知識進行單元整合,以訓練閱讀能力和語用能力為主線,讓學生以學歷案和課例分析表(見表2)為學習支架探究文本的語言特色,提煉風趣幽默的表達方法,進而完成主題幽默的故事創(chuàng)編。
在創(chuàng)編幽默故事的基礎上,提煉出精煉風趣又帶有啟示性的標語指向高階思維能力的建構,極具挑戰(zhàn)性,需要與美術學科進行融合。美術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豐子愷兒童漫畫集》《父與子全集》等經典漫畫,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人教版《美術》五下《夸張的臉》進行交流,總結出夸張(臉、五官、四肢、動作)、擬人、重組(幻想)、對比等表現(xiàn)手法,嘗試運用學到的手法為提煉的標語構思漫畫。
(三)成果形成與修訂
在項目成果的創(chuàng)作中,小組代表展示、交流設計圖稿,師生結合“地鐵公益漫畫創(chuàng)作評價量規(guī)”(見表3)進行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設計圖定稿后,學生又面臨“如何使設計方案冊令人耳目一新”的問題?;谝延兄R,各小組發(fā)揮奇思妙想,對手冊的封面和內頁排版進行了創(chuàng)新設計。如雄鷹設計小隊以“環(huán)境保護”為主題設計漫畫畫冊,啟航設計小隊以“文明和諧”為主題設計畫框組合,還有折疊畫冊、海報等,都彰顯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四)出項
出項是學生展示作品的“高光時刻”。教師為學生提供情境化展示平臺,引導其開展“地鐵漫畫風景線”設計競標大會。通過抽簽、上臺展示、師生評價打分、觀眾評審團投票等環(huán)節(jié),多元化評出了中標團隊、最佳創(chuàng)意獎等,并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儀式感強化了學生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默契的合作突出了團隊的設計特色與亮點。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跨學科項目化學習與展示中得到了提升。
(五)全程評價設計
教師要將評價量規(guī)貫穿始終,做到“學—用—做—創(chuàng)—評”一致。依據(jù)本項目學習過程中的主題探究、語言創(chuàng)作、漫畫創(chuàng)作三方面的要求,筆者設置了過程性評價“地鐵公益漫畫創(chuàng)作評價量規(guī)”,在成果修訂和展示過程中,設計了“成果展示評價量規(guī)”和“競標評分表”,通過組內評價、班級評價與教師評價,實現(xiàn)多元化、多角度的評定,引導學生在評價和反思中更好地進行學習遷移。
(六)反思與遷移
在項目最后,教師播放學生在項目探究過程中的精彩視頻,學生交流整個項目化學習中的收獲和感悟,并總結經驗和不足。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審美能力得到了訓練,學會了遷移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了核心素養(yǎng)。lt;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小學教學4期\小學教學4期\Image\KT1_1.TIFgt;
【參考文獻】
[1]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學習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