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遍地煙火
我是在“春風無限瀟湘意”畫展上讀到陳明大畫的《永州十景圖》的。
在永州,那個荷的故事過去很久了,是夜里的荷,又開過了幾回,淤泥磅礴。生活是說不過去的,生活里的一切,最高追求,吾以為便是好好活著。
長絲一尺,在陳明大,是青松,咬定不放。那些歡呼雀躍的閣樓,有時波瀾不驚,有時是浩浩蕩蕩。
一滴水可以暈開,成無數(shù)滴墨,遠處,鷓鴣啼鳴,更遠的,雕弓滿月,近處是海市蜃樓,不可驅離,亦不可青睞。旭日是最好的雕刻家,它的希望如夢一般深入,從清晨第一聲抵岸,到海角天涯的都最燦爛。石破天驚,等到只剩下孤帆遠影,每一株蔓都學會了愛自己,所有的疊嶂都歷經(jīng)了傷別離,沿江邊的歲月也慢慢掉下來,離江面似乎很近,看上去真的很近。
這也許是作為畫家的陳明大對永州的理解。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天地混沌初開的那時,那一池荷就已經(jīng)堅韌地活了下來。看它們和房子依存一起,它們和自己生生相惜。那已流失的古老的斑駁,如同此時眼見的輝煌,三三兩兩,亭亭凈植。荒蠻中的村子,夏天過去冬天就遠遠地馬不停蹄。子厚所言的那孤舟一粟的老翁,想必和那山山水水里的荒蕪更近了。水究竟流到什么地方?寒冰皺起,那江心的脾氣,蓑翁的脾氣,陳明大的脾氣,大概都在永州的那一場雪里。
有誰會想起蘋洲遠逝的那幾葉孤舟依然在一縷青弘里蔥蘢著生機。那磯石和那書香,作為一個隱者,于安寧中隱世,而那不安寧的,也在潛隱中與世隔絕了。陳明大的手筆,是人世的手筆,直指永州的心靈,將喧囂和寧靜大聲畫出來。從來想起芭蕉,不過是錯玉編珠,那一顆顆雨落下來,雨打芭蕉珠簾卷,點點都是離人淚。平日里的愁,與綠影有種說不清道不盡的滋味。幽居在孤獨中,在最深的寂靜里。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將就的,此時的人生,活得便要很自我。
甚愛的是藤蔓了,人生和藤蔓一樣荒亂,總是在該糾纏的光陰里擱下了剎那芳華。那各自相望的,卻一直這么望著。有一天水歡了,山笑了,鳥有鳥的自由,鳥朝遠方去,歸來的故人,都在說起舊話。我們都在遺忘中拼命地記憶,那些從不忘卻的斑斑點點,往往是想起來最深切的。人在鬧市里很難走出大地的心臟,人要的,不過是那一時半會的灑脫。在山里耳聞罄音的時候絕會懷念被浮云遮卻的那些痕跡,比如古剎,比如剩下一半的拈香。“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睙o盡的無盡,也只有在那千重里才有千重的深重。
不過,金風玉露是可愛的,陳明大的《永州十景圖》在瀟湘意美術館陳列時,我聽他那山水里的雨,有它的濃重,而那寡淡之處的濃重,又將生命中的層嵐疊嶂折合得恰到好處。站在他的畫前,一切若問那山水,除卻向東流,我竟說不出別的味道來。
酒后真言圖說
是在成都西的麓嶺曉苑遇見北窗先生的,他也能喝酒,那天他從成都開車到麓嶺曉苑,我們只碰了碰杯。
龍門山脈對于成都平原,它的山風任一聲吹拂,都有千般情意,秋風且更,那深情細遠而綿長,那動情又總像無情,它的水聲和鳥語最寂寞,在亂人心魂,走近了,覺得太空蕩,離遠了,卻留下了沉殤。
我與北窗先生談到了飲酒,談到了文學,談到了人物山水畫。我知道北窗先生這位來自四川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在人物山水畫方面取得了很深的造詣,他也因此很早就加入了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有人說,龍門山脈和龍門山脈養(yǎng)育的彭州人,是北窗先生常畫常新的內(nèi)容。其實,北窗先生的畫很寬宏。
永州詩人無常對我喝酒曾有過很中肯的評論,他說我喝酒,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三重境界都沒有,我是屬于那種在俗世中低聲的塵粒。我其實更喜歡風輕撫過梢頭,秋天便落了下來的樣子,枯黃的、整個心魂像一片小小的葉子,在秋風中零落,輾轉成孤獨的顏色。那些熱淚盈眶,哪里是瓜熟蒂落,哪里又是可歌可泣,垂垂老矣的時候,哪有余情去解開任意一場南來北往的風。
我便請了北窗先生,幫我畫一幅《酒后真言圖》。這是我第三次到成都了,這個世人眼中的天府之地,一把酒,便會多出幾重醉。秋是往深處去的,我在深處里便更像那片小小葉子上的一只小蟲,古老又貪婪。北窗先生展開紙,取來一管筆,隨手畫來的是一位老者,然后山,然后樹,然后喧鬧的泉流。那老者樂山水,在山水間手托經(jīng)卷,卻杯盤狼藉,獨對天地說自己的亂語真言。這幅畫似畫得夸張,卻符了我的心性。我很感謝北窗先生對我的理解,衣襟無須解,風卻總是深諳那種心悸的,顫抖時悲傷密林,寂靜時那顫動的聲音便要大,浸染著方圓千萬里,直到一粒埋著的種子發(fā)芽了,遮蔽了日色,便會告訴另一棵樹它的由來。然而,北窗先生是知道的,他卻不想知道,這位老者的心有戚戚焉。
一人獨坐于山水之中,是離夢很近的時候,可是夢醒需有多久。樹深時可以見鹿,夢深了是否就可以見到那一人,探得其音容笑貌,探得其癡癡怨怨。但是,世間縱然有那一人,光陰傾沒都沒能執(zhí)子之手,又怎會與子偕老,啜飲一斟酒,弗眠的總難眠,弗醒的總難醒。
我與北窗先生執(zhí)畫留念,我請他到永州去喝上一壺,都是憨憨的樣子。世間有多少人如這幅《酒后真言圖》呢?龍門山脈的光不歇,不折,不晦暗,看事太遠就是望不到盡頭了,也都是沒有盡頭。倘若夢醒,這橫亙于身旁的山水豈會殆隕?不醒呢?不醒是一種廣袤、無垠嗎?無垠即一生一世罷了,不像濁酒盡余歡時余歡易盡。我的那個小院子,適合北窗先生于我的那份“千載有余情”。
我這浮生太長,仿佛此生和別世相隔,兩兩相望而無邊涯。見時太短,若青絲纏繞咫尺之遙,卻很難解,亦難分。不能與那一人宿一院繁華了,縱然石斛、海棠、桔梗、薔薇添香,歇在這凡塵里的俗心也無法回暖了。小院幽寂,溫酒賞花,塵埃中的老者,因踱不得沉步,便在這山水間憩下,看晨光熹微,看暮色蒼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