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圖形中的最短距離問題是圖論中的一類經典算法問題.這類問題通常要求尋找圖(由結點和路徑組成的)中兩結點之間的最短路徑.解答這類問題,往往要運用轉化思想,將立體圖形展開成平面圖形,將問題轉化為平面幾何問題,那么兩點間的最短距離就是連接兩點的直線段的長度,就可以直接利用平面幾何知識來求解.
一、圓柱中的最短距離問題
對于圓柱中的最短距離問題,需將曲面、側面展開到同一個平面內,運用轉化思想,將問題轉化為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問題來求解.將所求的線段置于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中,即可利用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圓的性質、三角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等來解題.
例1.如圖1,圓柱的底面半徑為[2π]cm,高為9cm,點A、B分別是圓柱兩底面圓周上的點,且A、B在同一母線上,用一根棉線從A點順著圓柱側面繞3圈到B點,則這根棉線的長度最短為________cm.
解:將圓柱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如圖2.將長方形平均分成3個小長方形,由圖可知,用一棉線從A順著圓柱側面繞3圈到B運動的最短路徑是:AC→CD→DB.
因為圓柱底面的半徑為[2π]cm,
所以長方形的長即圓柱體的底面周長:[2π×2π=4cm];
又圓柱高為9cm,所以三個小長方形的寬是3cm;
由勾股定理求得:AC=CD=DB=5cm;
所以AC+CD+DB=15cm.
我們很難直接根據圖形找到圓柱上A點到B點的最短路徑.于是將圓柱展開,運用轉化思想,把問題轉化為平面幾何問題,便可結合圖形快速找到A點到B點的最短路徑,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問題的答案.
二、長方體中的最短距離問題
求長方體中的最短距離,通常需靈活運用轉化思想.先將長方體的各個面沿著棱剪開,并將其平鋪到同一個平面內,這樣便能將問題轉化為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問題.然后利用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相關定理來解題.
例2.如圖3,長方體紙盒子的長,寬,高分別是6cm,4cm和3cm.一只老鼠從長方體紙盒子的一個頂點A處,沿著長方體的表面到長方體上和A相對的頂點B處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徑的長是" " " .
解:分三種情形.
第一種情況:將長方體的正面和上底面展開放在一個平面內,得到如圖4所示的長方形,則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9cm和4cm,則老鼠爬行的最短路徑的長是[92+42=97]cm.
第二種情況:將長方體的左側面和上底面展開放在一個平面內,得到如圖5所示的長方形,則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7cm和6cm,則老鼠爬行的最短路徑的長是[72+62=85]cm.
第三種情況:將長方體的正面和右側面展開放在一個平面內,得到如圖6所示的長方形,則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10cm和3cm,則老鼠爬行的最短路徑的長是[32+102=109]cm.
經比較可知,第二種情況中的路徑最短.所以老鼠爬行的最短路徑的長為[72+62=85]cm.
將長方體展開有三種情形,于是分三種情形分別討論展開后長方形的長、寬,再利用勾股定理來求線段的長.
總之,解答立體圖形中最短距離問題,關鍵是運用轉化思想,將立體圖形展開為平面圖形,以利用平面幾何知識來解題.在解題時,同學們需根據圖形的特征和解題的需求來展開圖形,以將問題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