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模塊整體教學是幫助學生構建基于主題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清楚知識間的邏輯關系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模塊大觀念在模塊整體教學中的滲透對知識的學習、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有利于提升學生語言綜合應用意識和能力,實現(xiàn)主題意義下英語知識學習的價值,最終實現(xiàn)學科育人的課程目標。
關鍵詞:小學英語;構建;模塊大觀念;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謝春慧,廣州市增城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安徽省特級教師,廣州市小學英語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
隨著新課改向縱深推進,傳統(tǒng)教學理念已嚴重制約教師的教學思維,影響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片面理解極大程度地限制了對教材內容的研讀、對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對育人價值的挖掘、對育人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到的也是零碎、淺顯的知識,不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要求教師要有主題意識,挖掘語篇承載的育人價值,結合學情,開發(fā)重組教學資源,將知識教授與育人目標相統(tǒng)一,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此,英語學科大觀念被提出,幫助教師理解教育教學的意義,提升語篇研讀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威金斯曾提出,大觀念是一種有焦點的觀念“透鏡”,透視任何要學習的內容;通過聯(lián)結及組織許多事實信息、技能、經驗,來提供意義的廣度,以作為理解之關鍵;需要“超越內容”的教學。大觀念導向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有利于教師理清整套教材的知識結構,明晰課程目標;有利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獲得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式,最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下面就以教科版四年級下冊Module 5 “Sports”的整體教學為例,探討小學英語構建模塊大觀念教學的路徑。
一、學情分析
本課例的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在知識基礎方面,他們有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從一年級開始,他們認真學習了自然拼讀語音知識,認讀能力較好。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強,能在學習活動中較好地進行小組合作。他們思維活躍,能初步進行概括、分析、評論,并能從不同角度辯證地看待事物。他們文化意識較強,對運動相關的話題較熟悉,能初步理解與感悟語篇中蘊含的體育精神。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較強,喜歡新奇有趣、富有挑戰(zhàn)性的事物,善于表達,樂于分享,喜歡探究和合作學習。
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 :從縱向分析來看,學生在一年級至四年級上冊主要學習了運動相關的詞匯,能用英語簡單介紹自己最喜愛的事物,表述在學校內開展的各類活動,以及用現(xiàn)在進行時介紹自己以及他人正在進行的運動;從橫向分析來看,學生在四年級下冊主要學習了描述人物外貌特征、常見的運動、現(xiàn)在分詞和關于時間的詞匯,能夠表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學校及其他場所開展的各類活動、介紹自己一周的時間表和用現(xiàn)在進行時介紹自己及他人的活動。
二、語篇分析
教材語篇是學習內容的載體,是核心知識的具體體現(xiàn),同時具有學科育人價值。教師一定要深入研讀語篇,分析語篇的體裁、內容、結構、形式,同時還要分析語篇在整套教材的位置,即教材中不同冊、不同模塊之間的關聯(lián)。教師只有進行這些分析,才能明確模塊知識結構、知識體系、主題意義和育人價值。
教科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每一模塊都有一個主題、十個左右核心詞匯或者詞塊、兩個主語篇、配套相應的練習和圖文結合的拓展語篇,本文主要分析核心的兩個主語篇。
教材中的兩個語篇主要是師生圍繞著學校運動場景和學生個人運動專長而展開的交流。在進行語篇分析時發(fā)現(xiàn):話題情境單一,不利于四年級學生對運動的全面理解;教學內容單薄,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不夠充分;語篇知識點比較零散,不利于學生構建清晰的知識體系;主題意義淺顯,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以筆者在教材兩個主語篇的基礎上,增加了四個語篇。
(一)確定主題范疇
本模塊的主題為sports,該主題屬于 “人與社會”范疇,教材內容是常見的學校體育運動、運動及其優(yōu)勢、運動與健康;在研讀教材語篇的基礎上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涉及發(fā)掘潛能、參加運動社團活動以及日常體育活動、重大體育賽事,體育精神。
(二)分析語篇,開發(fā)課程資源,提煉主題意義
每個語篇都是育人價值的載體。教師需要開展語篇研讀、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挖掘其中的育人意義,真正做到基于語篇、深入語篇、超越語篇。在此基礎上,通過語篇分析,挖掘各語篇承載的主題意義。
1.基于語篇:引導學生進入知識學習,理解知識,為學習理解和應用實踐奠定認知基礎。課文主語篇一 “It looks fun”的內容是校園日常生活對話,主要介紹了學生正在進行的體育運動,引導學生學會表達對運動的喜愛。課文主語篇二 “I am very fast”的內容是師生日常生活對話,引導學生通過談論自己的體育特長,挖掘自身運動優(yōu)勢及興趣。
2.深入語篇:引導學生由符號學習走向邏輯學習、意義學習。模塊內的兩個主語篇的文本內容不足以讓學生形成模塊大觀念,于是在此基礎上,筆者圍繞主題內容要求增加了與該模塊主題相關的自編對話、繪本故事和兩個配圖故事,最終構成了6個語篇的教學。前三個課時主要描述了不同運動場景中人們正在進行的常見的運動項目。在第四、第五課時中,逐步引導學生發(fā)掘自身的體育特長,根據(jù)個人喜好和自身優(yōu)勢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第六課時中,通過描述主人公Bob參加羽毛球社團前后身心的變化,講述堅持運動的重要性,并通過介紹Bob的日常鍛煉時間表來引導學生聯(lián)系個人實際,制定自己的運動計劃。
3.超越語篇:通過認真深入研讀各語篇,提煉出六個子主題。引導學生認識常見的體育項目,學會表達對運動的喜愛,樂享運動和發(fā)掘自己的運動潛能,明確自己熱愛及擅長的體育項目,規(guī)劃自己的體育鍛煉時間,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習慣。新的模塊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模塊核心知識,發(fā)展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層層遞進探究主題意義,深切體驗知識背后的內涵;引導學生科學構建知識框架,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見表1)。
三、提煉主題大觀念和語言大觀念
王薔和葛曉培兩位教授在“突破有‘語言’無‘文化’的教學窘境”一文中指出:學習英語不僅在于學習一套新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更在于“建立起知識學習與學生素養(yǎng)發(fā)育的意義聯(lián)結”,“更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判斷其背后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模塊整體教學中,教師在了解學情,分析語篇的基礎上,規(guī)劃育人藍圖,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構建模塊語言大觀念和主題大觀念,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目標。
(一)提煉主題大觀念。
語篇主題意義的提煉為提煉主題大觀念奠定了基礎。通過挖掘語篇本身的學科知識和背后的育人價值,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效有序開展主題大觀念的提煉。本模塊的六個語篇從不同人物視角談論運動與人、運動與生活以及運動與健康的關系,在主題和內容之間進行“認識運動—參與運動—樂享運動”的有機關聯(lián)。學生在前三個語篇中,通過觀察和認識正在進行的體育運動,引發(fā)學生對運動意義的思考,從而認識運動,感悟運動精神。在此基礎上,我們提煉出本模塊的第一個主題小觀念,即“認識常見的體育項目,感受運動的樂趣,感悟體育精神,激發(fā)參與運動的熱情”。學生通過學習第四和第五個語篇,引導學生發(fā)掘自身的運動潛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并積極參與運動。在此基礎上,提煉出第二個模塊主題小觀念,即“發(fā)掘自己的運動潛能,明確自己熱愛及擅長的體育項目,積極參加體育社團活動”。語篇六通過介紹Bob的日常鍛煉時間表,引導學生思考自身的興趣和需求,規(guī)劃日常鍛煉時間表并積極落實,主動開展體育鍛煉。在此基礎上,提煉出第三個模塊主題小觀念,即“明確體育與健康的關系,規(guī)劃自己的體育鍛煉時間,培養(yǎng)健康生活的習慣”。最終構建本模塊的主題大觀念“Enjoy sports, enjoy life”。
(二)提煉模塊語言大觀念
提煉了主題大觀念后,教師就需要考慮如何提煉語言大觀念。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看、聽、說、讀、寫五維能力。教師在提煉本模塊語言大觀念時,要反復研讀語篇,分析學生的需求,確定育人目標。就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言,通過對Module5的學習學生應掌握運動類詞匯,學會表達正在進行的運動、喜愛的運動等,感受運動的樂趣,描述最喜愛的運動,自身運動特長,發(fā)現(xiàn)運動后身體心情的變化。本模塊的第一個語言小觀念從學習感知,具體描述和發(fā)生變化三個方面結合觀看圖片、視頻和閱讀語篇提煉而成;就學習策略和方法而言,學生依據(jù)自身的語言積累和生活經驗,向他人傳遞關于運動的信息,因此本模塊的第二個小觀念是結合自己熱愛和擅長的體育項目,融合所參與的運動社團活動,制定運動會報名推薦表。最終形成本模塊的語言大觀念:學習新知——具體描述——發(fā)現(xiàn)變化,弘揚熱愛運動的精神,養(yǎng)成積極參與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
四、建構模塊大觀念
教師在認真研究和深度學習后,通過分析、歸納、整理、概括,將語言大觀念和主題大觀念進行有機關聯(lián),形成本模塊大觀念,規(guī)劃了本模塊的育人藍圖,即認識運動,樂享運動,感悟體育精神,發(fā)掘運動潛能,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下圖:
在模塊整體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中,模塊大觀念是焦點,是核心,是指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精髓。在大觀念的統(tǒng)領下,教師能夠確定模塊目標、課時目標、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目標、評價方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重新建構語言知識體系,明確語言應用情境,提升在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姚達文,盧少芬,謝婉霞,等.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5)43-54.05-21.
[3]王薔,葛曉培.英語課標(2022年版):突破有“語言”無“文化”的教學窘境[J].中小學管理,2022(6):24-27.
[4]邵朝友,崔允漷.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案設計:大觀念的視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7(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