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鵬 陳東 宋蕾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對各種類型的食品用塑料包裝的安全性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加強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檢測,才能更好地認識和了解食品用塑料包裝,才能更好地為人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诖?,本文重點對食品用塑料包裝質量檢測的重要性及策略進行詳細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塑料包裝;質量檢測;檢測方法
設計新穎、攜帶方便、種類豐富是食品用塑料包裝得到廣泛使用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強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檢測與控制,才能更好地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雖然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發(fā)布并實施了一系列國家標準,以此提高食品用塑料包裝領域的發(fā)展水平,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食品用塑料包裝質量檢測結果依然不甚理想。只有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檢測質量控制措施,才能借助科學合理的質量檢測措施,加強對食品用塑料包裝質量的控制。
一、食品用塑料包裝質量檢測的重要性
食品包裝雖然不是食品本身,但是食品包裝的材料成分卻會與食品產(chǎn)生直接或間接的接觸。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食品包裝材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其組成成分越來越復雜。食品包裝材料成分如果不夠穩(wěn)定,就很容易在運輸與貯藏過程中污染食品。我國是典型的食品加工大國,選擇使用的包裝材料與種類非常多。工作人員必須對食品包裝的質量檢驗與管理予以高度重視。
食品包裝的應用目的,是對食品的安全衛(wèi)生予以保護,提高食品運輸?shù)谋憬菪?,為食品銷售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食品包裝的材料主要包含塑料、玻璃、紙、金屬等。其中,尤以塑料包裝的應用最為廣泛。與其他材質的食品包裝相比,塑料材質的食品包裝具有更加穩(wěn)定的化學性質、更輕的質量,為食品的加工與運輸提供極大的便利。但是食品用塑料包裝的應用也存在著很多安全性問題。所以必須對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檢測予以高度的重視。根據(jù)近幾年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我國食品用塑料包裝的抽查不合格率超標,且主要問題集中在衛(wèi)生指標超標、產(chǎn)品機械性能差等方面。某些劣質的食品用塑料包裝不僅無法對食品安全予以保護,還有可能對食品產(chǎn)生污染。另外,還有一些塑料包裝的設計不夠合理,生產(chǎn)工藝不夠精細,在日常使用中很容易出現(xiàn)破損問題。只有加強質量檢測,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些質量問題,提高食品用塑料包裝的性能質量。
二、食品用塑料包裝質量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一)原材料質量控制問題
食品用塑料包裝的生產(chǎn)原材料以合成樹脂的單體和各種助劑為主。在食品包裝過程中,如果塑料包裝的穩(wěn)定性較差,就有可能因為元素轉移而對食品產(chǎn)生化學性污染。另外,如果塑料包裝生產(chǎn)過程中,沒有正確選擇原材料,還有可能對保質期內的食品安全產(chǎn)生影響,進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危害。鑒于此,在塑料包裝生產(chǎn)過程中,必須合理選擇原材料的質量,嚴格控制添加劑的使用量。但是部分生產(chǎn)企業(yè)在生產(chǎn)塑料包裝時,加工處理使用回收塑料、工業(yè)級材料,作為塑料包裝的生產(chǎn)原材料。這些原材料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污染源、塑料老化后產(chǎn)生的單體或者殘留的添加劑和重金屬。如果將這些原材料應用到食品用塑料包裝的生產(chǎn)過程中,必然會引起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
(二)質量檢驗技術問題
在食品用塑料包裝的生產(chǎn)過程中,不僅要經(jīng)過一系列的物理機械性能的檢測,如阻隔性測試、強度測試等,還要按照食品級的國家標準進行理化指標的檢驗。其中,理化性能檢測的目的是檢測食品用塑料包裝材料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質。只有加強理化性能檢測,才能為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衛(wèi)生安全提供保障。理化性能檢測,不僅可以確定出原材料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質,還可以對塑料包裝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用的添加劑、輔助劑等使用的不合理性予以確定。但是理化性能的檢測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部分食品包裝生產(chǎn)企業(yè)在實施理化性能檢測時,只選擇其中部分項目,導致食品用塑料包裝中的有害物質無法有效的檢出。另外,阻隔性測試,檢測的是塑料包裝是否可以阻隔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透過,是否可以有效阻隔各種液體的滲透等。例如,牛奶糖屬于乳制品,如果使用塑料包裝,則要求塑料包裝具有較強的氧氣阻隔性能。如果塑料包裝的阻隔性能較差,牛奶糖的變質概率將會提高,而普通塑料包裝顯然不能滿足牛奶糖的包裝要求。但是某些企業(yè)并沒與對塑料包裝的阻隔性能檢測予以重視,甚至在生產(chǎn)過程中,省略這一檢測項目。
(三)生產(chǎn)工藝問題
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規(guī)格不同,需要使用的生產(chǎn)工藝和加工參數(shù)也有所差異。例如,在食品用塑料包裝中,薄膜的使用頻率較高。加強薄膜生產(chǎn)質量的控制,優(yōu)化薄膜的使用性能,能夠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食品用塑料包裝的生產(chǎn)過程中,為了提高薄膜的使用性能,某些生產(chǎn)企業(yè)會添加一些低分子添加劑或助劑,如防霧劑、熱穩(wěn)定性、爽滑劑等。如果這些添加劑的添加量控制不當,或者生產(chǎn)工藝不合理,會影響薄膜性能的穩(wěn)定性,并在食品用塑料包裝使用過程中,因有害物質的遷移,對食品安全產(chǎn)生影響。
三、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檢測要點
(一)強度測試
針對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檢測,強度測試能準確反映塑料包裝的力學性能。強度測試工作,主要是檢測塑料包裝材料的以下性能指標:一是材料的拉伸強度;二是材料的變形率;三是包熱封口的熱合強度;四是復合膜的剝離強度;五是復合膜的撕裂強度;六是材料的穿刺強度等。目前,適用于食品用塑料包裝強度測試的方法較多,但是不同的強度測試方法的適用條件不同。工作人員根據(jù)材料的厚度、長度等差異,選擇適宜的強度測試方法。圖1為塑料強度測試儀器。
圖1? 塑料強度測試儀器
(二)抗外力作用測試
抗外力測試,主要包括耐壓性能測試、跌落性能測試、耐沖擊性能測試和堆碼性能測試。主要測試對象是塑料類容器。針對塑料類容器的抗外力作用測試,不僅要對容器內裝的食品密度、容器容量、容器材料質量因素等予以重點考慮,還要對容器存儲與運輸過程中存在的碰撞、堆高以及跌落等情況予以考慮,并以此為基礎設計相關測試方案,通過施加一個模擬的外力作用,檢測產(chǎn)品的受損情況。
(三)阻隔性測試
食品用塑料包裝對食品起到保護的作用,阻隔外界的氧氣、水蒸氣等對內部食品的影響。食品用塑料包裝的阻隔性測試,主要包括水蒸氣透過量測試、氧氣透過量測試等。阻隔性測試過程中使用的檢測設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透濕性測試儀;另一種是透氣性測試儀,針對的是塑料包裝材料對水蒸氣和氧氣的阻隔能力。對塑料包裝阻隔性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材料的厚度、材料的性質、材料的層數(shù)及溫度等。工作人員應當遵循“每批次產(chǎn)品隨機抽檢”原則,嚴格檢驗塑料包裝的阻隔性能。
(四)耐溫測試
為了確保適宜溫度下,食品用塑料包裝材料可以正常使用,需要對塑料包裝的耐溫范圍予以合理的估算。首先,在包裝內注入一定量的水或者物品,然后在一定范圍范圍內,觀察在時間與溫度不斷調整的情況下塑料包裝受到的影響。其次,針對高溫包裝,由于使用了鍍鋁膜、尼龍復合材料等,需要制定更加嚴格的測試指標。不僅要測試包裝在高溫下的變形、破損情況,還要檢測其處于高溫環(huán)境中的衛(wèi)生質量,確保其在高溫環(huán)境下不會出現(xiàn)異位、有害物質遷移等問題。
(五)衛(wèi)生性能測試
食品用塑料包裝與食品直接接觸,但包裝材料中遷移出的各種塑料單體、黏合劑、印刷油墨及其他有害物質就有可能對食品產(chǎn)生污染?,F(xiàn)階段,很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都適用于食品用塑料包裝的檢驗。企業(yè)要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要求,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檢驗設備,檢測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衛(wèi)生性能。
(六)有毒物質檢測
檢測食品用塑料包裝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是一件既消耗精力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工作。一些食品用塑料包裝上沒有明確的毒性標識,尤其是一些含量僅有幾毫克的毒素。但是即便是含量再少的毒素,只要存在于食品用塑料包裝上,就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所以無論是食品用塑料包裝的毒素含量多小,有毒物質檢測難度多大,工作人員都應當嚴格按照相關流程和標準進行檢測,并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檢測技術,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有效性。在檢測食品用塑料保障的有毒物質時,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合理預處理食品用塑料包裝,為有毒物質的精準提取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分析食品用塑料袋的材質,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浸泡劑進行溶出試驗,然后檢測浸泡液中的有害物質含量。在對食品用塑料包裝的檢測溶劑選擇方面,不僅能要對食品容器為主,還要對塑料包裝接觸到的食品種類予以重點考慮。
四、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檢測策略
(一)嚴格控制食品市場的準入制度
為了提高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檢測水平,消除包裝對食品安全的影響,需要對食品市場準入制度進行嚴格的控制。目前,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制定的《食品市場準入制度》,明確規(guī)定39種食品用塑料包裝生產(chǎn)企業(yè)的準入市場標準,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安全問題依然存在。鑒于此,需要進一步加強食品用塑料包裝生產(chǎn)質量的控制,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并對生產(chǎn)企業(yè)中的生產(chǎn)環(huán)境、生產(chǎn)人員健康、原材料、生產(chǎn)工藝、產(chǎn)品檢驗等提出專項要求。
(二)量化食品用塑料包裝中的殘留物質
近幾年,部分標準規(guī)定的檢測方法與食品用塑料包裝的生產(chǎn)實際聯(lián)系不夠緊密,且缺乏針對性。相關部門只有持續(xù)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制度,嚴格要求食品塑料包裝生產(chǎn)過程中的添加劑、原材料以及成品檢測指標等,才能提高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檢測水平。例如,針對食品包裝用塑料復合膜的溶劑殘留項目,雖然明確規(guī)定不能超過5mg/m2,但是針對各類殘留溶劑的具體成分與限量方面的標準較模糊,工作人員在落實方面存在一定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持續(xù)量化這些參數(shù)指標,確保相關質檢機構可以按照明確、合理的標準進行溶劑殘留的檢測。
(三)落實質量檢測責任
落實質量檢驗責任,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明確檢驗人員的職責,檢驗人員在質量檢測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相關的法規(guī)標準,明確市場準入標準。其次,嚴格把關原材料進場,通過科學合理的檢測措施,將不合格的原材料排除在外。最后,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衛(wèi)生安全指標嚴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對食品用塑料包裝進行質量檢測,在消除食品安全隱患,促進食品行業(yè)健康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原材料質量控制、質量檢驗技術與生產(chǎn)工藝等方面的問題,對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檢測工作產(chǎn)生了嚴重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準確把握食品用塑料包裝質量檢測工作要點,并嚴格執(zhí)行食品市場的準入制度,對食品用塑料包裝中的殘留物質進行量化,將檢測責任量化,才能從整體上提高食品用塑料包裝質量檢測水平。
參考文獻:
[1]饒璞. 食品用塑料包裝質量檢測的深度思考[J]. 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3(05):272.
[2]葉慶華. 食品用塑料包裝的質量檢驗方法探討[J]. 科技風,2018(30):220.
[3]李健. 食品用塑料包裝袋的質量管理及檢驗探討[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8(20):788.
[4]馮韶輝. 食品用塑料包裝材料的衛(wèi)生安全性探析[J]. 食品安全導刊,2020(21):5.
[5]周恒通. 食品用塑料包裝質量安全風險分析與對策[J]. 現(xiàn)代食品,2020(08):162-164.
作者簡介:孫春鵬(1984),男,山東省青島市人,研究生,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食品用塑料包裝的檢測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