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要:目的 探討奧曲肽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2例。對照組予以奧曲肽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泮托拉唑治療,比較兩組凝血功能、臨床療效、止血時間、輸血量、血紅蛋白含量、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和再出血發(fā)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PT、APTT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F(xiàn)IB、D-D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輸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止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血紅蛋白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再出血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奧曲肽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較為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抑制炎性反應,提高臨床療效,且患者不良反應少,再出血的發(fā)生風險較低。
關鍵詞: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奧曲肽;凝血功能;再出血;輸血量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臨床中較為多發(fā)的消化系統(tǒng)急癥,涉及食管、胃部、十二指腸、胰管及膽道等部位,具有起病急驟的特點,主要臨床表現(xiàn)包括嘔血、黑便和便血等,且患者常伴有面色蒼白、頭暈、心律不齊及血壓改變等情況[1~2]。臨床上多使用常規(guī)療法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治療。奧曲肽是一種類生長抑制素藥物,可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減少內(nèi)臟血流量;泮托拉唑是新型質子泵抑制劑,可抑制胃蛋白酶活性,阻止胃酸過度分泌,防止形成的血痂被消化引起再次出血[3~4]。本研究旨在探討奧曲肽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2例。對照組男30例,女22例;年齡33~64歲,平均年齡(48.37±3.46)歲;出血原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18例,消化性潰瘍20例,上消化道惡性腫瘤14例;出血類型:嘔血15例,黑便19例,便血18例;病程7~30 h,平均病程(16.04±4.88) h。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8.33±3.49)歲;出血原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16例,消化性潰瘍19例,上消化道惡性腫瘤17例;出血類型:嘔血15例,黑便20例,便血17例;病程6~31 h,平均病程(16.11±4.82) 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全部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具有明顯診療風險;非急診科就診;合并嚴重器質性病變;不滿足相關治療指征;嚴重精神障礙;處于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惡性腫瘤;無家屬或監(jiān)護人。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禁食、補液、營養(yǎng)支持、輸血、抗感染等常規(guī)對癥治療,指導患者保持絕對臥床休息,給予其吸氧治療,確保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急診胃鏡及胃鏡下治療,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提前備好所需的器械與藥品。在急診胃鏡檢查前做好備血措施,及時為患者補充血容量。密切監(jiān)測患者心電圖、血壓及凝血全套等體征。
在急診胃鏡下,嚴格按照內(nèi)鏡操作準則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觀察患者病變部位,明確其出血原因,必要時可取樣送實驗室活檢。治療過程中,若因患者的血凝塊、血液較多而阻礙視野,需進行鹽水沖洗或進行更換體位、抽吸等處理,直至病灶清晰可見。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出血部位、出血情況,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若患者存在血管噴血,需以高頻電凝或鈦合夾加以止血;若患者局部或彌漫性滲血,可使用甲腎上腺素溶液噴灑出血部位;若患者食管靜脈曲張,可采取套扎或使用硬化劑注射治療;若患者胃底靜脈曲張,可通過組織膠注射治療;若患者存在休克癥狀,需積極采取抗休克治療;若患者因大量出血引起嚴重失血性貧血,需給予其糾正貧血治療。當患者在內(nèi)鏡下不能完全止血或治療2 d后仍有活動性出血,需轉入外科進行手術探查加以治療。
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對照組先予以注射用醋酸奧曲肽0.1 mg靜脈注射,再予以注射用醋酸奧曲肽0.3 mg+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鈉40 mg+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5 d。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凝血功能:采用全自動血凝儀檢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血漿纖維蛋白原(FIB)含量和D-二聚體(D-D)含量。(2)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患者治療1 d內(nèi)止血成功,活動性出血停止且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好轉,患者治療3 d內(nèi)止血成功,活動性出血基本停止,且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無效,患者治療后3 d止血尚未成功,或者出血癥狀無法控制甚至惡化??傆行?顯效+有效。(3)比較兩組止血時間、輸血量和血紅蛋白含量。(4)比較兩組不良反應和再出血發(fā)生情況:再出血標準為止血成功的5 d內(nèi)再次出現(xiàn)黑便、嘔血癥狀,經(jīng)胃管內(nèi)抽出血型胃液,胃鏡檢查提示活動性出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PT、APTT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F(xiàn)IB、D-D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1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8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止血時間、輸血量和血紅蛋白含量比較
觀察組輸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止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血紅蛋白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再出血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再出血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點為發(fā)病急、進展快、診斷困難且預后效果差,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構成較大威脅。因此,應及時、有效地為患者止血,避免其因大量出血而發(fā)生失血性休克等情況,保障患者生命安全[5]。臨床上的常規(guī)治療方式通常以藥物止血為主,必要時給予內(nèi)鏡下止血[6]。泮托拉唑為臨床上常見的抑酸藥物,在酸性環(huán)境下可快速活化,對胃黏膜壁細胞膜上的質子泵H+-K+-ATP酶進行非競爭性、選擇性的抑制,使H+無法進入胃腔,進而阻斷胃酸分泌過多對出血部位造成侵蝕。同時,它還可促進纖維蛋白形成,防止血痂被消化溶解,實現(xiàn)有效止血。奧曲肽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生長抑制素衍生物,可抑制胃酸和胃泌素的分泌,減少胃蛋白酶釋放,迅速提高胃腔內(nèi)pH值;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內(nèi)臟動脈血流量,減少出血。此外,奧曲肽還能收縮血塊,使血小板迅速聚集形成血痂,發(fā)揮止血效果,且提高食管下括約肌張力,防止胃液反流,保護食管黏膜。
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PT、APTT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F(xiàn)IB、D-D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輸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止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血紅蛋白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再出血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泮托拉唑與奧曲肽聯(lián)合用藥可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治療效果,加快止血速度。
綜上所述,奧曲肽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較為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抑制炎性反應,提高臨床療效,且患者不良反應少,再出血發(fā)生風險低。
參考文獻
[1]原輝東,洪慧杰.急診胃鏡及胃鏡下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45):164,167.
[2]岳蓉,張兵萍.泮托拉唑、奧曲肽、血凝酶聯(lián)合治療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療效[J].血栓與止血學,2021,27(5):806-807,810.
[3]陳芳.奧曲肽聯(lián)合泮托拉唑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作用探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22,17(18):127-129.
[4]楊兵,許營華,鄭志剛,等.泮托拉唑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22,33(10):1218-1220.
[5]李光明,曾軍紅,郭香蓮.奧曲肽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及對凝血功能和炎癥因子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22,35(22):99-102.
[6]李光明,曾軍紅,郭香蓮.奧曲肽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及對凝血功能和炎癥因子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22,35(22):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