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玲燕
[摘 要]閱讀教學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加強自身的語言表達、了解更多的英語語言現(xiàn)象。更為重要的是,英語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朗讀、合作、表演與演講等多種途徑,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閱讀過程中,掌握閱讀內(nèi)容、提升理解能力、體會閱讀價值、提高表達能力,促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實現(xiàn)英語能力的全面提升。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英語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36-0069-03
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隨著《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修訂,英語閱讀教學要不斷調(diào)整、優(yōu)化,以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要求。但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還不能很好地滿足新時代的要求,存在著亟須整改的兩個問題:一是學生自身對英語閱讀學習的忽視;二是學校和英語教師對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認知局限。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其聽、說、寫等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導學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和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實現(xiàn)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通篇朗讀,掌握閱讀內(nèi)容
在語言學習中,朗讀是有效融入語境的重要手段。通過朗讀,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語言材料,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主旨。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普遍存在著過于注重詞語、句型和語法運用的講解,忽視文章大意和主旨的解讀等問題。通篇朗讀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朗讀能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所閱讀的語言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朗讀的機會,通過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眼睛、嘴巴以及大腦,增強學生閱讀的參與性,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由表及里地掌握閱讀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
比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時,教師首先帶讀一遍課文,為學生解決單元重要詞語的讀音問題,如“magic”“shout”等單詞,以及“l(fā)ong long ago”“try on”“walk through”“point at”等短語。接著,讓學生分小組齊讀一遍課文。在齊讀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各小組在朗讀第3自然段的長句“They looked at the king and shouted,‘what beautiful clothes!”時,都存在停頓錯誤的現(xiàn)象?;诖?,教師先讓學生自行朗讀。在學生理順句子之后,教師再隨機抽取幾名學生,依次領讀該段,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跟上領讀的節(jié)奏。對不能跟上領讀節(jié)奏的小部分學生,教師要求他們在課后繼續(xù)練習,直到讀通順為止。
除了通篇朗讀,教師也可以采取問答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以“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animals”為主題的閱讀活動。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展示與這個主題相關(guān)的閱讀材料,并向?qū)W生提問:“What kind of animals do you know?”學生在閱讀后進行回答:“Mollusks,including snails,grasshoppers ...”“Mammals,including giant panda,Tibetan antelope,polar bear ...”接著,教師進一步追問:“What do we do for wildlife as human beings?”有的學生說:“Ill egal hunting in national forests is prohibited.”有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進行了回答:“Giant pandas and other animals should be raised artificially to avoid extinction.”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單元主題和教學內(nèi)容進行閱讀,通過閱讀材料了解不同動物的特點,結(jié)合自身的經(jīng)驗,對本單元主題和學習內(nèi)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學生在閱讀和問答問題的過程中深入體會語境、融入情感,不僅加深了對保護動物的認識,還積累了有關(guān)動物的詞語知識,拓展了英語詞匯量,鍛煉了語言感知能力,為聽、說、寫等英語能力的提高夯實了基礎。
二、小組合作,提升理解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認真研讀教材文本的過程中,提升自己對文章主旨的概括總結(jié)能力,通過概括總結(jié)習得更多有價值的英語知識。這不僅要求學生能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還要求學生能夠厘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抓住文章的重要轉(zhuǎn)折點、關(guān)鍵語句和段落等,通過發(fā)散思維,習得方法,形成能力。單個學生可能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內(nèi)容,對文章的劃分和梳理也相對片面。針對這種情況,較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圍繞文章交流探討,互相交換意見,集思廣益,取長補短,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對文章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時,要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的機會,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和討論的時間,引導學生在合作閱讀中集思廣益,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比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3 Holiday fun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What kind of plans did the students arrange after class?”這一主題,找出本單元中與這一主題有關(guān)的單詞和短語。教師可以將課文中Mike與Liu Tao之間的對話作為閱讀教學的基礎,并借助兩個人在對話中提到的“visit”“fish”“Great Wall”等詞語,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討論“我們該如何‘Spend a holiday”。教師可以向各小組提出一個問題:“What plans do students usually make on National Day?”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都積極地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有的學生說:“My father and I went fishing by the river on National Day.”“I climbed the Great Wall in the background with my parents on National Day.”這樣,在小組合作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將閱讀文本的內(nèi)涵挖掘出來,同時,借助小組合作尋找到“National Day”期間游玩的主題。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時刻保持探究精神,不斷探索、認識身邊的事物??梢?,只有將英語學習生活化、日常化,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深化學生的英語閱讀體驗,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水平,進而實現(xiàn)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課堂表演,體會閱讀價值
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自悟能力,使學生能在自主閱讀教材文本的基礎上,體悟到文章主題背后深藏的價值和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以本為本的傳統(tǒng)教學框架中脫離出來,引導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文本的情境之中,與文章作者形成的情感共鳴,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價值。課堂表演是達成這一教學目標的有效方法。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非常強的表現(xiàn)欲。因此,教師應該遵循學生這一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引導學生通過表演來深入理解英語知識。在課堂表演的準備階段,學生會一遍遍地閱讀、背誦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會不斷加深;在表演時,學生借助語言、肢體動作等對課文進行再現(xiàn),從而將課文內(nèi)容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將不斷提升。
比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表演活動,按照課文中的角色設定,在班級中選出多名學生分別擔任“the king”“the little boy”“the minister”“the liar”“narrator”等角色。在表演前,教師向?qū)W生提出問題:“What is your inner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s?”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不同,他們往往會給出不同的答案。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進行個性化的表演。不同學生對文中騙子的理解是不同的。一部分學生認為,應當重點表現(xiàn)騙子的奸詐,將騙子定性為一個完全負面的人物。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為,國王平時揮霍無度、酷愛新衣,騙子抓住這一點,才成功騙到國王。故事里的騙子并不是徹頭徹尾的壞人,因為騙局的發(fā)生與文中的任何一個角色都脫不了干系,奢侈昏聵的國王、虛偽愚蠢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騙子和人云亦云的看客都是相關(guān)人物,因此他們要表現(xiàn)騙子幽默、諷刺的一面。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無法對文章主題和故事角色有很深入的理解,但是只要學生在塑造角色時,加入了自己的思考,這就足夠了。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發(fā)揮導學、助學功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完善表演,使學生體會到閱讀和表演的快樂。
在表演結(jié)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圍繞表演中的對話內(nèi)容進行思考。首先,教師向?qū)W生提出問題:“Why did the king like this special ‘new dress so much?”并引導學生回憶表演過程中“the king”對“new clothes”表現(xiàn)出來的喜悅之情,針對這一情感產(chǎn)生的源頭進行探討和分析。然后,教師追問:“What did the two men do for the king?”并讓學生再次閱讀全文,通過對文章內(nèi)容的梳理,找出“the two men”對“the king”做的事情。教師選擇幾個學生再次表演,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最后,教師問:“Through this performance,what did you learn and understand from the boys practice in the story?”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圍繞教材文本和課堂表演自由探討。討論結(jié)束后,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這樣,教師通過課堂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同時,通過表演結(jié)束后的回顧與總結(jié),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主題及其想要表達的道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閱讀的快樂,體會到了閱讀的價值。
四、登臺演講,提高表達能力
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課程實施要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角,課堂上的話語權(quán)應該掌握在學生手中。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放在課堂的最中央,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所有教學活動設計和組織的方向,促使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展現(xiàn)自我風采,提高英語能力。演講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要完成一場精彩的演講,既要求學生對課文主旨和大意非常熟悉,又要求學生在較好把握課文內(nèi)容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自我發(fā)揮,完成一篇演講稿的寫作,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足夠的自信,能在講臺上流利、有感情地進行表達。因此,演講是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項挑戰(zhàn),需要教師在指導時投入更多的心力。在完成課堂教學后,教師可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演講活動,并幫助學生修改演講稿,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同時,教師還可以教給學生演講的相關(guān)技巧,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表達、氣息運用、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細節(jié),使學生能在講臺上展現(xiàn)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經(jīng)過教師指導和登臺演講,學生的演講水平和英語能力都會獲得提升,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信心和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會大幅度增長。
比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4 Seeing the doctor時,教師先帶領學生理順Su Hai及Mike和兩位醫(yī)生之間的對話,大致把握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教師讓學生圍繞單元主題,根據(jù)個人的理解登臺演講。演講的內(nèi)容既可以是對話內(nèi)容的復述,也可以是對話內(nèi)容的引申。在演講之前,教師提出以下三個問題:“If you were sick at home,what would you choose to do?”“If you were sick at school,what solution would you choose?”“What do you choose to do when you are sick but don't need to see a doctor?”學生獨立思考,整理自己的答案,并形成演講稿。在演講時,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這樣的演講活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閱讀英語文本的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演講能力,助推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通篇朗讀、小組合作、課堂表演和登臺演講等多種途徑,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閱讀文本,掌握閱讀內(nèi)容、提升理解能力、體會閱讀價值、提高表達能力,養(yǎng)成主動學習英語的習慣,實現(xiàn)了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侯嘉慧.CLIL模式:“小學英語課內(nèi)外閱讀整合教學”的有效路徑[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1):12-15.
[2] 楊小麗.英語主題拓展閱讀的形式和方法[J].教學與管理,2019(32):49-51.
(責編 蔡宇璇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