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稚
[摘 要]詞匯教學是英語學科教學的基石所在,是關(guān)乎學生英語知識體系建構(gòu)和英語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小學英語教師應基于小學生獨特的心理認知特點,優(yōu)化詞匯教學策略,通過創(chuàng)設媒體情境、語言情境、游戲情境、交際情境、應用情境等方式,實現(xiàn)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情境化,幫助學生更好地從文本中提煉英語詞匯知識,進而高效完成英語詞匯學習任務。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隨文識詞;詞匯教學;情境化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36-0059-03
“隨文識詞”是英語教學的一種全新嘗試。它借鑒了語文學科“隨文識字”的教學模式,旨在將詞匯知識滲透在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詞不離句的方式改善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構(gòu)更多與詞匯相關(guān)的認知表象,促進學生對英語詞匯的深度學習。小學英語教師要具備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探索隨文識詞教學模式在詞匯教學活動中的實施路徑,引導學生對所學詞匯進行深度加工,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能力。
一、創(chuàng)設媒體情境,啟動教程
小學生的認知思維以直觀思維為主,認識、理解新知識也比較依賴直觀教學素材。教師把多種直觀性較強的媒體教學素材引入課堂,創(chuàng)設媒體情境,既能順應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輔助學生更好地從文本中提煉和理解英語詞匯知識,順利啟動隨文識詞教學程序,又能迎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為英語詞匯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提升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
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源等媒體素材,都可以成為有效的教學輔助資源。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做好媒體教學素材的篩選、整合,創(chuàng)設更多能夠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的媒體情境。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的教學為例,教師從詞匯出發(fā)進行指導:“Please look at these pictures carefully and describe them in simple language.”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因為本單元涉及的詞匯大部分是實詞,能夠借助具體的物象來呈現(xiàn),所以,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在課堂上展示相關(guān)圖片,給學生以清晰的指引?!癢hat can we see from this picture?”“This is the park. I see the name of the park.”“What are these children doing in the park?”“They are drawing!”在圖片感知中,學生快速完成了對“park”“draw”等單詞的識記,夯實了詞匯知識。圖片等媒體素材能給學生以極強的視覺震撼。教師抓住小學生對聲、光、影的敏感度較高這一特點,借助媒體的輔助功能,讓學生對詞匯學習有了嶄新的認知,使詞匯教學因信息技術(shù)而更精彩。
教師立足單元知識分布,課前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課上將教學重心放在重點詞匯知識的點撥、解讀上,通過創(chuàng)設媒體情境,利用直觀性較強的圖片等素材,輔助學生學習英語語篇和識記重點單詞,使學生更有目的地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中。在豐富的直觀教學資源的輔助下,學生辨識、拼讀英語詞匯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逐漸建構(gòu)起自己的詞匯知識體系,詞匯教學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激活思維
因為英語中存在大量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單詞的含義往往會隨著語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需要借助特定語境來確定詞義。而在沒有上下文、缺乏語境的情況下,單詞的含義也會隨之“消失”。教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開展隨文識詞教學活動,打造形象、生動的詞匯學習場景,借助語境引導學生掌握詞匯的多重含義,能將學生的詞匯學習引向更深層次。
小學生知識基礎(chǔ)比較薄弱,教師在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時,需要把控好認知難度,使學生能夠順利進入到這些針對性較強的語境中,激活隨文識詞的思維。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的教學為例,課前,教師圍繞文本主題展開設計,讓學生準備各種服飾和道具。教學伊始,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情景劇,通過對話展示,營造濃郁的語言學習氛圍?!癕y God!Wang Hui,the dress you are wearing today is really beautiful. Are you going to any important activities?”“Yes,today is my good friends birthday. Im going to celebrate her birthday.”“But its cold today. I think you need to bring a coat.”“Thank you for your advice. My hands feel cold,too. I only bring one sweater today. I want to put it on.”在真實可感的語言情境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調(diào)動,對詞匯有了更明確的感知,他們快速進入思考狀態(tài),有的學生甚至猜測起人物接下來的對話來。具體可感的語境是激活學生思維的引線,能促進高品質(zhì)課堂的生成。
單純從語用角度出發(fā)指導學生識記和運用詞匯,會造成詞匯教學抽象性過強的現(xiàn)象,從而制約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效果。教師采取具體可感的可視化教學手段,通過播放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情景劇,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將自己代入到語境角色當中。這樣能夠激活學生的認知思維,促使學生主動思考,猜測情景劇中的對話內(nèi)容,進而對其中的關(guān)鍵詞匯及相關(guān)知識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此時,教師再切入知識點講解,能夠幫助學生準確掌握所學知識及應用場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熱情
小學生大多活潑好動、愛玩游戲。教師利用這一點,圍繞詞匯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情境,無疑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熱情,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教師強化游戲的思維啟迪,引導學生結(jié)合游戲?qū)W習的認知體驗,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英語詞匯知識,能夠推動學生對英語新知的有效內(nèi)化。
教師立足英語文本特點和詞匯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游戲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做好游戲過程的思維干預和啟發(fā)引導,能夠避免陷入“熱鬧有余,實效不足”的教學困境。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3 My day的教學為例,教師先自主梳理詞匯,再圍繞單詞屬性,設計個性化、趣味化的識詞游戲。由于本單元詞組較多,一個詞組相當于兩三個單詞,識記難度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畏難心理?;诖耍處熢O計了“翻卡片”游戲:教師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張卡片,卡片上寫有中文。學生先根據(jù)手中的卡片進行翻譯,再跟前后左右的同學互換卡片進行翻譯。在游戲過程中,翻譯錯誤的學生扣一分,翻譯正確的則加一分。同時,出錯的學生必須及時翻看課本,掌握單詞的正確寫法,確保在下一輪不會繼續(xù)出錯。最后,統(tǒng)計得分,最高分的學生將得到教師自己制作的彩色詞匯卡片作為獎勵。趣味化的游戲瞬間引起了學生的關(guān)注,他們都積極參與游戲,全身心投入詞匯學習中。教師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著手,圍繞單元教學內(nèi)容展開針對性設計,快速擊破了詞組學習這一難點,為后續(xù)句型和篇章學習掃除了障礙。
游戲?qū)訉W生認知思維和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師對此要有清晰認知,將游戲教學作為一種常態(tài)化的詞匯教學手段。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深入研讀教材文本,剖析教學重難點,圍繞單元詞組數(shù)量多、識記難度大這一特點,設計“翻卡片”的游戲,并在游戲中融入競爭元素。學生對這種兼具趣味性和競爭性的游戲活動有著較高的參與熱情,為了在游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他們會更加主動地識記和運用所學詞匯知識,從而建構(gòu)起自己的詞匯體系。教師關(guān)注學生在游戲中的動態(tài)成長過程,適當進行思維干預和學法指導,助力學生突破詞匯學習難點,有助于提高英語課堂隨文識詞的教學效果。
四、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促進內(nèi)化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交際性是其基本屬性。教師設計隨文識詞教學活動時必須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教學原則,多創(chuàng)設一些交際性較強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在掌握具體詞匯知識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從英語語篇學習中得到的啟示,不斷發(fā)散思維,將所學詞匯知識組織成句子、段落、語篇,并利用這些深度加工后的詞匯知識進行表達交流,從而拓寬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和運用視角。
教師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時,要以單詞所在文本為主要切入點,設計并開展故事續(xù)編、角色扮演、情節(jié)討論等開放性較強的活動,以促進學生詞匯知識的內(nèi)化。只要學生能夠主動投入交際活動中,教學就成功了一半。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7 Whats the matter?的教學為例,教師先以單元主題為切入點展開教學?!癉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Who can translate it correctly?”學生都想露一手,積極主動地回答教師的提問。“‘Whats the matter?是‘怎么回事‘怎么了的意思,它通常用于詢問?!睂W生的解釋清晰、準確,正中教學“靶心”。這時,教師再給出“劇本”,讓學生對照圖片創(chuàng)編對話。故事創(chuàng)編要用英語將故事內(nèi)容表達出來,這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學生迎難而上,積極面對挑戰(zhàn)。創(chuàng)編過程中,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展示時以小組的形式呈現(xiàn)故事。由于學生的個性認知存在差異,創(chuàng)編的故事自然也不同?!癢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today? Why are you so angry and irritable?”“I got up too late in the morning and didnt even have breakfast. At the same time,my bike broke down on my way to school. It was a bad day.”學生非常享受對話的過程,全身心投入故事創(chuàng)編和口語交際中,在交際情境中實現(xiàn)了對詞匯知識的內(nèi)化。
教師緊抓單元教學重難點,在導學環(huán)節(jié)設置主題明確的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對“Whats the matter?”的思考上,引導學生參與到主題學習活動中。隨后,借助劇本素材,教師組織學生在主題學習活動中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和口語交際,借助插圖鍛煉學生靈活運用英語詞匯知識的能力。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主題學習活動的參與度,還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對詞匯知識的有效內(nèi)化。
五、創(chuàng)設應用情境,提升能力
英語詞匯教學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教會學生詞匯的讀音、拼寫、詞義等基礎(chǔ)知識上,還要指導學生掌握詞匯運用方法,提升學生隨文識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思維。教師要引入更多與詞匯知識相關(guān)的應用場景,創(chuàng)設英語詞匯應用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掌握詞匯用法的基礎(chǔ)上,準確表達自己的心中所想,鍛煉學生靈活運用英語詞匯的能力。
英語詞匯的應用性主要體現(xiàn)在英語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上。教師深度挖掘?qū)W生生活中的英語元素,創(chuàng)設生活氣息濃厚的應用情境,有助于更好地達成“學以致用”的詞匯教學目標。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3 My day的教學為例,本單元所學單詞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教師抓住這一聯(lián)結(jié)點,采用逐個梳理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詞匯。一是教師給出具體、完整的中文句子,讓學生將其翻譯成英文;二是教師給出中文句子以及對應的英文句子的一部分,讓學生補充某個單詞。如教師給出句子:1.你什么時候?qū)懽鳂I(yè)?我通常在課間寫作業(yè)。2.你星期六下午會做什么?我通常會跟朋友一起踢足球。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信息,利用本單元所學詞匯進行翻譯:1.“When do you do your homework?”“I usually do my homework between classes.”2.“What will you do on Saturday afternoon?”“I usually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這些對話看似簡單,但描述的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真實可感,學生在翻譯時也會更主動、更高效,進而對這些單詞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英語學科的屬性決定了教師能將詞匯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相融合,通過創(chuàng)設應用情境展開教學。只有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學生才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悟,思維認知才會得到拓展和強化。教師在課堂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效開展訓練活動,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設置翻譯任務,讓學生在生活化應用情境中全面、深入地學習英語詞匯的運用技巧和表達方法,能夠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將學生的應用思維引向更深層次,提高學生英語詞匯的運用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在特定生活場景下主動運用英語知識的良好習慣。
傳統(tǒng)小學英語課堂中,詞匯教學總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低效教學階段,不僅難以保證學生理解、記憶英語詞匯的效果,還讓詞匯教學變得枯燥乏味,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小學英語教師積極探索“隨文識詞”的詞匯教學方式,把詞匯知識融入媒體情境、語言情境、游戲情境、交際情境、應用情境中,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展開教學,能夠極大地增強英語詞匯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熱情。學生在具體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并運用詞匯知識,擺脫了英語詞匯學習的困境,實現(xiàn)了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楊文佳.原型范疇理論下小學英語多義詞教學研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4(15):255.
[2] 楊燕.利用思維導圖? 提升小學英語識詞量[J].校園英語,2021(30):229-230.
[3] 繆亞烽.小學英語數(shù)詞教學中的課堂游戲的設計與實施[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2):50.
(責編 蔡宇璇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