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振娟
摘 要: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永恒主題。對于小學生來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等重要,都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再結(jié)合教育實踐,從提高教師和家長的素養(yǎng)、加強家長和教師的交流、提升家校合作的深度、豐富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四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為從事相關(guān)教育的老師們提供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guān)鍵詞:家校合作;實踐研究;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0-0071-03
小學階段的主要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全人格。學校和家庭都是小學生成長和受教育的主要場所,若學校和家庭之間形成穩(wěn)固的聯(lián)系,建立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能夠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在當前家校合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和學生家長給予重視,要求雙方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有利改善,促進家、校的有效合作。
一、目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理念存在誤區(qū)
1.只注重成績不注重全面發(fā)展?!爸刂禽p德”是家校合作中常見的誤區(qū)。一些學校教育只側(cè)重于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教導,這種教育理念使德育、美育、體育等其他方面的作用時常被弱化。對于家長來說,這種只重視知識和成績的現(xiàn)象也較為突出。家長和學校老師在溝通的時候經(jīng)常詢問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表現(xiàn)等,而比較少關(guān)注心理健康和品德培養(yǎng)等其他方面的教育。在這些家長看來,“學習才是孩子的首要任務(wù)”,成績優(yōu)秀能考好大學,這樣符合他們給孩子設(shè)定的理想目標。這種“唯分數(shù)論”使得學生壓力巨大,當壓力得不到疏導和排解時,容易導致孩子出現(xiàn)心理上的問題。
2.各方配合不到位。在學校,一些學科老師和學校其他教職人員認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主要應(yīng)該由班主任來負責,導致教師之間的配合不夠,沒有形成足夠的合力。而學校與家長之間也存在一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教師認為家長的家庭教育不到位是影響學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而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情,雙方甚至會因此產(chǎn)生誤解和矛盾。
(二)雙方關(guān)系的失衡
1.雙方溝通理解不夠。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但現(xiàn)實中許多家長把教育學生的責任全部交給學校和教師。筆者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了解到,一些家長提出,自己的孩子在家不聽父母的話,更愿意聽老師的話,所以只有老師能教育孩子。另外一些家長認為,學校是學生受教育的唯一場所,認為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在老師。還有部分家長在學生出現(xiàn)不良行為問題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引導教育,于是埋怨學校教育得不好……
2.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者關(guān)系不對等。這種不對等使得家校合作的雙方容易出現(xiàn)“失衡”的現(xiàn)象。要知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等重要,兩者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因為學校教育的存在而弱化了家庭教育,或者強調(diào)一頭忽略另一頭,這些都是片面的、不科學的做法。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當下小學生存在的很多心理問題,一部分是與家長工作繁忙,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科學造成有關(guān),而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在學校受到不公待遇或者教師的行為言語不當有關(guān)。因此學生的教育必須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方面入手,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相互推卸責任。
(三)家校合作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境
家校合作的理念在對于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來說都不陌生,但是在真正落實的過程中卻面臨著困境。從學校來說,學生的教學質(zhì)量水平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考核目標,比如學習成績、排名等都是可以很好量化的指標,但關(guān)乎到家校合作的效果和學生品德的養(yǎng)成卻很難考核。因此部分學校和負責人對于家校合作的推動力度不夠,甚至事先策劃的一些家校合作活動,也會因為突發(fā)的教學質(zhì)量檢查而延期或者取消,或是在具體開展中缺少活動的連續(xù)性和實效性。
此外,家校合作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還有著“形式主義”的傾向,學校和教師只是被動地開展相關(guān)工作,甚至只是為了完成任務(wù)而敷衍了事。比如,有的學校為了完成考核的目標,強制性地安排一些簡單活動,沒有具體的活動規(guī)劃和正確的指導方法,變成了“為了合作而合作”的尷尬局面?;蛘咴谶M行家校合作考核的時候只注重收集材料,對結(jié)果和效果完全不在于,使得家校合作的實際作用大大降低。
二、提高家校合作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提高教師和家長的素養(yǎng)
1.不斷提升相關(guān)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教師和家長是家校合作中的主力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許多問題,如果沒有豐富的經(jīng)驗和方法指導,可能會引發(fā)家校之間的矛盾。因此教育主管部門要積極舉辦一些家校合作的培訓活動,給開展工作的相關(guān)人員一些專業(yè)理論和實踐指導。比如可以邀請教育專家進校園,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專業(yè)知識開展講座,帶給一線老師具備實操性的指導。尋求專家的幫助是提高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徑。家校合作的有效可以借助專題的討論、外聘專家現(xiàn)場咨詢,互動沙龍等多樣的形式。
以下是筆者教育實踐中的一個真實案例:A老師班上的一位女生與男生小樂因為一點小糾紛,發(fā)生了吵鬧,引起其他同學的圍觀,導致班級秩序混亂,險些出現(xiàn)安全事故。班主任嚴厲批評了小樂,他回家后告知母親自己的內(nèi)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小樂的母親便氣勢洶洶地來到學校,要讓學校領(lǐng)導嚴肅處理這件事情,她提出的要求是,那位班主任和女生必須當面給小樂道歉。作為剛?cè)肼毑痪玫陌嘀魅?,A老師既委屈又不知所措,事情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之后學校的德育主任在家校合作活動中邀請到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家校合作指導專家開展講座,A老師針對這件事情向指導專家尋求解決策略。在指導專家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地分析下,參加活動的老師群策群力,大家站在家長的需求角度引發(fā)思考,一起為A老師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建議,因此在之后A老師也很完美地處理了這一矛盾事件。
2.協(xié)助家長進行觀念更新和素養(yǎng)提升。家長在家校合作的環(huán)節(jié)中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沒有真正投入到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之中,家長的積極性影響著家校合作的深入度。要注意的是家長的培訓和教師的培訓方式不同,家長更愿意接受實際的經(jīng)驗分享和方法指導。所以,在開展家長培訓的時候,有針對性地舉辦切合家長需求的活動,更有利于提高家長的素養(yǎng)。
筆者參觀過一些優(yōu)秀的家校合作工作室,他們在對提高家長的整體素養(yǎng)、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做法。如果,定期開展主題活動。工作室的每一期活動,都選用了家長關(guān)心或者是需求較高的主題。工作室的小組成員利用周末時間,自愿為大家免費上課,分享經(jīng)驗。曾經(jīng)開展過“幼小銜接”“如何管理情緒”“學科指導”等一系列主題活動,課上老師和家長進行真誠交流,幫助家長一起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問題。筆者曾經(jīng)采訪過一位參加情緒課程活動的家長,該家長認為,這樣的課對他來說幫助很大,活動過程中的角色扮演,讓他感受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他很感謝老師,并保證在以后生氣的時候,一定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家校合作的志愿服務(wù)讓空洞抽象的教育理念知識,轉(zhuǎn)變?yōu)榱饲袑嵱行У姆椒ㄖ笇?,有利于讓家長在參與活動中提升自我,收獲更多的育兒知識。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在組織家長們建立“讀書沙龍”,由學校精心挑選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通過讓家長分享心得、交流學習成果的方式,幫助家長日常充電學習,從而提升他們的個人素養(yǎng)。
(二)加強教師和家長的交流
在對家校合作的溝通方式調(diào)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家校合作在線下主要以家長會的形式開展,教師在講座中發(fā)言,而家長在則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很難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形式要多樣化,將溝通融入到豐富多彩的各類校園活動中。
學校邀請家長參加學?;顒樱环矫嬉浞挚紤]大多數(shù)家長的日程安排,選擇合適的時間。另一方面,在活動的安排上要靈活,可以按照年級特點進行策劃。比如,一年級的入隊禮,三年級成長禮,六年級可以安排戶外的親子實踐活動。筆者曾經(jīng)擔任三年級的班主任,在活動前幾天,會通過班級群通知家長們合理安排時間,盡量出席活動,給家長足夠的時間調(diào)整安排,因此活動當天,基本上所有的家長都能全程參與。活動結(jié)束后,筆者和家長聊天交流,家長反饋到這些活動對于整個家庭來說很有意義。父母平時都非常忙碌,對學生的關(guān)注較少,在成長的路上,家長們不愿缺席這些重要的時刻??梢?,通過家長和教師的互動交流,能更有效地提升家校合作的意識,讓家校合作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除了線下交流,學??梢岳镁W(wǎng)絡(luò)密切和家長交流,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特別是在因材施教或者突發(fā)事件時,通過與家長的及時溝通和交流,能夠強化雙方的合作意識。
筆者曾經(jīng)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學生小一在課間與同學玩鬧時,不小心摔倒在地磕到牙齒,鮮血直流。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班主任立即與家長電話溝通將學生送往醫(yī)院救治。事后,班主任在QQ上詢問學生的恢復情況,連續(xù)幾次的線上交流,班主任對這個孩子的家庭情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家長也從老師的線上聊天中,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關(guān)愛,獲取更多的學生情況。通過線上的反復交流,不但可以解決難題,而且能提高家校合作的水平。此外,學校還可以創(chuàng)設(shè)微信公眾號或者網(wǎng)站,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家長可以在公眾號留言回復,提高家長的參與度,營造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圍。
(三)提升家校合作的深度
家庭要與學校深入合作,就要摒棄以往那些零碎的、無組織、無計劃的做法,而成立學校家長委員會就是最好的方式。家長委員會的成立,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支持,家長委員會推行的志愿服務(wù)踐行了“家校合作,攜手守護”的理念。例如,筆者所在的學校在學生上下學的路上遇到了難題,學校的家委會立刻組織班級家委,招募志愿者每天輪流在校門口值班,進行交通疏導,減少了學生上下學的交通隱患。
目前,雖然許多學校都設(shè)立家長委員會,但是在深度合作上還是有所欠缺。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家長委員會的管理和具體實施細則沒有發(fā)揮出實際的效果。而要想發(fā)揮出最大效果,則需要在具體的實施中,將各項流程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和制度化。
首先在家長委員的成員選拔上要做到民主、公開,由每個班級推選候選人名單,推選有責任心、有組織能力的家長來擔任。在班級推選后,每個年級固定投票推選出一位年級家委,最后再推選出一位學校家委。通過嚴密細致地組織明確不同家委的責任,可以進一步提高家長委員會的影響力。另外,家長委員會要發(fā)揮自身的責任,協(xié)助班主任開展班級活動,反饋家長們的意見,深度參與學校的管理,共同推進學校的德育工作。
(四)注重實踐活動的多樣性
加強家校合作,可以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筆者所在學校組織的“家長進課堂”活動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在活動中,有醫(yī)生家長進課堂講解急救知識,也有廚師家長在食堂為同學們現(xiàn)場烹飪美食等等。筆者班級中有一位家長是某社區(qū)工作者,在這位家長的安排下,學生們一起前往某小區(qū)進行志愿服務(wù):體驗小區(qū)保安的工作,指導垃圾分類……一位學生在活動中忙得滿頭大汗,臉上卻洋溢著笑容,學生感慨,“今天當了一天的保安,保安的工作看起來很輕松,沒想到卻那么辛苦?!边@正是家校合作延伸到社會合作中的成功案例。家長的智慧和力量的是無窮的,只有豐富家校合作活動的多樣性,才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此外,如何進行活動反饋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及時總結(jié)每次活動的成功之處與不足,對接下來家校合作的開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家校合作中的反饋渠道也要多樣化。學??梢詮募议L方面獲得參與活動的感受和意見,家長可以從教師那里獲得子女的活動表現(xiàn)。學校還可以成立專門的家校合作工作坊,定期通過電話溝通、填寫調(diào)查問卷等形式,對實踐活動進行復盤,甚至還可以將梳理后的改進方案發(fā)給教師和家長,及時完善家校合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多樣的反饋可以促進家校合作活動更好地開展,提升家校合作的品質(zhì),能夠加強與學校老師之間的聯(lián)系,更好地發(fā)揮出自己的力量。
三、結(jié)語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和復雜的任務(wù)?!痹诮逃龑W生成長的道路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一不可,兩者相輔相成,只有真正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才能為祖國培養(yǎng)新一代的棟梁。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我國家校共育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研究,2021,42(1).
[2]李亞君.小學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4(26).
[3]吳重涵,王梅霧,王俊.家校合作:小學生家長行動手冊[M].南昌:江西出版社,2014.
[4]楊青.小學生家校合作問題及應(yīng)對策略[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3(05).
[5]郭春飛.健全家校育人共同體 提升合作共育實效性[J].上海教育,2023(Z1).
[6]胡傳海.搭建支撐點,描畫同心圓——新時期家校合作的困境與出路[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