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剛
(錦州市婦嬰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0)
兒童處于發(fā)育階段,因此骨質相對于成年人來說十分脆弱。一般來說,尺橈骨雙骨折的兒童患者都會有較為嚴重的移位現(xiàn)象,不僅會給兒童患者的生理上帶來較大的痛苦,而且還會給兒童患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使得兒童患者出現(xiàn)應激反應,影響著患兒的生活質量[1]。從目前來看,臨床上對尺橈骨雙骨折的兒童患者主要采用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不過當前對具體的手術方式臨床上還有較大的爭議[2]?;诖?,本文以我院自2019年7月-2020年7月入住的尺橈骨雙骨折的兒童患者為研究主體,對比分析了鋼板與彈性髓內(nèi)釘治療尺橈骨雙骨折的臨床效果以及相關經(jīng)驗的總結,現(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本文實驗選取就診于我院的70例患有尺橈骨雙骨折兒童患者作為調(diào)研的主體,在時間段上則截取了2019年7月-2020年7月,按照數(shù)字隨機的方式將7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本次參與研究的患者中,觀察組患者的男女人數(shù)分別為19人、16人;其年齡均在8-12歲,平均年齡為(10.63±2.52)歲,病程在9-21小時,平均病程時間為(15.31±6.27)小時。對照組患者的男女人數(shù)分別為18人、17人;其年齡均在8-1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2.72±6.48)歲;病程在9-21小時,平均病程時間為(14.78±5.53)小時。本次研究中,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差別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對照組給予鋼板的手術方式,具體內(nèi)容為:首先對兒童患者給予全身麻醉,然后從兒童患者的肱骨外上髁至橈骨莖突的連線做一切口。然后,按照皮膚、筋膜的順序進行切開,切開之后,醫(yī)師將患者拇長展肌上緣進行分離開來,再將其向遠、尺側牽開。對患者的旋后肌下部骨膜以及纖維進行切斷,并將患者的骨膜剝離出來向兩側牽開,將兒童患者的骨折端充分暴露出來。然后醫(yī)護人員需要將患者骨折斷端處的積血全部進行清除,清除結束即可進行復位。在復位之后,醫(yī)護人員需要選擇合適的鋼板,然后在患者的橈骨的掌側面置入該鋼板,置入結束再依次進行鉆孔,并選擇好合理的螺釘進行固定,最后將切口縫合[3-4]。觀察組兒童患者采用彈性髓內(nèi)釘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首先醫(yī)護人員讓兒童患者保持仰臥位,然后給予兒童患者臂叢麻醉。然后醫(yī)護人員采用手法進行牽引復位,復位成功后,護理人員就需要對患者進行消毒鋪巾,并找出患者的尺骨鷹嘴骺板位置,在其遠端的橈背側以及橈骨背側遠端的骺板近端大約2cm的位置進釘。緊接著醫(yī)護人員對患者行手術切口,該切口需要為縱行的,大約2cm左右,然后對患者軟組織分離開來。醫(yī)護人員選擇好合適的彈性髓內(nèi)釘預彎,當患者的骨窗被打開之后,就可以將髓內(nèi)釘從患者的骨窗部位進行打入,打入位置需要在患者髓腔內(nèi)一直到患者的骨折線下,將釘尾進行充分修剪后埋在患者的皮膚下組織內(nèi)。如果患者有閉合復位困難的情況,則可以采用骨折處作小切口的方式來幫助其進行復位[5-6]。
3 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2組兒童患者的治療效果,手術中的出血量、骨折愈合所花費的時間以及constant的評分情況。其中,constant評分是對兒童患者手術效果所展開的評分,其總分為100分,主要由4部分組成,分別為兒童患者的功能活動情況、肌力、肩關節(jié)活動度以及疼痛。如果兒童患者的肩關節(jié)活動效果高,那么兒童患者所獲得的評分也就越高[4]。其中,患者的治療效果判定方式具體如下:(1)顯效:患者的骨折情況完全痊愈;(2)有效:患者的骨折癥狀情況改善明顯;(3)無效:患者的骨折情況變化不大或者加重。
5 結果
5.1 2組兒童患者治療結果對比:從治療上看,觀察組治療總療效率為97.14%,對照組則為74.29%,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2組兒童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5.2 2組兒童患者治療數(shù)據(jù)指標對比:此外,在constant評分上,患者差異不大,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在患者術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所花費的時間對比中,觀察組的情況更好,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2組兒童患者治療數(shù)據(jù)指標對比
在當前的臨床醫(yī)學中,尺橈骨雙骨折十分常見,大部分兒童患者出現(xiàn)該骨折情況都是在摔倒的過程中手掌觸地,使得手掌受到較大壓力進而向上傳達至患者的橈骨中使其出現(xiàn)骨折情況[7]。
當前,臨床對尺橈骨雙骨折兒童患者的研究表明,兒童患者基本都有活動障礙、腫脹等臨床表現(xiàn),這些臨床表現(xiàn)還會進一步引發(fā)兒童患者尺神經(jīng)橈神經(jīng)、血管損傷等相關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給兒童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當前針對該骨折疾病的治療通常采用的方式為手術治療,包含彈性髓內(nèi)釘手術以及鋼板手術[8]。其中,鋼板手術的方式應用十分廣泛,療效顯著,不過這一手術會剝離較多兒童患者的軟組織,極大程度地加重了兒童患者骨折部位的損傷,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兒童患者的骨折端血液的正常供應,使得兒童患者的骨折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愈合[9]。彈性髓內(nèi)釘治療的方式應用了微創(chuàng)手術的方式,在手術中造成的創(chuàng)傷十分小,兒童患者的疼痛感也會有極大程度的減輕,醫(yī)護人員在手術操作中也十分簡便,對血液供應的影響很小,再加上該手術的固定方式十分穩(wěn)定[10],近幾年來被臨床廣泛應用。在本次治療中,2種固定形式均可以產(chǎn)生不錯的治療效果,但是在出血量、愈合情況上以觀察組更佳。
綜上所述,對有尺橈骨雙骨折的患兒采用鋼板和彈性髓內(nèi)釘?shù)闹委煼绞骄軌颢@得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不過采用彈性髓內(nèi)釘?shù)闹委煼绞侥軌蜃寖和颊咴谛g中的出血量更少,且骨折需要的愈合時間也相對較少,更符合患者的治療需求,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