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棗莊市皮膚病性病防治院內(nèi)一科,山東滕州 277599
2型糖尿病常造成多方面的影響,該病在生物作用受損后出現(xiàn),有消渴、體質量下降等表現(xiàn)。該病有無法治愈的特點,僅通過藥物抑制血糖上升,持續(xù)用藥費用高,且用藥較繁雜,常增加患者心理問題,降低治療配合度,造成血糖異常改變[1-2]。臨床治療方案較多,有藥物控糖、胰島素控糖等,根據(jù)病情調整控糖方案,能強化控糖效果,可保護機體各微血管及器官[3-4]。臨床治療能強化控糖效果,減少患者對糖尿病的負面情緒,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5-6]。為此,該研究選擇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該院治療的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旨在分析臨床治療的作用?,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于該院接受治療的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隨機分為普通組和觀察組,各62例。普通組:病程3~14年,平均(8.85±1.79)年;男39例,女23例;年齡35~76歲,平均(50.99±3.64)歲。觀察組:病程4~15年,平均(9.30±1.52)年;男38例,女24例;年齡36~77歲,平均(57.34±3.0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情同意該研究,該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普通組:基礎控糖治療。掌握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信息后,參考其以往血糖波動及用藥情況,為其準備合適的控糖藥物,例如二甲雙胍、格列喹酮等,指導患者在規(guī)定時間口服。
觀察組:(1)臨床治療。①控糖藥物。需監(jiān)測血糖,若有輕微高血糖情況,可行二甲雙胍等基礎藥物治療,抑制血糖生長。具體如下:對于輕中度高血糖患者而言,需準備二甲雙胍(國藥準字J20171052)以及阿卡波糖(國藥準字H20203562),前者需在0.25 g的劑量下口服,后者需在50 mg的劑量下口服,服用時間均為早中晚,若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可增加劑量,二甲雙胍劑量最終需控制在0.5 g/次以內(nèi),而阿卡波糖的最終劑量則需控制在100 mg/次以內(nèi)。②胰島素治療。若存在嚴重高血糖的情況,可根據(jù)患者需求準備長效或者短效胰島素,講解胰島素作用,指導患者在社區(qū)衛(wèi)生院完成各項胰島素注射治療,并在家里完成控糖藥物的口服。具體如下:準備甘精胰島素(國藥準字S20050051),此藥物需在0.5 U/kg的劑量下進行睡前注射。若存在控糖欠佳的情況,可增加短效胰島素治療,例如門冬胰島素(國藥準字S20153001),此藥物注射時間為三餐前,劑量需控制在0.4 U/kg。(2)心理護理。列舉血糖控制優(yōu)良案例,增加和糖尿病患者的溝通,幫助其排解不良情緒,指導患者吸氣、呼氣,促使患者能在短時間內(nèi)平復情緒,可配合控糖治療。(3)飲食護理。日常需限制甜食攝入,控制水果攝入,根據(jù)血糖升高情況,計算可攝入的熱量,嚴格將熱量控制在其范圍內(nèi),并在社區(qū)內(nèi)張貼高糖分飲食的危害性,提高糖尿病患者重視度。
血糖情況主要在治療后獲得血液標本,空腹時測定空腹血糖,用餐2 h后測定餐后2 h血糖。
自我效能評估:需參考DSES量表,涉及內(nèi)容有6項,主要為規(guī)范服藥(3~15分)、足部護理(5~25分)、飲食控制(6~30分)、合理運動(4~20分)、血糖監(jiān)測(4~20分)、血糖處理(4~20分)等。分數(shù)越高,自我效能越好。
有效性:血糖降低幅度超過80%,在正常范圍內(nèi),且1個月內(nèi)無明顯波動為顯效;血糖降低幅度超過40%,未達到正常范圍,1個月內(nèi)偶有波動為好轉;血糖降低幅度不足40%,波動明顯為無效。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好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觀察組和普通組血糖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比普通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情況比較[(±s),mmol/L]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情況比較[(±s),mmol/L]
組別空腹血糖治療前 治療后餐后2 h血糖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62)普通組(n=62)t值P值7.78±1.43 7.92±1.05 0.621 0.536 6.25±0.43 6.69±0.45 5.566<0.001 11.24±1.33 11.57±1.60 1.249 0.214 7.82±1.29 8.94±1.63 4.243<0.001
經(jīng)6個維度評估兩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情況,觀察組自我效能評分比普通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n=62)普通組(n=62)t值P值規(guī)范服藥13.05±1.75 11.29±1.38 6.218<0.001足部護理飲食控制合理運動21.55±1.93 19.60±1.82 5.788<0.001 26.13±1.67 23.79±2.55 6.045<0.001 17.64±1.92 15.30±1.66 7.259<0.001血糖監(jiān)測 血糖處理17.30±1.85 15.92±1.77 4.244<0.001 19.64±1.35 17.71±1.62 7.207<0.001
觀察組有效率(96.77%)比普通組(83.87%)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有效性比較[n(%)]
遺傳、免疫機制受損等均會造成2型糖尿病,該病基本無法治愈,前期血糖控制較簡單,伴隨糖尿病的加重,常存在耐藥問題,會降低血糖控制效果,需調整糖尿病的治療[7-8]。糖尿病有極長的病程,一般胰島功能損傷較緩慢,在較長時間內(nèi)才能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因而多數(shù)患者會在社區(qū)內(nèi)完成相關治療。社區(qū)衛(wèi)生院逐漸普及后,為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了各項干預措施,例如健康宣教、糖尿病用藥指導等,在衛(wèi)生院輔助下,能增強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可規(guī)范自身行為。但普通綜合管理很難針對糖尿病具體情況調整干預措施,常降低血糖控制效果,加重胰島功能損傷,還可能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等不良反應[9-11]。
生活中有諸多因素會影響血糖變化,單一治療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控糖效果,需在社區(qū)衛(wèi)生院輔助下完成各項干預措施。面對糖尿病帶來的不良情緒,需重視各患者的心理治療,日常可列舉優(yōu)良案例,排解患者情緒,增加呼吸指導等,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讓患者配合各項糖尿病的治療,利于控制血糖。飲食是生活中造成血糖波動的主要因素,若糖尿病出現(xiàn)后仍大量攝入糖分,會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血管損傷較嚴重,常誘發(fā)多種糖尿病病變[12-13]。需要增加飲食治療很關鍵,嚴格控制患者糖分攝入,并在社區(qū)內(nèi)張貼高糖飲食的危害性,能增強患者的重視度,降低血糖波動風險[14-15]。研究指出,控糖治療是抑制糖尿病的主要途徑,此過程中根據(jù)血糖具體變化情況,選擇控糖藥物,或者選擇胰島素,均能在減輕機體損傷的基礎上,控制血糖波動情況,可減輕血管刺激,預防微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且能保護腎臟,維持良好的代謝狀態(tài)。一般情況下針對2型糖尿病,臨床常行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藥物治療,前者在治療期間能增強機體的葡萄糖攝取情況,可維持良好的肝臟糖分輸出狀態(tài),能在控糖的同時抑制血脂升高,可降低微血管病變風險。而阿卡波糖在使用過程中,能對多聚糖等物質的分解發(fā)揮阻礙效果,此過程中小腸吸收效果欠佳,會降低糖苷酶活性,糾正機體胰島素抵抗情況。針對病情較為嚴重的2型糖尿病,臨床還會增加胰島素治療。既往多以長效胰島素為主,其能發(fā)揮長效控糖機制,可防止血糖反復波動,且能減少胰島素注射頻率,能在維持控糖效果的基礎上減輕對機體的損傷[16-18]。
綜上所述,臨床治療能在社區(qū)推廣,可穩(wěn)定血糖,保持良好的自我效能,有利于提升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