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華興
(廣州市增城區(qū)第一中學 廣東 廣州 511300)
引體向上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版)》規(guī)定的高中男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必測項目,是評價學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發(fā)展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以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政策性文件,青少年學生在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指標的下降趨勢得到了遏制,但無論從本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還是本地區(qū)學校上報的體質數(shù)據(jù)和各位專家、學者對學生體質數(shù)據(jù)研究的結果來看,引體向上仍是高中男生的體質“短板”,測試的優(yōu)秀率和及格率都極不理想,甚至出現(xiàn)了大規(guī)?!?”的現(xiàn)象。引體向上不僅是男生體質測試“拖后腿”的項目,也成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阿喀琉斯之踵”。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國家、學校和家長共同關心的社會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指出:“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性別和體質狀況,積極探索適應青少年特點的體育教學與活動形式,指導學生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努力改善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和機能,提高運動能力,達到體質健康標準?!薄丁敖】抵袊?030”規(guī)劃綱要》把青少年列為促進體育活動開展的重點人群,通過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培育青少年體育愛好,使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yōu)秀率25%以上,這對學校體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消除高中男生的體質“短板”,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是當前學校體育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高中男生為對象,開展n+5輔助訓練法對學生引體向上成績影響的探索性研究,旨在探尋一種行之有效的引體向上簡便練習方法,指導高中男生鍛煉,為提高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提供參考。
本文以n+5輔助訓練法對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影響為研究對象,在某中學隨機抽取體重指數(shù)(BMI)正常等級的高二男生60人為實驗對象。
(1)文獻資材法。
通過中國知網、維普等數(shù)據(jù)庫以“引體向上”“體質健康”等關鍵詞檢索相關論文、研究報告,全面了解本研究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為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2)問卷調查法。
在毛榮建(2003)編制的《鍛煉態(tài)度量表》中選用認識、情感、意向三個方面的12個態(tài)度用語編成問卷,在實驗前后對體質弱勢群體女生的體育認識、情感、意向進行調查。問卷發(fā)放全部采用現(xiàn)場填寫、立即回收的方法。實驗前共計發(fā)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實驗后共計發(fā)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
(3)實驗法。
①n+5輔助訓練法的定義
學生三人一組,練習者按引體向上測試要求以最大能力獨自完成第一組引體向上,第一組完成的次數(shù)即為n次。第二組練習時,練習者仍按引體向上測試要求以最大能力獨自練習,當練習者不能獨自完成引體向上動作時,另兩位學生托住練習者的腳底,給予適當?shù)闹椭毩曊咄瓿傻诙M剩余的練習次數(shù)。第二組練習要完成的次數(shù)為n+5次。第三組練習與第二組的練習方法相同,練習次數(shù)一樣。幫助者的助力不要過大,盡量讓練習者靠自身力量完成動作。
②實驗分組
將60名高中男生隨機分成n+5輔助訓練組、獨自訓練組和對照組3個組,每組20人,并把n+5輔助訓練組和獨自訓練組統(tǒng)稱為實驗組。
③實驗安排
實驗組由教師組織訓練,共進行16個周的實驗。每周訓練3次,每周一、周三、周五17:00-18:00各訓練1次,每次訓練3組,每組間歇時間為5mim。實驗前,教師要詳述和示范各組的訓練方法和要求,要讓n+5輔助訓練組和獨自訓練組學生熟練掌握訓練方法,并要求每位學生都嚴格按計劃進行訓練。
n+5輔助訓練組:由教師組織訓練,在每天訓練前、后安排一定時間要求學生自主熱身和放松。每次訓練3組,從第2組起,當練習者不能獨自完成引體向上動作時,幫助者才給予適當?shù)闹椭毩曊咄瓿墒S嗟木毩暣螖?shù)。訓練過程中,教師要監(jiān)督和鼓勵學生練習,確保學生每次都按要求完成練習次數(shù)。
獨自訓練組:由教師組織訓練,在每天訓練前、后安排一定時間要求學生自主熱身和放松。每次訓練3組,每組訓練至不能獨立完成引體向上動作為止。訓練過程中,教師只組織學生練習和提出技術要求,不強求學生每組的練習量,由學生自覺完成。
對照組:不組織學生訓練,學生可根據(jù)自己平時的鍛煉習慣自由選擇鍛煉內容和鍛煉方式。除實驗前后的測試外,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不要求、不指導學生進行引體向上練習。
(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處理。
實驗前按2014年修訂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要求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引體向上進行測試,測試數(shù)據(jù)經方差檢驗(表1),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引體向上成績基本一致。
表1 實驗組、對照組實驗前測結果方差分析(N=20)
實驗后,又按2014年修訂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要求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引體向上進行測試,結果顯示 (表2),n+5輔助訓練組學生經過16周的n+5輔助訓練,學生的引體向上成績有較大的提高,比實驗前提高了5.25次,經T檢驗,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獨自訓練組學生經過16周的獨自訓練后,學生的引體向上成績也有小幅度的提高,比實驗前提高了1.85次,經T檢驗,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而對照組學生經過16周的自主練習后,學生的引體向上成績只有稍微的提高,比實驗前提高了0.3次,經T檢驗,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果表明,n+5輔助訓練法和獨自訓練法都能有效提高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而對照組學生因沒有教師組織練習,引體向上成績沒有明顯變化。
表2 實驗組、對照組在實驗前、后測成績對比(N=20)
肌肉力量主要是靠練出來的。學生引體向上成績能反映學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發(fā)展水平,而引體向上訓練又是發(fā)展學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一種方法。n+5輔助訓練組和獨自訓練組學生經過16個周,每周3次的引體向上訓練,學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水平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引體向上成績提高成必然。對照組學生沒有教師組織訓練,在一定時間內學生基本沒有進行引體向上練習,學生引體向上成績沒有明顯變化也屬正常。
表3顯示,n+5輔助訓練組學生的引體向上成績又明顯優(yōu)于獨自訓練組,兩者相比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在提高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而言,n+5輔助訓練法比獨自訓練法的效果更好。
表3 引體向上后測成績(平均差)的比較
獨自訓練法當學生到達練習極限時就停止練習,肌肉最大負荷刺激的時間很短,對上肢肌肉耐力發(fā)展受到一定限制。而n+5輔助訓練是一種超極限訓練,學生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都大大超越個人極限刺激,使肌肉力量和耐力也得到了更大增長。因此,n+5輔助訓練的效果要比獨自訓練的效果好。
體育態(tài)度是指個體對體育活動所持有的評價、體驗和行為傾向的綜合表現(xiàn)。體育態(tài)度調節(jié)著人對體育項目或參與的行為選擇和行為反應,影響著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效果。
本文在毛建榮(2003)編制的《鍛煉態(tài)度量表》中選用了12個態(tài)度用語,分認識、情感、意向三個方面,采用五級評分法,分值為5、4、3、2、1。在實驗前后分別對n+5輔助訓練組、獨自訓練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進行調查(見表4)。
表4 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體育鍛煉態(tài)度得分對比
表4顯示,實驗前n+5輔助訓練組、獨自訓練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得分很接近,經方差檢驗,無顯著性差異 (p>0.05),表明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相當而且都較差。實驗后,n+5輔助訓練組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得分由2.37提高到3.41,獨自訓練組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得分由2.37提高到2.95,經T檢驗,n+5輔助訓練組和獨自訓練組學生實驗前后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得分勻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而對照組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得分由2.37提高到2.40,經T檢驗,實驗前后對照組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得分呈無顯著性差異(p>0.05)。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n+5輔助訓練法和獨自訓練法都能有效轉變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
實驗后,n+5輔助訓練組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得分高于獨自訓練組學生,經方差檢驗,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n+5輔助訓練法對學生體育鍛煉態(tài)度的影響效果明顯優(yōu)于獨自訓練法。
對照組學生沒有教師組織訓練,仍按自己的鍛煉習慣進行體育鍛煉,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獲得新的練習體驗,體育鍛煉態(tài)度難以有變化。
n+5輔助訓練組和獨自訓練組學生在練習中獲得積極的、良好的情緒體驗,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致使學生對體育鍛煉態(tài)度明顯發(fā)生轉變,但由于獨自訓練法比n+5輔助訓練法相對傳統(tǒng)、單調,在練習中又沒有得到教師的指導和鼓勵,獨自訓練組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影響效果不及n+5輔助訓練組學生的好。
(1)n+5輔助訓練法能有效提高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克服體質“短板”,有利于提升體質健康水平;
(2)開展n+5輔助訓練還有利于學生獲得積極、良好的情緒體驗,幫助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改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和態(tài)度。
(1)高中體育教學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體育教師應有針對性地運用n+5輔助訓練法對男生進行引體向上訓練,消除男生的體質“短板”,提升體質健康水平;
(3)學校應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落實“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對學生的體質“弱項”進行有針對性的運動干預,全面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