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空洞性肺結核;藥物治療;空洞介入治療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肺結核為慢性傳染性疾病,臨床中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肺結核空洞特別是對于痰菌陽性患者是主要傳染源。所以對肺結核傳染源進行控制的重點在于促進空洞的盡快閉合。該病癥病程時間較長,痰菌陽性并且通常合并支氣管內(nèi)膜結核,患者手術耐受性較差,并且長時間用藥后結核菌耐藥會影響內(nèi)科治療??斩唇槿胫委熤饕菍⒖拱A藥物注入到肺結核空洞中,可以在較短時間里促進痰菌轉(zhuǎn)陰,有利于縮小、閉合空洞,治療效果顯著,具有可行性[1]。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6月納入的70例空洞性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兩組,各35例。觀察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范圍23-66歲,年齡均值為(36.20±1.84)歲;參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齡范圍23-67歲,年齡均值為(36.42±1.51)歲。兩組基線資料并未呈現(xiàn)出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參照組
該組實行常規(guī)治療。使用靜脈抗結核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
1.2.2觀察組
該組實行空洞介入治療。治療前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對患者肝腎功能、凝血時間、肺功能、心電圖、動脈血氣等進行嚴格檢查,對于緊張情緒嚴重患者,如果心理疏導效果并不明顯則可以為其提供鎮(zhèn)靜藥物;依照X線或CT顯示病灶位置對進針路徑進行確定,穿刺部位盡量選擇靠近病灶位置以便操作,需要注意,為了避免對血管和肋間神經(jīng)的損害,穿刺部位要和肋骨下緣保持一定距離;局麻后在C型臂X線機引導下展開穿刺,穿刺針到達病灶部位后,則從側(cè)孔將導引絲置入,退出導針后在導引絲下置入中心靜脈導管,退出導引絲后則可對導管進行妥善固定,告知患者充分休息,對其生命體征變化及病情進展進行嚴密觀察,做好并發(fā)癥預防工作。經(jīng)導管空洞內(nèi)給藥,主要包括0.2g丁胺卡那、0.2g 異煙肼、0.2g左氧氟沙星、2ml 生理鹽水,每周兩次,給藥時間為兩個月,用藥后告知患者充分休息。免疫療法:化療開始后第二周,使用母牛分枝桿菌菌苗對患者實行肌肉注射,每次一支,每周兩次,用藥時間為六個月。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咳血、發(fā)熱、感染等,同時對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詳細記錄[2]。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情況,觀察組發(fā)生率相對較低(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在人體免疫力低下、過敏性較高時,結核菌會進入到肺中,會使病灶產(chǎn)生干酪樣液化、壞死,進而形成空洞。受到原發(fā)性、繼發(fā)性耐藥等的影響,部分空洞無法及時閉合,特別是部分空洞中組織破壞相對嚴重,纖維組織增生、干酪樣壞死及局部血管稀少的影響,常規(guī)化療藥物無法及時滲入到空洞中,會降低局部藥物濃度,藥物治療濃度較低,無法有效殺死結核桿菌,不僅會提高耐藥性,同時還會對健康傳染源造成嚴重影響。常規(guī)治療一般都是實行纖維支鏡局部用藥,提高局部用藥濃度,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是該治療方式需要反復實行纖支鏡治療,不僅會增加患者痛苦,還會使藥物通過引流支氣管填入到空洞,也會通過引流支氣管排出,在病灶空洞中的存留時間相對較短,結核擴散以及肺水腫風險相對較高。
使用左氧氟沙星對空洞內(nèi)分泌物及干酪樣壞死組織進行沖洗,不僅可以起到抗結核作用,還可以促進抗結核藥物和空洞的密切接觸,有利于促進洞壁藥物的盡快吸收,進而使其抗結核作用獲得充分展現(xiàn)。利福平的殺菌活性明顯,可以有效殺死細胞內(nèi)外結核分枝桿菌,但是以往所使用的利福平不溶于水,無法在空洞中發(fā)揮作用,而當前所使用的利福平注射液可以溶于滲糖水、生理鹽水,將其直接注入到洞中,能夠促進利福平局部濃度的進一步提高,可以起到殺菌作用。對于肺結核患者,其空洞病灶結核菌數(shù)量相對較多,受到纖維空洞屏障作用再加上空洞周圍血管相對較少、閉合、硬化,常規(guī)抗結核藥物并不能起到一定的抑菌濃度,會增加患者的治愈時間,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經(jīng)濟壓力和負擔,同時還會產(chǎn)生各種并發(fā)癥和不良反應。以全身化療為基礎對患者實行經(jīng)皮肺穿刺治療,可以在提高局部抗結核藥物濃度的同時增加藥物在空洞中的滯留時間,能夠及時將腔內(nèi)結核菌殺死,治療效果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藥物治療聯(lián)合介入治療的實行,能夠減輕空洞性結核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還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產(chǎn)生,治療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凌應冰.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聯(lián)合抗結核藥物治療空洞型肺結核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14):50-52.
[2]劉永桃, 海杰, 賀成彥. 手術聯(lián)合抗結核藥物治療空洞性肺結核的療效及對IL-8,TNF-α等細胞因子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20, 19(22):83-86.
作者簡介:陳捷,單位全稱:黔西市人民醫(yī)院,女,1992年10月,漢族,貴州省大方縣,本科,住院醫(yī)師,主要從事: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