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燕
摘要:全方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為順應時代潮流和廣大民眾期盼、符合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發(fā)展需要的一大重大戰(zhàn)略行動。正在教育初級階段的小學生,在學校學科課程中合理、有效地滲透法治教育,可有效指導和鼓勵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與形成,通過自覺地將法治教育滲透到學校教學課程里,就可以防止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率,并讓其學會運用法治社會的法律法規(guī)來保護自己,從而保證小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法治教育;融合滲透
前言
小學生法治教育是當務之急,因為罪犯數(shù)量低齡化已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它們是神圣的花兒,是健康的樹苗,是祖國的前途和希望。對英語教學而言,法治教育能否滲透?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設計英語課程時,應以學生的道德、知識、技術、情感等方面的目標為導向。在一定意義上講,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是實現(xiàn)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徑和必由之路。英語課標明文規(guī)定,英語教育要幫助學生適應社會,這就需要法律教育課的滲透,以使人們更好地理解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避免被社會淘汰!這一新課改的總體目標是教育的方向。因此,在進行教育教學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所要達到的思想道德、認知、技術、情感等方面的目的,才能成為法治社會的合格公民。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怎樣把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滲透于學生之中?
一、在英語知識講解中進行法治教育
城市的文明、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fā)展,需要靠我們每個人來維護。懂得必要的法律常識是每位公民必要的素養(yǎng),但要想法治教育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以滲入工作的正常開展,教育者就必須采取相關行動,要明確確立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從而在各種教學方式中進行改變。
1.公共法規(guī)的滲透
為維護城市、民族的安寧,民眾應遵守公法。教授英語時,教師可利用各種機會給予指導。舉例來說,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公共標識的時候,比如禁煙、禁吐。為更好地滲入公共法律法規(guī),應鼓勵師生用廢紙等材料制作英文標識,如No smoking(不許抽煙),No spitting(不許吐痰)。將其放置于校園公共區(qū)域。設計精巧、吸引人、別具一格的標牌,讓學生在受思想、規(guī)則、法治等因素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地成為校園特有的風景。
2.動物保護法規(guī)的滲透
動物是人們的好朋友,人們應當愛護它、呵護它們。但是,很多稀有野生動物已經瀕臨絕種,很多無賴的商人為了獲取巨大的利潤而捕獵動物。而愛大自然、愛動物是學生的天性,運用大自然與動物的關系,進行相關法律規(guī)制,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假如你學習了關于熊貓,猴子,斑馬,鳥類等等的詞匯。同學們很快的反應了,并且表達了對動物的愛。聽到這樣可憐的動物被滅絕的消息時,也紛紛表現(xiàn)了憤怒之情,從而堅持了守護這些大自然動物精靈的信念。
3.交通安全法規(guī)的滲透
酒后駕駛在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往往引起大量的交通事故和人員傷亡,在我國,兒童、老年人是最易受傷害的人群之一,應加強對他們的教育。身為老師,引導每一個學生嚴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規(guī)是我的職責。初級英語,有一節(jié)講授色彩的課。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紅色、黃色、綠色等詞匯時,教師可將紅色、黃色、綠色三個圓盤放在黑板上,并將它們放在旁邊的一只筆上,作為道路照明。其次,在課堂上要求學生模擬交通規(guī)則的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英語,學習法律知識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環(huán)境布置上進行法治教育
老師可精心設計安排課堂教學環(huán)境,營造學校、班級的法制教育宣傳氛圍,對小學生進行法治思想啟蒙教學,從而促進小學生意識的加強。每一天,我們都會從學習法律,遵守紀律,保護花木,挑選一周的“環(huán)境衛(wèi)士小明星”。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布置課堂,做好校園法制宣傳教育。例如,張貼英文指示標識、收集英文環(huán)境保護格言、開展英文法制圖報展覽等,引導學生參與競賽,通過這些富有感染力的環(huán)境格言、法律畫報等,通過生動、直接的校園宣傳與滲透教學,可有效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
三、在綜合活動上進行法治教育
為促進小學生形成遵紀守規(guī)的良好習慣,建立更加正確的社會主義法治價值觀,學校及教師除做好基本法治宣傳,在教學和滲透教育的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活力的、富有活力的社會主義法制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律價值觀教育。例如:舉辦英文交通法規(guī)展覽、舉辦英文手抄報、欣賞法治教育漫畫、唱有關道路及交通安全的英文童謠、唱環(huán)保歌曲、搜集交通安全知識及環(huán)保警句等。
四、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法治教育
法治源于日常生活,又寓于學校生活,應用于日常生活。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法律知識儲備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周圍的人與事,對小學生進行無聲而無形的法律知識教育。小學生是成長中的幼苗,它需要父母、學校、社會的關懷與培育。這個時候的孩子,雖是天真、活潑、單純,卻不能維護和防范現(xiàn)實生活中的法律危害性。因為小學生實際認知水平不足,因此教師要盡量減少法律對小學生的直接影響,在英語教學中潛移默化地給小學生傳播一些基礎的法治防范知識。
例如,在教學生讀指令、做動作的時候,讓學生們通過觀看網(wǎng)絡上獲取的有關武警戰(zhàn)士和打斗歹徒的技巧來訓練自己作戰(zhàn)的膽量,以減輕其恐懼心理。例如在教授電話術語時,可見縫插針地教會學生在遇到危機時如何應對一些關鍵電話:110(公安),120(急救),119(消防)等。
結語
總之,在這個法治社會的素質教育階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傳播與滲透法治教育,盡管并非整個英語教學流程的全部,但也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基石。筆者認為,只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思維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為基礎,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注重法制教育的有機滲透,便可以潛移默化地實現(xiàn)法治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錢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法治教育的幾點體會[J].未來英才,2016(1):92.
[2]王麗紅.淺議小學英語教學如何滲透法治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57-57.
[3]楊金樂.實例解析小學英語教學中基于大情景下的德育滲透[J].速讀(中旬),2016(6):149-150.
[4]胡榮梅.英語教學要把提高學習能力與法制教育相融合[J].讀與寫(上,下旬),2015(15):153-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