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旺,楊德輝,王春艷,桑炳昱,王欣宇
(哈爾濱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近年來,具有層狀結(jié)構(gòu)的半導體材料氯氧化鉍(BiOCl)由于其高效的光催化活性廣泛應用于環(huán)境修復和太陽能利用等領(lǐng)域。BiOCl 對有機廢水污染物的高效分解能力,已經(jīng)成為光催化劑中的研究熱點[1,2]。 研究表明,BiOCl 的光催化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3,4]。因此,人們致力于探索用于制造形狀和尺寸可控的BiOCl 納米產(chǎn)物。具體來說,一維的BiOCl 納米棒、納米線,二維的BiOCl 納米片、納米板等已通過多種工藝制備成功。而三維的BiOCl 微球是由納米片組成的微尺度結(jié)構(gòu),兼具微結(jié)構(gòu)和納米結(jié)構(gòu)的優(yōu)點,當前盡管在分級BiOCl 納米材料合成方面進行大膽嘗試,但通過組裝二維納米板來制造三維結(jié)構(gòu)BiOCl 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本文研究溶劑熱條件下,不同反應時間對BiOCl納米片組裝微球形貌的影響,隨著溶劑熱反應時間的延長,納米片出現(xiàn)隨機聚集并開始形成三維微球結(jié)構(gòu)。基于實驗的結(jié)果,獲得在溶劑熱條件下形成具有不同層次微觀結(jié)構(gòu)的BiOCl 微球的反應時間并對BiOCl 微球的光催化性能進行評估。
Bi(NO3)3·5H2O(AR 阿拉丁試劑上海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AR 平均分子量10000,阿拉丁試劑上海有限公司);無水乙醇(AR 天津市光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BiCl3(AR 阿拉丁試劑上海有限公司)。
X'Pert PRO 型 X 射線衍射儀(XRD)(荷蘭 Panalytical 分析儀器公司);Apreo C 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美國 Thermoscientific 公司);HJ-4 型多頭磁力加熱攪拌器(常州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800型電動離心機(常州國宇儀器制造有限公司);ESJ120-4 型電子天平(沈陽龍騰電子有限公司)。
將1mmol Bi(NO3)3·5H2O 溶于乙醇溶液中,然后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不斷攪拌下,將1mmol BiCl3乙醇溶液滴加到其中,然后將混合溶液轉(zhuǎn)移到不銹鋼高壓釜中并達到其容量的80%,密封并在 160°C 下加熱,時間分別為 15、18、21、24h,然后冷卻至室溫,收集沉淀物,用乙醇和去離子水反復洗滌。最終產(chǎn)物在50°C 下真空干燥12h,獲得的樣品分別記為 BiOCl15、BiOCl18、BiOCl21、BiOCl24。
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Apreo C 型,美國Thermoscientific 公司)表征所制備的BiOCl 的形態(tài),實驗條件為1kV 加速電壓下的分辨率10nm。BiOCl的相結(jié)構(gòu)是通過X 射線衍射(XRD)在X'Pert PRO衍射儀(荷蘭帕納科公司)上用Cu Kα 輻射進行的。
圖1 是采用不同溶劑熱反應時間制備的BiOCl樣品XRD 譜圖。
圖1 BiOCl 樣品的 XRD 圖Fig.1 XRD patterns of BiOCl samples
由圖1 可見,所有樣品都與四方BiOCl 相符合,晶格常數(shù) a、b 為 3.891A,c 為 7.369A (JCPDS 06-0249),且未檢測到其它相和雜質(zhì)峰,說明所制備BiOCl 樣品是單相的。BiOCl 晶體中占主導地位的是(001),(101),(110)晶面[5,6]。
在溶劑熱反應時間為15h 情況下,圖1 中的BiOCl15樣品,(110)面的衍射峰比其他晶面的衍射峰強得多,這說明溶劑熱反應時間為15h 的情況下,Bi(NO3)3·5H2O 與BiCl3在乙醇體系中制備的BiOCl的晶面以(110)面為主,BiOCl15樣品晶體沿(110)方向優(yōu)先取向生長。在溶劑熱反應時間為18、21 和24h 的情況下, 圖 1 中的 BiOCl18樣品、BiOCl21樣品、BiOCl24樣品其(002)衍射峰逐漸變?nèi)踔敝料Вf明(002)晶面的生長受到抑制;(101)和(110)晶面的衍射強度增加, 衍射峰變寬,BiOCl24樣品(110)晶面的衍射強度呈現(xiàn)最大值。(110)晶面可能是構(gòu)成BiOCl晶體的主要晶面。
在乙醇的反應體系中,不同的溶劑熱反應時間能夠獲得不同的BiOCl 微觀結(jié)構(gòu)和形貌。實驗結(jié)果表明,BiOCl 的形貌強烈依賴于溶劑熱反應的時間。
圖2a、b 是溶劑熱反應時間為15h 的情況下所制備BiOCl15的SEM 圖。圖像表明,樣品呈現(xiàn)圓形、厚片層聚集體,由多層納米片堆疊而成,中間部分存在凹入部分形似蛋撻,納米片通過自組裝相互緊密堆積形成,直徑大約1270nm。BiOCl 納米薄片平均厚度約為48nm。從全景SEM 圖像可見,BiOCl15樣品由許多具有良好均勻性和窄尺寸分布的單分散蛋撻樣結(jié)構(gòu)組成。
圖2c、d 所示溶劑熱反應時間增加到18h 所獲得的樣品的SEM 圖。由許多具有單分散密實微球狀結(jié)構(gòu)組成。微球的表面非常粗糙,大小不均勻,直徑范圍約1900~3500nm。每一個BiOCl18分級微球由許多二維彎曲納米片從多個側(cè)面構(gòu)成,納米片厚度約為53nm。納米片的原始結(jié)構(gòu)通過自組裝相互緊密堆疊形成微球。
進一步延長溶劑熱反應時間至21h,獲得大小為2500~3000nm 的單分散分級BiOCl 密實微球(圖2e、f),微球表面粗糙,似乎有大量物質(zhì)附著在整個微球表面。延長溶劑熱反應時間至24h,獲得高度單分散片層細膩的微球(圖2g、h)。微球直徑比較均勻,大約在1850~1950nm,盡管反應時間延長,納米片厚度保持不變約為52nm,納米片堆積密集,且具有納米孔結(jié)構(gòu)。這表明在BiOCl 微球生長的后期,BiOCl 納米薄片傾向于聚集成更大的顆粒以降低表面能,并自發(fā)溶解和重結(jié)晶,這一過程稱為奧斯特瓦爾德成熟[7,8],這也許是BiOCl24樣品的直徑比BiOCl18、BiOCl21更小、更均勻的原因。
從 SEM 圖像(圖 2)可以看出,BiOCl15,BiOCl18,BiOCl21,BiOCl244 種樣品均由BiOCl 微晶薄片組成。樣品的(110)面更多地暴露在XRD 光束下,導致樣品的(110)峰最強,樣品還有較多(101)平面暴露于XRD 光束,(101)峰成為次強峰。根據(jù)上述討論,所有這些樣品可能以(110)和(101)的晶面取向生長,即構(gòu)成微球的納米片主要沿著這兩個方向生長,尤其以BiOCl24樣品的晶體生長最好。這與圖1 的結(jié)論相一致。
在可見光照射下,用BiOCl 樣品降解甲基橙染料評價其光催化活性,光源為300W 氙燈。如圖3 所示,BiOCl24微球光催化活性最強,甲基橙染料降解率達到80.97%,而 BiOCl21微球、BiOCl18微球和BiOCl15微球的甲基橙降解率分別為 72.60%、78.12%和77.07%,BiOCl21微球的甲基橙降解率最低。
圖3 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曲線Fig.3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curve of MO
一般來說,BiOCl 微球粒徑越小,表面積越大,從而產(chǎn)生更多的表面懸鍵,能將更多的反應分子吸附到催化劑上,而吸附是多相催化反應的前提。根據(jù)SEM 圖像結(jié)果可知,4 種BiOCl 樣品微球直徑大約為 1270nm(BiOCl15),1900~3500nm(BiOCl18),2500~3000nm(BiOCl21)和 1850~1950nm(BiOCl24),其 中BiOCl21微球具有較大的粒徑且整個微球表面被大量物質(zhì)附著,阻礙了納米片與甲基橙溶液的充分吸附及多相光催化反應的發(fā)生,因此,其降解率最低。而BiOCl15微球、BiOCl18微球和BiOCl24微球,隨著溶劑熱反應時間的延長,降解率逐步增大,BiOCl 微球樣品的光催化活性傾向于隨著溶劑熱反應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特別是BiOCl24微球光催化降解能力達到最大值,XRD 圖譜可見其晶體生長最好,SEM 圖譜可見其微球粒徑小且均勻,納米片生長成熟且具有納米孔結(jié)構(gòu),其光降解性能的增強可能歸于大的表面積、較強的甲基橙吸附能力和分級結(jié)構(gòu)。
本研究為合成BiOCl 微球提供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通過水熱法成功制備具有蛋撻、微球狀結(jié)構(gòu)的納米片組裝BiOCl 微球。不同形態(tài)的BiOCl 微球的形成主要經(jīng)歷一個自組裝生長過程。BiOCl 微球樣品在可見光照射下對甲基橙溶液具有明顯的光催化活性。在溶劑熱反應時間為24h 的BiOCl24微球呈現(xiàn)最高的降解率。此外,從不同的溶劑熱反應時間所制備的4 種樣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BiOCl 微球樣品所經(jīng)歷的奧斯特瓦爾德成熟現(xiàn)象。本研究為合成具有可控結(jié)構(gòu)的半導體提供一種新穎而簡單的途徑,為制備其它金屬鹵氧化合物如BiOF、BiOBr 和BiOI等提供一種很有前景的方法。同時,這些具有可調(diào)形態(tài)的BiOCl 晶體有望作為催化劑、傳感器和其他設(shè)備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