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昆明學院 云南昆明 650214)
中國自古以來以禮儀之邦而聞名世界,禮儀是人民生存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之一。一個人具備良好的禮儀素養(yǎng)能夠顯著地提高其與人交流的能力,促進其自身身心的和諧發(fā)展?,F(xiàn)在階段,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完善,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應只關(guān)注學生的文化知識,更要注重學生身體與心理健康的和諧發(fā)展,其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在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人們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會由于體育活動中的一些小的失誤而造成矛盾與沖突,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大打出手。因此,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做好對學生的禮儀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相互保持友好的關(guān)系,還能夠在未來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減少該類事情的發(fā)生,促進各項體育賽事與活動的和諧發(fā)展。因此,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zhì)訓練及技巧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對學生體育禮儀文化教學,該研究將圍繞體育教師如何有效地將體育禮儀文化融入體育課程之中,為體育教師做好體育禮儀的教學提供參考。
在我國高校開展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絕大部分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僅僅圍繞體育運動技巧進行展開,而其他方面諸如體育禮儀的教學缺失,這就導致學生對體育禮儀的了解不夠全面,直接導致學生在體育課堂之中缺少基本的體育禮儀。例如,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開始上課時,師生之間一般會相互問好,體育課結(jié)束之后,師生之間會相互道別,完成最基本的體育禮儀。而這種最基本的體育禮儀,可能在部分體育教學中也是缺乏的,且逐漸淡出高校體育課堂教學[2]。同時,不難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參加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上課遲到、著裝不符合體育課堂基本要求、體育課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發(fā)生沖突等缺失體育禮儀的問題,這種體育禮儀缺失問題也時常發(fā)生在體育教師的身上,例如高校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隨意接打電話、對部分動作不標準的學生肆意辱罵等,這些都直接反映出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對體育禮儀的不熟悉及不重視,影響了我國高校開展體育課程教學的目標與宗旨,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高校教師在對學生開展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為了完成體育教學的課程目標,只重視對學生進行運動相關(guān)技能的教學,將關(guān)注的重點落在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之中,往往忽略了在體育課程中對學生進行體育禮儀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這就導致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xiàn)學生之間發(fā)生互相毆打的問題,甚至在部分競爭激烈的體育賽事中,沖突不僅發(fā)生在學生與學生之間,還會出現(xiàn)在學生與裁判之間,由于產(chǎn)生意見分歧而大打出手?;蛘咴谶M行體育比賽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體育禮儀,在賽場之外對對方的隊員進行辱罵或喝倒彩,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不僅對個人的形象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還直接影響到該校的整體形象,因此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現(xiàn)今,整體的社會氛圍處在一個相對功利及浮躁的環(huán)境之中,在這種社會氛圍的影響下,人們的價值觀及判斷力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高校在對學生進行體育禮儀教學與引導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才能有效地將體育禮儀的理念與學生行為習慣進行融合。而現(xiàn)階段在這種社會氛圍中,學生不管在文化課還是體育課的學習過程中,往往都是為了應付相關(guān)的考核而去學習,且?guī)е軓姷墓?,致使對學生的價值觀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在體育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也往往會忽略體育課程真正的教學目標[3]。同時,在我國的教學過程中,一直以來采取的都是應試教育的選拔方式,這就導致學生在上大學前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體育鍛煉,不能使體育禮儀更早地出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初期,這就使學生在進行高校體育課程學習的過程前,就已經(jīng)形成了原有的行為習慣,影響了教師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體育禮儀教學的效果。
現(xiàn)階段的大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具備較好的生活條件,父母對學生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是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將孩子看作是家庭的重心。而在這種家庭教育氛圍中成長的學生,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且由于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認為孩子只要做好最基本的社交禮儀就可以,沒必要過多的要求,所以大部分的家長不能意識到需要對孩子進行體育禮儀的教學,甚至部分家長認為體育課程只是附屬課程,體育課程教學不能對學生的發(fā)展形成一個良好的影響。因此,學生在受到這種家庭教育的影響時,對體育禮儀學習的積極性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育禮儀的教學效果。
由于學生的個性化程度較高,高校的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做好課程內(nèi)容的教學,還需要注意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的差異,把握好與學生溝通的尺度,在面對學生體育禮儀不規(guī)范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而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師往往只接受過完整的體育技巧的系統(tǒng)學習與培訓,而缺乏對體育禮儀及系統(tǒng)的體育禮儀教學策略的學習,這就造成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體育禮儀缺失的行為,卻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對學生進行引導,不能使學生形成規(guī)范的體育禮儀。
社會整體氛圍對學生進行體育禮儀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學生在高校學習階段主要接觸到的范圍為高校內(nèi)部,因此,加強高校整體體育文化的建設,有助于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體育禮儀學習氛圍,使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潛移默化地建立起體育禮儀的重要意識。高校在體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將校內(nèi)外各種體育比賽作為體育文化氛圍建設的主要渠道,并在活動中重點地對能夠彰顯體育禮儀的事件進行宣傳,為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體育禮儀打下基礎[4]。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舉辦相關(guān)的體育禮儀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對體育禮儀的細節(jié)進行學習與了解,提高學生對體育禮儀的認知。
為了使體育禮儀能夠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得到有效的落實,高校在對體育課程教學內(nèi)容制定的過程中,可以將體育禮儀作為體育課程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并將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體育禮儀情況作為對學生課程考核的一部分,進而引起學生的重視,使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自覺地約束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自身的體育禮儀。
高校體育教師是直接與學生進行接觸的人員,也是學生體育禮儀教學的重要人員。體育教師的禮儀規(guī)范性及對體育禮儀教學策略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體育禮儀教學的有效性[5]。高校應該針對性地引進相關(guān)的專業(yè)人員對高校體育教師就相關(guān)的知識及教學策略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教學。并對體育教師進行相關(guān)知識的定期考核,尤其是針對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對相關(guān)的教學策略能否結(jié)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應用進行評估,提高高校體育教師體育禮儀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提高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體育禮儀教學的能力[6]。
體育教師應該加強對自身體育禮儀的行為規(guī)范,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以自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體育禮儀學習榜樣[7]。學生在進行體育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自身儀表及舉止行為的約束,因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下意識地對教師的行為進行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體育禮儀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好自身的儀表,對自身的言談舉止嚴格要求,在體育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都向?qū)W生展示出良好的體育禮儀行為規(guī)范。例如,提前10min到達體育課上課的地方,做好不遲到的體育課程基本禮儀;在課前學生集合之后與學生互相問好致敬;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耐心積極地解答學生的疑惑、糾正學生的動作;在課程結(jié)束時,與學生互相道別之后再結(jié)束體育課程,等等,既保證體育課程的有效開展,又將體育禮儀貫穿于體育課程的教學之中,進而達到提高學生體育禮儀的教學目標[8]。
體育禮儀是我國自古以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是我國進行人才培養(yǎng)與教學的重要教學環(huán)境,因此,為了促進體育禮儀充分發(fā)揮其功能,促進體育禮儀能夠有效地進行傳承,需要各高校管理人員、體育教師充分意識到對學生進行體育禮儀教學的重要性,并在實際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體育教師體育禮儀的規(guī)范性,加強對體育教師體育禮儀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教師體育禮儀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