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yǎng)與英語學科相結合,從英語學科的角度對教師開展英語教學工作作出了鮮明指示。為實現學生語言綜合能力和語言知識運用能力培養(yǎng),初中英語教師就要理解核心素養(yǎng)內涵,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重新審視教學活動。讀寫結合作為初中英語課堂的重要教學模式,將讀與寫的雙向促進功能發(fā)揮到極致。為進一步實現讀寫結合在初中英語課堂的“生根發(fā)芽”,文章將研究重點放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力求從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優(yōu)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實現有效英語教學。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對策
【作者簡介】劉萍,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麻沙中學。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理解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以及學習能力,囊括了英語教學的方方面面。具體理解這四個維度,包括如下內容:
語言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思維品質:涉及利用多種思維進行思考、辨析、判斷、理解等;文化意識:涉及理解各國文化內涵,能夠比較異同、尊重差異等;學習能力:涉及元認知策略、交際策略、情感策略等;
讀寫結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之所以強調要從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推進讀寫結合深度開展,其原因如下: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能夠集合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讀與寫,讓學生實現學以致用,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達成教學目的有著積極促進作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實際上考查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掌握情況,同時考察學生的閱讀、寫作邏輯思維發(fā)展,對學生的文化意識也有一定的要求??梢哉f利用該模式開展課程教學是滿足現代教育需要、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學生在參與課程學習過程中抵觸情緒將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從讀的角度學習寫的方法,從寫的角度理解讀的要求,這樣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自然那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果提高。
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的有效應用對策
正是因為讀寫結合在初中英語課堂十分重要,為此,教師應當把握核心素養(yǎng)四個維度,從其入手,實現以讀促寫、以寫深讀:
1.以讀促寫,讓學生會寫作。(1)讀中感知詞匯、語法,做好寫作積累。優(yōu)秀的閱讀文本不是詞匯的堆砌和拼接,它用巧妙的語法、精妙的語言組合成了一幅又一幅的英語畫卷。尤其是初中學段的英語教材文本選擇,都符合“跳一跳,摘到桃子”的理念。它能夠從學生已有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入手,為學生帶動展現相對復雜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將其冗雜在閱讀文本中。學生閱讀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詞匯、語法等相關知識吸收的過程,是信息輸入的過程。
很多學生在參與寫作時經常感覺寫作難度大,是因為學生寫作時缺乏足夠的寫作素材做積累。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借助開展閱讀活動的方式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和語法,有足夠的詞匯做積累,學生的寫作活動自然順利。
如我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求每個學生制作屬于自己的“Word book”,要求學生在單詞本上記錄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陌生的詞匯,并且要求學生查閱相關詞典,做詞匯延伸。如“against”,學生不僅要積累它是的詞性,還要積累它的意思包括反對、違反、對……不利緊靠、碰撞等。甚至可以就一些重點的詞語解釋做句子補充,如“He's dead against the idea”。這樣有助于學生的單詞記憶,學生也能夠在進行英語閱讀學習時將詞匯放置在具體的閱讀文本中做積累,寫作活動也因詞匯量的豐富而不再是“無源之水”。
(2)讀中感知結構、框架,明確寫作思維。初中學段所呈現的閱讀文本框架清晰,層次明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很清楚地找準閱讀重點,閱讀壓力不大。但在學生自己完成寫作活動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即寫作的過程中無法有效呈現一篇完整的文本,而是在寫作的過程中為了達到字符數,胡亂的拼湊,毫無章法地想到什么寫什么。這也導致學生在參與寫作時寫作文本的可讀性不高,學生的寫作成績較差。
為了改變這一撞狀況,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閱讀來引導學生學習其寫作框架,初步形成寫作思維。會讀的基礎上寫作,是學以致用的表現,同樣也是學生英語邏輯思維、推理思維發(fā)展的表現,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作用。
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 Unit 10“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時,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通過初步略讀掌握文章的每個段落究竟講了什么內容,可以讓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清晰整個文章的寫作框架(如圖),開頭總述,各地區(qū)的生日食物不同,繼而闡述在許多國家,并且以英國舉例,另一端寫中國的生日食物,最后總結全文,各地生日食物不同,但想法相同。
這樣學生對整個閱讀文本的脈絡掌握十分到位,能夠學習其總——分——總的寫作結構,在后續(xù)自己進行作文寫作時也能夠有效避免堆砌式寫作,寫作能力在有效閱讀中大大提升。
(3)讀中感知文化、情思,深化寫作層次。英語語言相較于中文而言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每一個語言代表一個地區(qū)的文化,是一個地區(qū)文化的折射和組成。之所以在參與閱讀甚至在參與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總是會遇到問題,是因為學生習慣性從中文的角度去做慣性思考。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語言意識。初中英語教師就要關注學生英語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通過讀寫結合引導學生感知英語文化,進而引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深化寫作層次。
最有利的引導學生感知文化的方式便是做拓展延伸和補充。
如在學習八年級 Unit 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時,實際上這講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之所以以英文做翻譯講解,為了突出文化的共同性。為此,教師可以在進行該閱讀文本將接從中西方文化的共同性、共享性入手,帶領學生剖析語言知識,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跨文化語言意識,讓學生在閱讀與寫作的過程中形成尊重他人文化的文化素養(yǎng)。
在學生初步建立跨文化語言意識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一些錯誤便能夠有效避免,整個文本的深度也會增加。
如就中西方對“紅色(red)”的認識差異。西方認為紅色是一個貶義意思明顯的詞,象征著殘暴、流血,如“red alert”“a red adventure”。而中國則認為紅色是一個褒義,象征著這吉祥、喜慶、美好。因此,在完成寫作時學生若不能從西方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書寫,就會鬧笑話,文章的層次也不深。
(4)讀中學習寫法、技法,提高寫作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初中英語教師要想真正實現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就要有效利用閱讀教學,傳遞給學生寫作方法,讓學生學習他人的寫作技法,從而會寫作,最終實現自身寫作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實際上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抓住關鍵句。抓住關鍵句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學會認真審題,要讓學生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明白題目的要求應當適配哪一種體裁的文章;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清晰框架。如上述所說,能夠厘清框架思路,甚至可以在寫作前列一個大致的提綱,怎樣開頭、怎樣解圍等,讓整個文章結構變得緊湊清晰;
教師要引導學生剖析閱讀文本,能夠發(fā)現優(yōu)秀的閱讀文本中作者所選擇的詞匯以及語法都是豐富的,多樣,且絕對沒有漢式英語的存在。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寫作時適當的使用定語從句、倒裝句、強調句等句式,引導學生多樣寫作,靈活利用寫作方法。
2.以寫深讀,讓學生深閱讀。(1)寫中理解語言、語法,深化文本理解。從寫的角度推動學生讀,能夠讓學生在仿寫與積累的過程中加深對原有閱讀文本的詞匯、語法、結構的理解,也能夠強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記憶。
很多學生雖然在參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跟著教師的步伐一點一點進行閱讀活動,但經常下課就忘,記憶力不佳,導致閱讀學習的有效性不高,仿佛走馬觀花。為了改變這一現象,讓學生有效記憶,有效學習,有效閱讀,深化學生的文本理解。初中英語教師就可以抓住閱讀文本中的關鍵詞句,開展仿寫活動。
當然,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寫得更加積極主動,初中英語教師也可以適當利用小組合作、情境模擬等新式教法,輔助學生愿意寫。
如就八年級下冊 unit 4“2a”學習時,作者以書信的方式來和學校顧問Robert Hunt進行對話,表述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悶、難過、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進行仿寫活動,讓學生們回憶自己的家庭氛圍向Robert Hunt闡述自己的故事。如有的學生寫道“My problem is that my parents always give me greater pressure. They will talk about my achievements every time, regardless of my efforts in the process of study”。這來源于學生的生活,真實而又充斥著情感。在寫的過程中學生很輕而易舉地與“我”形成了情感共鳴,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夠從寫的層次驅動學生與文本深度對話。
(2)寫中開展續(xù)寫、仿寫,延伸閱讀想象。續(xù)寫活動實際上是學生基于閱讀文本的想象、延伸和拓展,也是一種隨文練筆活動。它要求學生不能跳脫出原有閱讀文本的內容,實際上是對學生閱讀的一種要求。同時要求學生在把握閱讀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延伸、拓展想象,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創(chuàng)造文章的新思路,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也具有積極作用。
這里的續(xù)寫活動除了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進行拓展想象,還包括對重點詞句的模仿寫作。
如在學習“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時,教師可以開展話題寫作“Do you think the driver's behavior is correct and incorrect, whether it violates professional ethics, write down your opinion”。這需要學生結合閱讀文本進行時深度閱讀,甚至還要用到最后乘客所所“It's sad that many people don't want to help others because they don't want any trouble”,進而來詳細闡述自己的觀點。
這樣學生借助續(xù)寫活動表述了自己對閱讀文本的看法,同時能夠從寫的角度深化自己對閱讀文本的進一步理解,在延伸閱讀想象之中閱讀有效性大大提升。
結語
正如上述所說,閱讀和寫作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既相互獨立,也相互依存。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中感受語言文字的快樂,實現有效學習,實現素養(yǎng)發(fā)展。初中英語教師就要充分把握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概念,從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探析初中英語讀寫結合的教學新方向,要積極落實上述舉措。這樣才能夠發(fā)揮讀寫結合的特殊教學功效,實現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陶曉晨.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探討[J].文理導航, 2020(7):22.
[2]彭秋玲.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探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37):97-98.
[3]左潔鳳.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探究[J].讀天下:綜合,2021(9):236.
[4]邱絹.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0 (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