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元
【摘要】教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而互動教學的受關注程度也隨著改革的推進而不斷提升.基于此,本文將簡單分析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意義,并深入探討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存在的問題、互動教學優(yōu)化開展對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職人員以啟發(fā).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動教學;高年級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體,而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為真正將這一改革要求落到實處,教師必須設法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引導,互動教學的應用價值受此影響大幅提升.為保證互動教學較好地服務于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本文圍繞該課題開展了具體的研究.
一、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意義
互動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具備多方面積極意義,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意識等.不同于教學占據主導地位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互動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主觀能動性也能夠充分發(fā)揮出來,由此強化師生間的互動,以往課堂氛圍枯燥、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即可有效解決.而在互動教學的具體實踐中,依托分組討論、情境教學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各類問題,即可實現對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在全面分析問題的過程中也能夠同時實現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效率、教師教學質量均可隨之優(yōu)化.由此,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意義可見一斑.
二、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形式單一
傳統(tǒng)的“三步式”教育教學方式仍廣泛應用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即學生在教學前進行預習,教師在課堂上講解難點和重點,學生在課后練習和鞏固知識點.教學形式單一的“三步式”教學存在程序化、機械化問題,無法滿足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這是由于學生的自主預習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教學也可能因學生預習而忽略引入過程,直接開展難點和重點教學,這會導致學生的理解出現斷層,無法跟上教學進度的情況也較為常見.在枯燥的課堂內容影響下,很多學生無法較好地掌握生澀的知識點,后續(xù)練習也無法取得預期效果.
(二)學生自主性不足
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tǒng)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往往被忽視,這很容易制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揮,進而影響學生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的提高.近年來,互動教學模式的相關探索使得以往教學中的很多問題得以改善,但由于現階段很多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流于表面,就使得相關問題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基于“對話機制”的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較為常見,師生間一問一答的互動仍以教師對答案的講解為重點,而對知識點全面、系統(tǒng)的擴充難以實現.此外,很多時候教師單方面的提問存在針對性不足的問題,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足.
(三)教學缺乏有效性
雖然近年來互動教學開始受到重視,但很多教師對互動教學的理解不夠深入,而流于表面的理解使得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互動教學的運用無法取得預期效果.在設置課程內容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存在過于關注與學生的互動問題,這很容易導致具體知識點的講解存在不足.互動教學運用的重點在于通過有趣、生動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這樣,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學習興趣的提升才可隨之實現,而在課堂中主動、獨立思考問題的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對知識點的掌握.但受到不合理的互動內容設計的影響,學習難點與重點無法有效體現,互動教學也很容易出現僵硬化、表演化、形式化等問題,淺嘗輒止的互動教學無法真正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互動教學的目的和宗旨也無法實現,由此催生的相關問題必須得到重視.
三、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一)優(yōu)化互動模式
為解決上文提及的課程形式單一問題,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互動教學的運用應從互動模式入手.在具體實踐中,教師需要設法減少對學生行為、直接言語、間接言語的控制,真正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感受,以此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成為課堂的主角,而非以往僅以部分學生為主角.對于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課堂的“支配者”,而不應時刻管控學生的言語和行為,否則學生將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建設課堂主體雙中心,打造民主式師生關系和“零”權力互動模式課堂,學生和教師的地位即可更好明確,雙方在課堂互動過程中均能夠體驗到參與感,學生也能夠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互動模式教學,參與者可實現彼此的相互關注,在交流、分享數學知識及互動過程中,學生可更好地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為真正實現互動模式優(yōu)化,教師必須做到適當放權,以此給予學生足夠的主動權和發(fā)言權,營造自由、快樂、積極的數學課堂,學生也可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群體團結在各類數學教學活動中實現,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互動教學運用的優(yōu)化也可同時實現.以人教版小學數學“統(tǒng)計”教學為例,教師可提出統(tǒng)計學生身高、體重等開放性話題,以此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這一過程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同時實現其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為解決學生自主性不足的問題,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互動教學的運用應設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靈活采用多種互動方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帶來的影響也需要得到重視.教師必須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接受信息,并與同學、教師進行交流.教師在具體實踐時可從創(chuàng)設課堂互動情境入手,逐步淘汰“一問一答”式的問題互動,學生學習用“主動探究”逐步取代以往的“被動接受”.為消除學生對教師的過度依賴,教師還要營造思考的氛圍,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教師的引導和督促下,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可提高教學效果.互動教學需適時引入獎勵或小組競賽,以此實現學生的群體關注,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再輔以同桌交流、小組交流等多維互動的課堂環(huán)境,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夠在彼此交流和思維摩擦下得到更好的激發(fā),同時學生可形成大膽發(fā)言、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為得到良好的課堂氛圍,情境創(chuàng)設還需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以此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新知識,教學內容與生活情境的聯系也能夠強化學生和教師之間言語和思維的互動.以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認識”一課為例,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圓的圖片,引導學生在多媒體情境中尋找圓.圖片可使學生加深對圓內涵和性質的了解與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互動探究意識.再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百分數”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創(chuàng)設商場買賣情境,并分小組安排學生扮演售貨員與顧客,以此就商品打折交易開展活動,學生可由此充分開展交流與討論,實現自身學習意識的提升,合作探究精神也能夠受到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