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畢 祖磊 張騫 張桂明
【摘要】航空航天類專業(yè)“課程思政”實施是黨中央提出的關于我國高等教育的最新要求,是符合航空航天類專業(yè)設置的基本要求的重要舉措,因而實施“課程思政”對航空航天類專業(yè)具有必要性。航空航天概論 “課程思政”專業(yè)知識傳授過程中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以此為目標,對“課程思政”進行系統(tǒng)設計,充分發(fā)揮黨支部全體黨員教師的集體優(yōu)勢,同心同力,同向同行。
【關鍵詞】航空航天概論? 課程思政? 教學改革? 教學內容? 教學資源
【基金項目】合肥工業(yè)大學“課程思政”課程建設項目(基金號102-033132)。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6-0049-02
一、引言
“課程思政”是新形勢下的一種全新教育理念,實施“課程思政”就是要求教學科目和教育活動要以課程改革、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為載體,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充分挖掘蘊含在專業(yè)知識中的思政元素,實現專業(yè)課與思政課的有機融合,將思政要素滲透、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助力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課程思政”堅持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tǒng)一,強調知行合一、德才兼?zhèn)?、以德為?強調政治認同與文化傳承,強調個人之德與社會之德的統(tǒng)一[1]。
《航空航天概論》主要講述國內外航空航天發(fā)展概況,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發(fā)展以及取得的偉大成就,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本專業(yè)的熱情和愛國熱忱,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思政元素。本課程是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的必修課程,課程組老師都具有航空航天背景,長期從事這方面的科研工作,與國內各航空航天企業(yè)、研究所有項目合作,對國內航空航天領域的發(fā)展有深刻認識,能夠結合實際情況給同學們進行深入的講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愛國熱情。
二、課程建設目標
(一)課程教學目標
課程思政,在培養(yǎng)方案的課程環(huán)節(jié),要體現課程的價值——為什么要學這門課?就要將價值觀、預期功效、好奇心、求知欲等融合,潤物細無聲,達到思政與專業(yè)課程協同育人的目的[2]。
通過課程教學使學生掌握世界航空航天發(fā)展史,中國航空航天工業(yè)發(fā)展概況,航空航天技術現狀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飛行器的分類;掌握航空器飛行原理,航天器運行原理;了解航空器機體結構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材料。
深化課程內容建設,加強教學方法改革,用問題導向增強教學有效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
(二)思政育人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塑造良好人格;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愛國熱情,提高學生對本專業(yè)的學習興趣和獻身國防建設的熱忱;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科研能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點
從“課程思政”的角度看,不同專業(yè)課程有不同的職能,但有一個共同的職責和使命,就是要在專業(yè)知識傳授過程中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這就是我們在航空航天類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所要遵循的根本原則。首先,教學理念上注重系統(tǒng)架構,突出“課程思政”在航空航天類專業(yè)課程中的立體化滲透。專業(yè)課程教學要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需要進行一體化設計,避免碎片化融入和生硬植入導致的育人功能不足。為此,需要對“課程思政”進行系統(tǒng)設計,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3]。
思政映射與融入點:描述課程教學中能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專業(yè)知識技能教育內容有機融合的領域;授課形式與教學方法:描述諸如信息媒介、參觀體驗、課堂討論、考核方式等;教學成效:描述與課程育人目標對應的具體成效,盡可能可觀察、可評估、讓學生有獲得感。
對《航空航天概論》課程思政,全面統(tǒng)籌規(guī)劃,集思廣益,采取集體備課、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研討、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和教育資源、建設課程思政素材。在實施過程中全員配合,重點是突出每節(jié)課的思政映射與融入點設計以及教學效果體現。
《航空航天概論》課程思政教學根據國家教育改革新精神以及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行動方案的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學全過程,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而實施。其具體實施思路是首先組建《航空航天概論》課程思政教學團隊,請本專業(yè)兩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專業(yè)課骨干教師加入團隊,他們都是副教授職稱,在本專業(yè)課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教師育德意識方面給予方向性的指導,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教學平臺構建、教學評估等方面給予思想上與技術上的指導;其次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平臺等方面與團隊成員進行研討并根據共同研討的結果進行《航空航天概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設計;接著在具體的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從知識傳授到能力培養(yǎng)再到價值引領進行相互映射;最后實現“知行合一”與“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每周確定一個主題,圍繞此主題展開討論和課程設計,把樹立學生“文化自信”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使學生對中國航空航天發(fā)展狀況不僅熟知,把握透徹,而且真正地贊嘆、喜歡,由此從內心建立起知識認同、情感認同,真正“入眼、入耳、入腦、入心”,力爭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課堂教學是課程育人的主陣地,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工作的系列講話精神融入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同時加強教學內容與新技術、新裝備的有機融合,強化工程專業(yè)人才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yè)道德。
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學生為本,必須不斷改進方式方法,貼近學生、吸引學生。提升課程思政質量,必須抓住教師隊伍這個關鍵,提升教師的德育意識和德育能力。首先抓實黨支部的工作,學習、研討、決定和貫徹師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把黨支部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夯實,培養(yǎng)黨員教師抓思政工作的能力素養(yǎng)。
四、教學資源運用
充分發(fā)揮黨支部全體黨員教師的集體優(yōu)勢,同心同力,同向同行。利用校內實習基地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以及合肥市內軍工企業(yè)的資源,為學生提供參觀交流機會,使《航空航天概論》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多樣,教學效果明顯。
以《航空航天概論》課程思政為契機和示范,全面推進所有專業(yè)課程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和相應的內容,深化課程改革和創(chuàng)新。通過《航空航天概論》課程思政,期望能夠達到如下的預期目標:一是課程建設層面,把《航空航天概論》課程思政建設成為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典型的專業(yè)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示范課程,總結凝練教學改革經驗,建設《航空航天概論》課程思政“課程思想”教學大綱、課程設計、教案、PPT課件等,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和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知識體系教育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飛行器制造工程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學生層面,通過課程思政,在《航空航天概論》課程教學過程中滲透與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大學生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政治信仰、社會責任等相關內容,進一步把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教學中,全面提高學生緣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三是教師層面,組建飛行器制造工程“課程思政”教學團隊,通過團隊成員的研討與共同參與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黨支部擔負主體責任,支部書記在過程中起到課程體系“同向同行、協同育人”體制機制建設第一責任人的作用。在專業(yè)知識傳授中運用恰當的方式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價值涵潤和精神激勵,并以此升華和提升教學成效,助力學生全面發(fā)展。
黨支部推進工作時,應選好主題、創(chuàng)新角度、精準定位、落到實處,在為“課程思政”的推進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的同時,也為支部黨建和業(yè)務工作雙融合、雙促進賦予特色和亮點。充分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業(yè)務學習和黨員活動時間,開展“課程思政”主題黨日活動、課程思政集體備課、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研討、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和教育資源、建設課程思政素材?!霸诮ㄔO主流意識形態(tài)上下功夫、在培養(yǎng)建設者和接班人上下功夫、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上下功夫、在教師自身建設上下功夫”,牢牢把握住了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規(guī)律和“課程思政”建設的規(guī)律,指明推進課程育人的重點和方向。黨員同志要結合崗位主動認領職責,把自己擺在課程育人的第一線,當好排頭兵,統(tǒng)籌好全系的資源,系主任、副主任要在育人中做表率,讓黨員教師骨干先動先行,把黨支部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夯實,凝聚起全系教師的整體合力,使教師切實承擔起教育者的責任和使命,回歸教書育人的教師本位,全面提升教師的德育意識和德育能力。
創(chuàng)新教學管理體制作為推進“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的切入點,把整個專業(yè)的教學工作連接起來,并使之有序、高效地運[4]。因此,面對新時期的教育形勢,為深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必須加快推進教學管理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創(chuàng)新教學管理體制機制,開展專業(yè)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機制,不斷提升“課程思政”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伍醒,顧建民.“課程思政”理念的歷史邏輯、制度訴求與行動路向[J].大學教育科學,2019(3): 54-60.
[2]李擎,蘇科瑋.思政協同育人? 科研特色貫通——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思考[J].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航空航天類專業(yè)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3]朱飛.高校課程思政的價值澄明與進路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2018(8):67-72.
[4]錢欣,曾寧.高校推進“課程思政”研究述評[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6):155-157.
作者簡介:
王華畢(1973年-),男,漢族,安徽肥東人,博士,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飛行器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