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明
摘 要: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的旨在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就目前我國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來看,并沒有發(fā)揮出其真正的教育教學效用。為了更好地在信息時代下發(fā)揮出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作用,本文對Google服務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以期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Google
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能夠更好地適應全新的信息社會,為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信息技術課程在發(fā)展上與其他課程相比,對于資金的需求比較大,而在科技發(fā)展迅猛的當下,完全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把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與Google服務結合起來,充分利用Google的免費服務功能,探尋出全新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以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一、Google服務
(一)Google搜索
作為全球大的搜索引擎之一,Google搜索的功能可以說是非常全面。Google搜索引擎提供了便捷上網服務的同時,還能夠對信息進行分類和歸納,將海量的信息分門別類地呈現在搜索者面前,因此使用者如果能夠熟練地掌握Google搜索引擎的使用方式,那么將能夠快速有效地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利用Google的搜索引擎進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Google搜索的功能屬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之一,學生需要學習并且掌握正確的網絡搜索方式,才能夠從海量網絡信息當中篩選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其次,Google搜索功能能夠為學生和老師帶來更多學習渠道和學習資源,打開學生的眼界,拓寬老師的知識面。
(二)Gmail
Gmail是Google公司提供的免費電子郵件服務,Gmail的存儲空間很大,因此實用性非常強。使用郵箱是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之一,郵箱作為現代化的溝通方式之一,運用的范圍非常廣,Gmail不僅是一種郵箱服務,想要享受Google的其他服務,就必須注冊Google的郵箱也就是Gmail。
(三)Google groups
Google groups是谷歌提供的網上交流平臺,在這一個平臺當中,使用者可以自由創(chuàng)建自己的交流論壇。將Google groups運用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可以作為平臺的創(chuàng)辦者和管理人員,讓學生組隊,以班級為單位來建設交流論壇,實現師生之間的線上交流,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四)Google+
Google+是Google公司提供的集合性社交功能,其中包含的服務非常多,如環(huán)聊、人脈等,能夠為使用者提供視頻聊天、圖片分享等功能。和其他的社交平臺相比,Google+可以控制信息的傳播,因此用戶可以通過控制自己信息的傳播,將其展現給特定的對象。
(五)云端硬盤
云端硬盤是Google提供的云儲存服務。其特點在于無論有多少個軟件,都能夠將其放在云端硬盤文件夾中,使用時,只要通過相關網站在硬件上安裝云盤,就能隨時隨地調動這些文件。
二、Google服務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教學優(yōu)勢
(一)資源共享
Google中的Gmail、Google groups、Google+、云端硬盤等服務,都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同時還支持多個用戶登錄一個賬號,在該賬號下進行創(chuàng)建和修改。這些功能能夠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有效地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實現資源的共建和共享。比如學生和老師可以通過Gmail、Google groups來實現在線的文件共傳,讓教學可以走出課堂的限制,實現線上的交流和溝通,完成資源共享。
(二)管理便捷
Google郵件和Google文件中的功能包括對數據的自動整理,可以實現快速篩選和使用。比如在使用Google日歷時,老師可以在其中創(chuàng)建班級的課程表,可以邀請學生、家長以及相關人員加入該日歷當中,讓各方都能夠了解學校的課程安排。
(三)促進線上交流
用Google來進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能夠有效地實現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比如可以利用Google在線文件實現線上文件的創(chuàng)建和修改,在云端完成圖表和演示稿的制作。Google服務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轉變?yōu)閷W生在線自主學習活動,學生和老師能夠在網絡資源的支持下進行學習和交流,從而讓教學活動變得更加自由隨性。
三、基于Google服務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模式
(一)課前
在這一階段,老師要做好備課工作,研讀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熟悉學生學習情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老師與學生在課前是沒有交流溝通的,因此老師的備課都是基于自己的角度來準備的,但是如果在備課的過程中加入學生的意見,將能夠顯著提高針對性,提高備課效果。
(二)課中
由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具有實踐性的特點,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方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效。教師可以采用問題驅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fā)揮出其主觀能動性,讓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奶剿鳎@樣可以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的成就感。
(三)課后
課后評價包括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價,以及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其目的在于幫助老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反思,以及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評估。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學生的評價,都可以通過Gmail以及其他方式來實現線上的交流,從而讓學生能夠說出自己的想法,進行頭腦風暴。
四、實施原則
(一)準備充分
由于學生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其信息水平也存在差異,部分學生甚至沒有接觸過Google,因此Google服務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屬于比較陌生的領域。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熟練地掌握Google服務,才能夠正確發(fā)揮出Google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要對學生進行Google的培訓,讓其能夠正確地掌握Google的應用方法,為接下來的教學打好基礎。
(二)注重小組合作
將Google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能夠突破教學瓶頸,提高教學效率,展現出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利用該服務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形成交流合作的習慣,增強團隊觀念,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團隊意識。
五、結語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將Google服務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提供全新的教學視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教師教學的潛力,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林海萍. GoogleEarth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網絡財富,2008(13).
[2]張寶齊.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一些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