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
摘要:隨著教育工作的逐步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正在發(fā)生新的改變,各學段學科的教學工作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需要思考怎樣通過引導來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能力發(fā)展。這種變化正是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工作所需要的,特別是在閱讀領域,應該努力拓展閱讀教學的作用范圍,幫助學生通過閱讀獲得更大的能力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否有思辨能力將發(fā)揮出關鍵性的作用。以下從思辨性閱讀概述及高中英語思辨性閱讀的教學策略兩個主要方面來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中英語;思辨性閱讀;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教學應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中英語教師開始嘗試在課程中融入多種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素養(yǎng),幫助學生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在大家探索實踐的過程中,應該對閱讀提起更多的重視。因為閱讀是學生積累英語基礎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是連接學生各領域英語能力的橋梁。教師應該對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加以改造,豐富其內涵,提升其質量,讓學生能夠帶著深入的思考去進行閱讀,鍛煉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
一、思辨性閱讀概述
思辨性閱讀是一種需要學生去帶著思考進行閱讀的過程,不僅需要學生通過閱讀接受知識,還要能夠利用閱讀收獲去解決自身存在的某些疑惑或現(xiàn)實問題,乃至能夠發(fā)現(xiàn)閱讀對象本身的某些不合理之處并產生更加深刻與全面的認識。與傳統(tǒng)的閱讀形式相比,思辨性閱讀顯然能夠帶來更多的收獲,同時也對閱讀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幫助學生實現(xiàn)思辨性閱讀,教師首先要從思辨的角度對閱讀有新的認識。目標、過程和狀態(tài)是三個基本的關注點。從目標角度來說,學生不僅要通過閱讀要收獲知識,還要不斷鍛煉和完善自己的閱讀方法,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深入閱讀途徑。在過程方面,要為目標服務,要從目標的角度保證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充分參與,提升閱讀教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多進行閱讀的反思和回顧,不能單純追求閱讀的速度和對閱讀內容的表面理解。在狀態(tài)上,則要保持學生在閱讀中的高度注意力,避免各種因素對學生造成的干擾。
二、高中英語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
1、提升學生文化意識
英語學科的思辨性閱讀有著一定特殊性,與中文內容的思辨性閱讀并不完全一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既是文化的產物,又反映著文化的特征。在理解文章的時候,不了解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是不行的,正如現(xiàn)在的語文學科教學強調對學生進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一樣。所以,為了實現(xiàn)有效的高中英語思辨性閱讀,首先要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把握英語國家文化背景及語境的情況下去閱讀和理解文本內容。這樣學生的深入思考才能方向和針對性,為其有效的思辨性閱讀創(chuàng)造基本條件。
例如,在學習“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單元的時候,這一單元主題本身就蘊含這文化的差異性。中外節(jié)日和節(jié)日慶?;顒哟嬖诰薮蟮牟町?,這一點是高中生也比較了解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在進行思辨性閱讀之前,應該先向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料信息,不能拘泥于教材內容,通過這些資料信息來幫助學生認識英語國家的節(jié)日及節(jié)日慶典文化。而且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之與我國的節(jié)日和節(jié)日文化進行對比,讓學生在閱讀之前的準備活動中就進入到思辨性狀態(tài)。這樣才能有效保證此后的思辨性閱讀效果。
2、深入探究文章內涵
眾所周知,閱讀其實是一項相對主觀的活動,有很強的開放性。面對同樣的閱讀文本,不同的讀者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閱讀感受;而即使是同樣的閱讀文本和同一個讀者,在每次閱讀的時候也可能有不一樣的收獲。在思辨性英語閱讀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去追求更加新鮮和全面的閱讀體驗,讓文本對象總能在學生眼前以全新的面貌出現(xiàn),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文章內涵的興趣。教師還要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去總結提煉閱讀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為他們實現(xiàn)越來越好的閱讀效果提供能力上的基礎。
例如,“The Value of Money”的閱讀內容主要來自于《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這本小說的電影改編作品。由于思維能力和思維特點的不同,學生的閱讀感受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有的學生看出了其中一些人物的滑稽可笑,還有些學生則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認識到了金錢社會的虛偽。在首次閱讀完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讓學生意識到閱讀對象還存在其他的理解視角和理解深入,然后鼓勵學生去再次閱讀,提升閱讀效率,把關注點放在一些關鍵內容上。由此來幫助全體學生有效探究閱讀對象的深刻內涵。
3、適當回顧加深理解
上文已經提到,面對同一篇閱讀對象,一個人每次閱讀的時候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感想。因為閱讀的環(huán)境在變,閱讀時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和心理狀態(tài)也不會完全一樣,這些都會使得閱讀文本在閱讀者眼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樣子。所以,為了讓學生的思辨更加有效和全面,教師要在合適的時候帶領學生去進行閱讀回顧,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以上文提到的“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單元為例。教師可以在遇到東西方節(jié)日的時候,帶領學生一起進行節(jié)日準備,大家共同度過歡樂的節(jié)日時光。在經過幾次之后,讓學生回頭再次閱讀本單元的文本內容,鼓勵學生交流和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同時與之前的閱讀收獲進行對比,實現(xiàn)閱讀收獲的鞏固與提升。教師還可以將這種方式應用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鼓勵學生在課外的英語閱讀中也進行適時的回顧,看看有沒有新的體會,努力嘗試去更多接觸閱讀對象的內涵。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其困難之處不僅在于對學生的詞匯量等英語基礎知識有更高的要求,還考驗著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知識、態(tài)度和價值觀都應該受到閱讀對象的熏陶和影響,獲得思維品質的提升。希望大家能夠對此提起重視,做好高中英語的思辨性閱讀教學工作,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倩,王盈盈.思辨性閱讀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05):175+177.
[2]陸琦.高中英語文學的思辨性閱讀探究[J].家長,2020(27):89-91.
[3]鄒丹.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校園英語,2015(2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