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慧
【摘要】班主任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涵蓋學生學習、生活、心理教育等諸多方面。班級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班級管理水平的高低成為衡量班主任能力的重要尺標。班主任要樹立班級管理意識,明晰班級管理工作重點及主要任務,激活學生自主管理意識,營造“人和”的氛圍,逐步打造平等、民主、和諧、柔性的班集體。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自主管理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學生。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第一責任人,在班級制度健全下,能夠更好地落實教育教學目標。隨著學生自主意識的增強,學生渴望被理解,渴望被關注,班主任在面對學生個性差異時,如何打造高凝聚力、向心力的班集體?注重班級管理的柔性化,激活學生的獨立與自主意識,順承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站在學生立場,想學生所想,做學生所做,以提升班級管理效率,調動學生學習動機,實現班級自治。
一、運用剛柔并濟理念,調動學生自主意識
在班級管理中,不能僅靠制度化措施來管理學生,還要用心去感化學生,增強學生主人翁精神,讓學生從自我管理中認識到集體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所謂“人和”環(huán)境,是指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活動,具備較強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在參與管理實踐中更好地理解班級制度,提高對班級管理決策的認同和接受度。日常班級工作瑣碎,事務性強。對于班委干部的任命與選舉,可以設置定期輪換制,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選班委和體驗班委干部。學生通過參與班級事務,體驗到班級管理的難度,無形中增強了責任感和崗位意識,主動進行自我評價。最重要的是,輪值班長、中隊干部服務學生的期限為一個月,在班主任的指引下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在此期間,班委學習寫工作反思,對于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展開交流與分享,體會到合作的價值。實施班委輪換制度,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為增強班級凝聚力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同樣,在班級自主管理中,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是構建班風、學風的基礎。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能夠減輕班主任的工作量,調動班級學生積極性,貫徹落實班級管理的各項監(jiān)督與評價措施。通常,在選舉班委后,將班委名單張貼在班務欄,明確各班委、各崗位人員的職責、分工與任務。定期組織班委例會,對班委工作進行交流,對班級工作進行公平決策。在對班級事務進行決策時,由全體學生投票決定,調動班委及學生的主體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睉⒅貙W生自我評價,完善班級管理反饋機制。學生自制力差,但可塑性強。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完善班級評價體系,特別是引領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對自我言行進行規(guī)范,查找問題根源,尋找差距,積極改進自身不足。比如,班級曾有一位學生,思想活躍,言行急躁,時常與其他學生發(fā)生沖突。一次,幾名學生一起拉著他來到辦公室。他看到班主任后,先狀告其他學生的不是。班主任耐心聽他講完,說:“請你冷靜下來,再想一想剛才的事,再說一遍?!钡葘W生說完后,班主任再問道:“請你再冷靜一下,再想一想,剛才的問題,還有哪些沒有說出來?”在班主任不斷引導下,學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沖動,并向班主任保證:“以后做事,要先學會冷靜?!卑嘀魅喂膭顚W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糾錯,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促進整個班級工作走向規(guī)范。
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引領學生學會管理
班級管理,難點在于對人的管理。常規(guī)性制度約束,學生被動管理,導致班主任與學生陷入“警察”與“小偷”的關系。班主任要轉變觀念,善于挖掘和重視學生自主意識,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學會管理自己。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弱,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不集中,如一些學生課堂上玩玩具,轉身與周邊學生說話,做手勢,不遵守課堂紀律等。班主任通過課下三番五次地與學生面談,效果依然不理想。為此,引入課堂紀律評分制度,針對課堂學習狀態(tài)進行明確,由專門的學生負責登記、管理,特別是由各組組長參與調控,能夠很好地發(fā)揮班委輔助作用。班主任每周對班級學生課堂紀律進行評比,制作評分表格,對每個學生的扣分細節(jié)進行詳細說明。隨著課堂常規(guī)制度評價的實施,班級學生課堂紀律、班級衛(wèi)生工作、師生關系明顯好轉,很多學生在不斷自我改進中形成自我管理意識。學生之間的評比、小組之間的評比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和凝聚力,也讓班風、學風實現了自主化管理。
同時,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雖是第一責任人,但如果事事都找班主任,班主任會因學生工作瑣碎而忙得焦頭爛額。學生都擁有獨特的個性,而班主任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因此班主任應將班級管理權力下放,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心理學研究發(fā)現,小學生求知欲強,愛好廣泛,樂于探索。班主任要順應學生心智規(guī)律,將班級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目標、管理方法、管理措施交給學生自己去體驗,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體。例如,班會上圍繞班級管理中的問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對不同想法展開討論,增強學生自我管理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針對班級工作,班主任要學會大膽放手,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激勵。
三、營造班級軟硬環(huán)境,塑造良好的學習品行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能靠強制性制度來規(guī)定學生的言行,而是要引入柔性理念,強調寬容、理解、尊重、信任,營造民主、自由、和諧的班風,使學生在班級工作中能夠充分展示自我,鍛煉自我,享受生活,快樂地學習。班主任要與學生融在一起,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在班級環(huán)境建設中,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陶行知認為:“讓學校的每一堵墻都會說話?!痹诎嗉壄h(huán)境布置方面,將權力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去設計,對自己的設計展開班級評選,由班委及組長共同對班級環(huán)境方案進行修改、完善、確定后并實施。
例如,在每學期開始,對班級布置工作展開評選,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班級文化,如圖書角、生物角、進步欄等,有學生從家里帶來的綠植,有學生自己喜歡的書籍。圖書角由學生輪值管理,對圖書進行分類,對書籍撰寫簡評。在進步欄,設置“每周一星”“每月先進班組”等展示窗口,對班級好人好事、學習優(yōu)秀者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班級榮譽感。班級文化建設內容很多,可以在班級工作中嘗試引入“承包制”,讓學生在開拓、創(chuàng)新中激活個性,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班級管理中,處理好學生人際關系也是重要工作。良好的班集體應該是凝聚的班集體。民主、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打造優(yōu)秀班集體的基礎。班級學生之間要相互理解,學會寬容,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共同進步。
一些學生愛玩游戲,對互聯網感興趣,回家就喜歡上網。家長對此很困惑,希望班主任能夠禁止學生玩網絡游戲。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班主任在班會上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商量恰當的解決方法。班主任要傾聽學生的想法,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加強師生溝通,最終形成有效的解決方案。
四、學會因勢利導,突出方法的靈活性
班級管理,方法很重要。班主任在推進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注重方法得當、適切。如果方法不當,則事倍功半,甚至會帶來消極作用。例如,某學生犯錯誤,如果教師不問緣由就責罵學生,學生被罵,在其他學生面前出丑了,就會產生負面情緒;相反,在學生遇到挫折、困難時,教師的鼓勵與信任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和斗志。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更要結合學生的心智特點,采取適當方法,避免簡單、粗暴的責罰,而是要因勢利導,突出方法的靈活性。
第一,班級管理工作要設置明確的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前進的方向。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樹立目標意識,讓每個學生都明確個人目標與班級目標。例如,在學習、課堂紀律、勞動、體育、學校活動中,要細化目標,可以根據周、月、學期、年來設定成長性目標。這些目標應由學生參與制定,而不應由班主任強制命令。圍繞班級管理目標,全班學生共同討論。由學生制定的目標,目標不會太高,貼近學情,便于學生努力實現。
第二,班級管理工作要做好師生溝通。只有有效溝通,才能獲得較高的實效。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少不了與學生展開溝通。班主任如果不好說話,難以贏得學生的認同,師生溝通質量就會降低。班主任要給予學生真誠的愛。教育是用心交流的過程,只有真誠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班主任要了解每個學生,與每個學生真誠溝通,讓學生喜歡班主任,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問題。班主任要學會傾聽,特別是在學生犯錯時,要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對于學生的陳述,教師的關注、尊重是真誠的態(tài)度,也是促使學生自我反思的有效方式。班主任要學會寬容,懂得接受,主動融入學生,做學生的朋友,學會體諒學生,嘗試了解學生受委屈時的心情,給予學生安慰與指導。面對學生的錯誤,批評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批評時要注重方法的恰當、合理,要能夠引發(fā)學生自我反思,讓學生自我改正。正確的批評是一劑良藥,雖然有點苦,但給人以新生的喜悅。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針對問題說問題,不能過度延伸,更不可能傷害學生的自尊。批評時,班主任要以平和的態(tài)度、關愛的口氣、冷靜的心態(tài),給予正確的引領;批評后,要給學生自我反省的時間,讓學生自我教育。
總之,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營造公平、公正、自主、和諧的班級氛圍,充分激活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發(fā)揮班委干部的輔助作用,善于融入多種方法,構建柔性的班級管理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度,感受到班主任的溫情,同心協(xié)力,提升班級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次仁倉拉.抓好小學班級管理 做好班主任工作[J].新課程,2020(2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