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顏 董亞
【摘要】幼兒品德的培養(yǎng)離不開閱讀教育,但傳統(tǒng)的文本閱讀過于枯燥,表現(xiàn)力不足,難以吸引幼兒的興趣。繪本作為兒童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出圖畫與文字的交互性,克服了傳統(tǒng)文本閱讀的缺點與弊端。并且家長能夠有效通過繪本閱讀了解幼兒的心理狀況,以挖掘幼兒的潛能,助力幼兒品德的養(yǎng)成。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品德;興趣;情節(jié)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省級一般資助課題“繪本閱讀在幼兒品德教育中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XJK21BDY016)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將繪本閱讀運用于幼兒品德養(yǎng)成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幼兒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其心智發(fā)展不成熟,難以表達自身所想,且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因而教師與家長需要對幼兒展開良好的教育。繪本作為兒童文學中的一種特殊形式,能夠有效適用于對幼兒的品德教育。親子繪本中有著形式多樣且符合幼兒審美的圖片與插畫,這些圖片與插畫大多數(shù)是世界著名插畫師的作品,通過文字、圖畫來描繪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家長通過繪本閱讀的方式來展開對幼兒的教育,聲情并茂地講述其中的故事,更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通過閱讀對故事中各個人物的優(yōu)良品德進行學習[1]。繪本閱讀的方式能夠有效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家長可選取優(yōu)秀的繪本故事與幼兒展開交流,幫助幼兒發(fā)展個性。
如《我不想離開你》具體講述的故事就是小袋鼠一天天長大,但是一直不肯離開袋鼠媽媽的育兒袋,想要一直留在媽媽身邊,從本質上來說,是小袋鼠害怕外面的世界,不敢面對,以種種借口逃離外面的世界,體現(xiàn)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無助、彷徨以及沒有勇氣去面對新世界。但是在袋鼠媽媽的陪伴與鼓勵下,小袋鼠最終鼓起勇氣走出了育兒袋,并在媽媽與朋友的陪伴下享受著成長帶來的快樂。家長在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就可以有效展開與幼兒的溝通,為幼兒講述小袋鼠身上的品質,并為幼兒講述家長自身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以推進幼兒個性的發(fā)展。
二、如何積極推進繪本閱讀在幼兒品德養(yǎng)成教育中的運用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幼兒的天性使得幼兒對于文字閱讀與死板的教育并不感興趣,通過大量的文字閱讀來展開對幼兒的品德教育,不僅起不到積極作用,甚至使幼兒對文字出現(xiàn)反感的情緒[2]。繪本文學很好地突破了這一局限性,通過少量的文字并配以大量的精美配圖,能夠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家長帶領幼兒進行繪本閱讀,不能死板地進行閱讀,需要注意幼兒的情緒與閱讀狀況,與幼兒進行積極互動。
如在《我不想離開你》中,家長在為幼兒講述小袋鼠的故事時,可對幼兒進行提問:“小袋鼠為什么不想離開袋鼠媽媽的育兒袋?”“小袋鼠是害怕接觸新的世界嗎?”“孩子,你以后也會交到越來越多的朋友,接觸到越來越多的事物,那時候爸爸媽媽一樣會鼓勵你,就像小袋鼠媽媽一樣,所以你也要像小袋鼠一樣做一個積極樂觀、勇敢面對困難的人?!奔议L在閱讀故事,與幼兒分享圖畫的過程中,需要留意自己的提問與感悟等能否吸引幼兒的注意。學者惠雨晴(2019)在研究中明確指出繪本閱讀教育的有效實施,最為重要的前提就是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文字篇幅過大、圖片較少的繪本不利于推動幼兒品德養(yǎng)成教育。比起枯燥的文字,幼兒更喜歡色彩鮮明的圖畫。因此,家長與幼兒教師在選擇繪本時,需要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特點。
如《菲菲生氣了》這一繪本就極為重視圖文并茂,且圖片占比較大,文字占比較少,很容易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與學習興趣?!斗品粕鷼饬恕分饕v述了菲菲在玩玩具時,姐姐搶走了她的玩具,菲菲感覺自己從來沒有這么生氣過,于是菲菲一直在亂發(fā)火,甚至離家出走,走進了大自然,得到了大自然的寬慰,最終調節(jié)好自己的心態(tài)后回到了家中,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高興地等待著菲菲回來。這個繪本故事中配了大量的圖片,而且文字部分占比非常小,特別適用于初次接觸繪本的幼兒,能夠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且這則故事體現(xiàn)了家庭的溫馨以及情緒控制的重要性。家長可通過此類繪本對幼兒展開教育,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幼兒講述控制情緒的必要性,講述無論幼兒以后成長如何,家庭永遠是幼兒的支撐[3]。
(二)積極構建故事情節(jié)
以繪本閱讀的形式展開對幼兒的教育,助力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雖然是當下一種較受推崇的方法,但是需要幼兒教師指導家長采用正確的方法。如積極構建故事情節(jié),避免繪本閱讀過程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就匆匆結束。家長要學會通過繪本構思故事情節(jié),擴大繪本的原有內容。在親子繪本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抱著幼兒進行繪本閱讀,先讓幼兒進行閱讀。
如《菲菲生氣了》這一繪本,其圖畫占比大,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閱讀興趣,但具體的文字描述非常少,幼兒雖然可通過閱讀少量的文字來了解大致的故事情節(jié)走向,但受限于自身的心智、思考能力,對于故事內在缺少理解。家長可在幼兒閱讀完繪本之后,對該故事展開拓展,組織語言對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加以描繪,豐富繪本內容。其中,可有效展開提問,并以旁白的形式來推動幼兒展開思考,且這樣一來也能夠加深親子之間的交流,如“菲菲為什么不愿意把玩具拿給姐姐?是因為菲菲貪玩嗎?菲菲這樣做對嗎?”提出的問題要能夠讓幼兒進行思考,并在此過程中積極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幼兒經過思考之后,對家長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若幼兒難以回答這些問題,家長可有效引導幼兒作出思考,在無形中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如:“菲菲之所以沒有在輪到姐姐玩耍的時候把玩具分享給姐姐,可能是因為菲菲貪玩,菲菲想要多玩一會兒。菲菲的做法是錯誤的,是不可取的,但是這也是這一階段的孩子容易犯的一個錯誤,而菲菲摔東西,亂踢玩具,尖叫就是不對的,更不應該離家出走,這樣一來,爸爸媽媽就會擔心,而且離家出走還有可能遇到壞人?!奔议L可有效引導幼兒朝向這些方面進行思考,以提問的形式來豐富故事情節(jié),加深幼兒對繪本故事的認知,最為重要的是通過繪本閱讀來助力幼兒品德養(yǎng)成教育[4]。
(三)以活動的形式延伸繪本內容
繪本閱讀教育不僅僅局限于繪本以及繪本故事本身,因為在展開繪本閱讀的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長期接觸到同一類型的繪本之后,對于繪本故事的內容、故事情節(jié)以及所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等都已經非常熟悉了,但僅僅局限于對于繪本中的知識的理解,幼兒在此種環(huán)境下所學習到的知識,或者對幼兒展開的品德養(yǎng)成教育僅僅停留于理論層面,長期如此,將不利于幼兒的發(fā)展。因而,需要通過活動的形式來延伸繪本內容,即將繪本中的理論知識有效運用于實踐中,可有效依托于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在實際生活中找尋案例,或者組建實際的活動場景,讓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到這一場景中去,通過實踐場景來加深幼兒對繪本故事的印象,通過實踐來理解繪本所表達的內在含義,助力幼兒的成長。
以《我不想離開你》為例,幼兒家長需要與幼兒進行積極溝通,在閱讀并且熟悉了《我不想離開你》的內容后,可依據(jù)此繪本故事組織實踐活動。幼兒的媽媽可扮演袋鼠媽媽,幼兒則扮演小袋鼠,幼兒的爸爸可以扮演大象,爺爺奶奶可扮演蝴蝶、小鳥等,以活動的形式來演繹故事情節(jié),幼兒的叔叔、姑姑等可扮演猴子,以推進故事的發(fā)展,讓幼兒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扮演其他的小袋鼠,陪伴幼兒一起玩耍,讓幼兒知曉成長的勇氣,并享受成長的快樂。對于無法滿足扮演條件的,幼兒園可有效組織親子活動,利用親子活動讓更多的家長與幼兒參與進來,讓其中一部分幼兒與幼兒家長扮演袋鼠媽媽與小袋鼠,其余的家長與幼兒則扮演、蝴蝶、大象與小象、小鳥、小猴子、長頸鹿等,更為重要的是部分幼兒扮演其他的小袋鼠。這樣一來,幼兒在同齡人的幫助下真正脫離父母的懷抱,融入與其他幼兒的玩耍氛圍中,推進幼兒品德養(yǎng)成教育的發(fā)展,提升幼兒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又如在《肚子里有個火車站》這一繪本故事中,幼兒與家長的肚子里有一個“火車站”,美味的食物進入嘴巴,牙齒將食物嚼碎,將食物變成顆粒,送往肚子里面的“火車”中,不久之后,“火車”的車廂被裝滿,“火車”開始運行,發(fā)出奇怪的聲音,“火車”中有著勤勞的小精靈,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維護著人體各項機能運作所需的營養(yǎng)平衡。食物消化完畢之后,小精靈會跳到“火車”頭上帶動著“火車”駛向小腸,讓小腸從中提取營養(yǎng),最終將食物的殘渣運往大腸。家長需要通過這一個繪本故事來讓幼兒了解自身的身體機能,了解每日三餐所提供的營養(yǎng),然后教導幼兒合理飲食,三餐需要葷素搭配,均衡營養(yǎng),不能養(yǎng)成挑食的習慣,在食用食物時,需要利用牙齒進行充分咀嚼,幫助肚子里的小精靈處理工作,幫助小精靈將食物弄成泥。家長還要為幼兒講述節(jié)約糧食的重要性,不能養(yǎng)成浪費食物的習慣,從而提升幼兒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傊?,家長在構建任何一項活動時,都需要充分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與深層含義,做好對幼兒的思想教育工作[5]。
三、結語
總而言之,繪本閱讀對于促進幼兒的成長,塑造幼兒正確的“三觀”有著積極作用。幼兒教師與家長需要充分認識到繪本閱讀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家長,其對于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幼兒人格的塑造起到關鍵作用。在具體運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重視對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選取合適的繪本展開閱讀教育,并注重對故事情節(jié)的構建,通過提問、互動等方式豐富繪本內容,同時要重視繪本內容的拓展延伸,通過實踐活動來推動幼兒品德養(yǎng)成教育。
【參考文獻】
嚴秋辰.繪本閱讀在幼兒品德養(yǎng)成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求知導刊,2021(14):89-90.
程偉超.課程思政視角下的幼兒文學課堂設計——以繪本《亞歷山大和發(fā)條老鼠》為例[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20):66-67,70.
陳冠靈.通過繪本閱讀促進幼兒品德養(yǎng)成的策略[J].幼兒教育研究,2020(05):36-38.
曾月梅.淺談繪本閱讀中幼兒的個性化閱讀[J].當代家庭教育,2019(25):48.
顧秀霞.試論繪本閱讀在幼兒品德養(yǎng)成教育中的應用[J].家教世界,2019(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