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英語聽說模塊化教學是在英語人才社會發(fā)展的背景下靈活產生的一種基于任務的碎片化組件和可重構組件的新型學習模式。針對經濟發(fā)展對外語教學的需求,本文對大學英語聽說模塊進行了實踐研究,分析了大學英語口語的需求,設計了模塊化教學方法。模塊化使任務型教學法得以不斷優(yōu)化,這一點在課堂實踐和口譯中得到了體現,也可為其他外語教學所借鑒。
關鍵詞:需求導向原則;英語聽說模塊化教學;實踐
一、外語需求分析
經過近70年的英語教學改革,大學英語教學逐漸從以社會為導向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要求英語教師注重學生的需要。因此,教師在規(guī)劃模塊化模式時,應更加關注大學生的需求,并考慮大環(huán)境的需求。
基于對服務型人才的需求,根據課程內容體系對原有課程體系進行整合和重構,形成新的課程模塊,如職業(yè)能力課程模塊。這些新課程模塊與現有的聽、說模式可以共享即時多樣性的資源組合,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性和碎片化的需求。通過模塊化課程和相關項目,學生可以有機會體驗知識和能力的結合。大學生模塊學習的任務是課前選題、積極參與課堂、課后提問、發(fā)表意見或相關學習信息。模塊化教學實施反饋也可以對教師進行評價。從課堂表現來看,教師在制定生態(tài)示范計劃時應更加關注學生的需求,社會環(huán)境與就業(yè)的結合最為重要。
二、英語模塊化教學的優(yōu)勢
(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是學生自主語言體驗的過程。通過大學英語聽說模塊化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聽說興趣,而且通過合作小組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通過網絡進行課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專業(yè)、興趣選擇不同的模塊,形成合作小組,在合作小組的帶領下,合作尋找所需信息,培養(yǎng)團隊探索精神,自主激發(fā)學習能力。
(二)探索未知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在大學英語聽說模塊化教學中,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需要與其他學生合作。在合作小組的幫助下,學生可以根據給定的情景進行結對工作、小組討論或角色扮演,如分模塊的會話演示和跨文化交際,深入理解合作學習過程中討論的問題。
問答促進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所討論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批判性思維。與其他群體結盟也促進了批判性思維的擴展。與小組成員合作,互相學習,可以消除學習中的孤獨感,培養(yǎng)自信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維。
三、模塊化英語聽說教學
(一)教學設計原則
模塊化教學設計應以學生為中心,遵循教學系統(tǒng)原則和辯證法原則。教師在進行實踐活動時,應考慮學生的需要,遵循統(tǒng)一、發(fā)展、平衡的原則,合理、深刻地設計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教學設計既要適應社會服務的需要,又要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二)教學內容設計
首先,復習語言基礎模塊。這一部分的作用是檢驗高中英語知識與大學英語知識的有機聯(lián)系。它旨在幫助大學生梳理英語的基本規(guī)則,復習高中語文學習,為高級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區(qū)域教學的差異導致不同的分數。所以,當學生進入大學時有不同的層次。如果我們跳過這些特殊學生的基礎模塊,低水平的學生將很難跟上大學教學的步伐。更糟糕的是,它容易導致差生產生消極的心理,不利于大學英語教學。因此,在設計模塊化教學方案時,教師應認真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拓展和鞏固語言基礎知識,拓寬進修視野。
其次,開發(fā)高級模塊。高級模塊的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運用語言的應用能力,聽、說、讀、寫、有效溝通的能力,并為畢業(yè)后做好準備。因此,這一部分的核心內容應著眼于不同專業(yè)學生的需求。在設計本模塊的內容時,雙贏的決策應基于ESP課程,包括學術和專業(yè)。在專業(yè)設計上,ESP模塊應該突出學生實用英語技能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潛力,而不是他們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
(三)教學模式設計
大學英語教學與其他教學課程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功能互動的工具,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需要根據學生的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造模式。有四種教學模式,即基礎語言教學、模擬教學、合作教學和虛擬體驗。
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長期從事日常實踐的熱情?;菊Z言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課堂和課外以口頭聽寫和筆記的形式灌輸語言知識。它更適合于語法、詞匯等語言基礎知識的教學。模擬教學模式是指教師通過互聯(lián)網,利用模擬技術或人工智能軟件模擬真實場景。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真實的場景,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中體驗特定角色的角色。這種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聽說能力。同時,有利于大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合作教學模式是根據學生的個性、興趣、語言能力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小組通過網絡搜索主題相關信息,討論每一個細節(jié)來完成給定的任務,在進行現場模擬時,要做到既獨立又合作。通過這種方法,大學生可以主動地搜索并自主決定任務,在完成研究任務后進行角色轉換。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多維思維能力和聽說能力。
(四)模塊化教學評價
任務型學習結束后,是時候深入細致地講解任務,充分調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充當“指導員”,引導學生在友好、和諧、平等的氛圍中體驗語言,提高專業(yè)技能。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主要是指對教學理念、教學組織、教學管理的評價,以及對教師工作表現、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的評價,有利于促進下一節(jié)教學計劃的制定,提高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
針對教學現狀的需要,建議教師建立內外結合、多元化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內部評價的內容主要是教師對模塊化教學設計的評價。具有自我優(yōu)化模塊化教學管理、自我優(yōu)化教學設計和自我約束教學行為的監(jiān)控功能。外部評價主要是學生、學校督導等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具有監(jiān)督、指導和反饋的作用。通過完成一個或幾個具體的綜合性任務教學,引出教學目標,使學生對語言學習產生興趣。
四、結論
以英語需求為導向的模塊化教學模式符合區(qū)域社會的具體需求。智能化、個性化、多樣化、模塊化、協(xié)同化教學是創(chuàng)新的需要,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任務。模塊化的構件重構、立體化、多樣化的評價體系,有利于學生的參與和教學管理,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參與的樂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地參與課堂活動可以達到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為社會服務輸送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宇明.中國外語規(guī)劃的若干思考[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01)
[2]施建軍.認清高等教育發(fā)展特征 深化本科教學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0(01)
作者簡介:王紅麗(1980.08),女,漢族,湖北宜城,碩士,漢口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