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梅
[摘 ? ? ? ? ? 要] ?英語詞匯屬于英語語言中的主要要素之一,屬于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詞匯不但屬于學習的重點,而且屬于難點,但是因為不科學的教學方式使目前中職英語的詞匯在學習水平方面始終不高,學生在理解詞義方面不具有準確性,同時也使學生在應用詞匯方面缺乏相關意識。因此,通過對語境學視角下中職英語詞匯教學模式的研究,提出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意見。
[關 ? ?鍵 ? 詞] ?語境學;中職英語詞匯;教學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5-0134-02
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飛快變化,各個國家間的交流逐漸增多,對英語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提升?,F(xiàn)階段,中職院校對英語人才進行培養(yǎng)的成效不具有顯著性,沒有辦法使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得到滿足。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不但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關聯(lián),而且和學生來源的不均衡性具有很大關系。英語詞匯的教學質(zhì)量對英語的總體質(zhì)量會產(chǎn)生直接影響。
一、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在學習中職英語詞匯時,大部分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未達到課程標準,一部分學生詞匯量非常匱乏,使其寫作與閱讀能力很難得到提升,同時限制了口語表達能力,對其學習積極性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這不但與教學方式存在密切關系,而且和學生在進行英語詞匯的學習時所采取的方法有一定關系。即使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育,但是依然存在一部分無法與社會相適應的教師。在進行英語詞匯的教授時,仍然有一部分老師通過“填鴨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在上課時帶領學生將英語詞匯朗讀一遍,講解完英語詞匯中出現(xiàn)的語法后,把詞匯當成背誦的內(nèi)容讓學生將其背誦一遍,在此種教學方法中,學生是比較被動的,同時用于掌握英語單詞的能力也不足[1]。
學生在進行自學時,僅僅是記憶英語單詞,并不能對英語單詞進行實際使用,大多數(shù)學生在進行單詞記憶時會感到十分困難,這是因為學生在進行記憶時無法真正對英語單詞進行掌握,并且記憶時間非常短,導致在進行寫作時不能得到很好的使用,缺乏準確使用英語單詞的能力。學生在進行英語單詞的記憶時沒有與語境相結(jié)合,不能理解與掌握英語單詞的使用方法,所以導致英語的詞匯量不能得到有效增加。
二、優(yōu)點
在學習英語時,能夠發(fā)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一個英語單詞通常能夠代表多種含義,有些英文單詞不但屬于名詞,而且屬于副詞,此種類型詞匯的學習通常會使學生發(fā)生混淆,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類型詞匯包含的具體意義無法準確記住,從而在進行閱讀與寫作時出現(xiàn)使用與理解方面的難度。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不同語境內(nèi)對同一個單詞中不同的使用方法進行展示,把語境進行對比,能夠使學生加深對該單詞的印象,同時更能理解此英語單詞的意思。例如,post這個單詞,既有崗位職責的意思,又有郵寄、刊登的意思,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語境,第一個是She was recommended for the post by a colleague.中“post”屬于名詞,表示職位,再用Could you post this letter for me?中“post”代表郵寄的意思。利用此分析方法,學生能對post進行更加詳細的了解。
學生在進行閱讀分析時,往往會看到許多不在自己儲備的英語詞匯內(nèi)的單詞,但是其中有些英文單詞與文章中的主旨具有聯(lián)系,需要學生猜測其含義,于語境內(nèi)對英語單詞進行學習能夠?qū)W生的分析和猜測以及理解英語詞匯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學生利用日常學習經(jīng)驗理解語境內(nèi)的英文單詞,在看到不認識的單詞時同樣可以使用此方法,同時聯(lián)系上下文,挖掘單詞中具有的深層含義,使其對文章內(nèi)容能夠有更深入的理解[2]。
學生利用語境進行英語詞匯的學習,可以針對具有相同含義但用法有差異的英語詞匯進行理解。在英語詞匯中有大量的近義詞,這些近義詞具有相近的形式,甚至在將其進行漢語翻譯的時候,其含義是相同的,但是在實際的使用中卻存在差異性。例如example與like,若是學生僅僅將其漢語含義背誦下來,就不容易對example的用法進行理解,也很難理解兩個英語詞匯中存在的差異,這使學生在進行寫作與使用口語時存在一定難度,但是把兩個英語詞匯加入語境內(nèi)學生就極易感受到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這種用語境進行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全面掌握英語詞匯,且對其掌握程度更高、更扎實。
中西方間具有非常大的文化差異,在英語的詞匯中就能夠體現(xiàn)出來。red一詞是我國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體現(xiàn)了中國人在精神和物質(zhì)上的追求。它象征著吉祥和喜慶,還象征美麗、漂亮,如指女子盛妝為“紅妝”或“紅裝”,把艷妝女子稱為“紅袖”,指女子美艷的容顏為“紅顏”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的紅色,則是一個貶義相當強的詞,是“火”“血”的聯(lián)想,它象征著殘暴、流血,又象征激進與暴力革命以及危險與緊張[3]。故此,中職英語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一定不能將文化背景剔除,而需對學生在英語詞匯的記憶方面進行引導,使其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語詞匯中具有的含義。
三、原則
關聯(lián)性就是在設置語境時要與詞匯的主題存在聯(lián)系,從語篇層面出發(fā),始終緊扣中心思想進行語境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引導。
適度性也就是在創(chuàng)設和使用語境時需適度,利用語境能夠?qū)W生在理解英語單詞方面提供幫助,同時也不會使其太過零散和重疊。
闡釋原則是所創(chuàng)設的語境能夠在詞匯方面具有分析和詮釋的作用,可以對詞匯本身存在的意義與使用的方式進行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