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思政”是新時代背景下以專業(yè)課程為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和實踐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新型教學模式,讓所有的專業(yè)教學活動全過程體現立德樹人的作用,以實現專業(yè)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本文以《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教學為例,在課程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元素,并提出了在相關課程中進行課程思政的實施建議,以此提升電子商務專業(yè)課程思政的育人實效。
【關鍵詞】課程思政;跨境電商英語;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陳靜(1986.01-),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工商管理碩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高職教育、教育管理。
一、課程思政建設背景及內涵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了《高等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思政教育應貫穿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其目的是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在每門課程中發(fā)揮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這強調了在大學生成長成人過程中引導其正確價值導向的工作應當是所有課程和所有教師都應當肩負起的基本職責。由此可見,課程思政的內涵應當是以專業(yè)課程為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和實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讓所有的教育活動都能體現立德樹人的作用。
二、《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思政內容設計
本門課程以英語為載體和媒介,實現在專業(yè)中陶冶視野、增長知識、提升思辨能力、體認多元文化的目標,實現以為國家培養(yǎng)政治素質過硬的國際專業(yè)人才為目標,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情懷的國際專業(yè)人才。課程重點在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中國道路”和中國外交精髓,未來在國際市場中能夠熟練駕馭專業(yè)英語處理電商貿易,進而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跨境電商中的專業(yè)英語詞匯,能讀懂英文的專業(yè)資料并能達到一般專業(yè)知識的英漢翻譯水平,課程致力于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掌握電子商務及英語專業(yè)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能夠處理中外貿易中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貿易摩擦,增強學生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通過對本門課程8個章節(jié)課程思政元素的提煉,重點挖掘跟授課內容相關的典型案例,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具體如下:
1.授課要點:緒論——跨境電子商務概述。
(1)思政映射與融入點:《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fā)展的指導意見》,結合國家權威文件,結合課程內容讓學生了解學習本門課程的原因及必要性。
(2)教學方式:課堂討論。
(3)教學成效(簡要描述):通過實際數據案例介紹跨境電商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讓學生了解為何要學習跨境電商英語,在課程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現狀,讓遠大理想和愛國主義情懷深深植根于學生的心中,讓他們能夠勇敢應對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2.授課要點:跨境電商平臺。
(1)思政映射與融入點:跨境電商平臺可能要面對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消費者,市場環(huán)境復雜多變,平臺對于選品和營銷要求都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
(2)教學方式:課外閱讀與探索。
(3)教學成效(簡要描述):將辯證唯物主義、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矛盾論等基本觀點貫穿于課程教授內容中,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在實際市場運營過程中勇于實踐和探索,學會使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察解決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提升其面對困難,積極思考,利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授課要點:知識產權。
(1)思政映射與融入點:跨境電商企業(yè)運營過程中面臨的知識產權的問題。
(2)教學方式:查找資料專題討論。
(3)教學成效(簡要描述):在案例中總結知識產權對于企業(yè)發(fā)展的利弊之處,引導學生對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上,提出在跨境電商運營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法律問題,以此開展專題討論,并擴展指導學生研究跨境電商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guī),培養(yǎng)其遵紀守法的良好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4.授課要點:詢盤回復。
(1)思政映射與融入點:詢盤回復中的大智慧。
(2)教學方式:觀看視頻、思考討論。
(3)教學成效(簡要描述):隨著中美貿易戰(zhàn)的不斷升級,中國的應對方式是在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中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面對一切。我們應當學好自己本專業(yè)的知識,在中國迅速發(fā)展的過程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報效祖國。同時應當在自己崗位中踏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
5.授課要點:電子商務付款與糾紛。
(1)思政映射與融入點:跨境電商的運營過程是一個有機整體,任何一個零部件的缺失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損失和風險。
(2)教學方式:案例啟發(fā)。
(3)教學成效(簡要描述):“木桶理論”的概念是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就是說一個整體是否能夠取得成功取決于最弱的位置。我們青年學子應當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缺點和短板,查漏補缺,綜合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讓自己得到全面發(fā)展。
6.授課要點:信息發(fā)布。
(1)思政映射與融入點:華為芯片案例。
(2)教學方式:案例分析。
(3)教學成效(簡要描述):我們學習先進技術不僅僅是為自己謀發(fā)展、找出路,更是我們國家科技強國的戰(zhàn)略支撐。因此,我們應當把個人的工作事業(yè)與國家發(fā)展和民族需要契合起來,一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努力學習核心技術,作出自己的貢獻,我們必須獨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努力掌握核心技術,攻克技術難題,變“痛”為“通”,為祖國爭光。
7.授課要點:客戶國的風俗習慣。
(1)思政映射與融入點: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2)教學方式:案例啟發(fā)。
(3)教學成效(簡要描述):在講到客戶國的風俗習慣時,提醒學生作為電商專業(yè)的學生,未來可能從事與跨境貿易工作,在文化交流中,大家都要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致力于將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品牌推廣到世界的舞臺。在與國外的人交流時,需要尊重和了解對方的文化,同時也要深刻了解我們自己國家的文化,讓學生去做一名傳播中國文化及推廣自己品牌到世界舞臺的文化使者。
8.授課要點:跨境電商品牌。
(1)思政映射與融入點:企業(yè)家精神與中國夢。
(2)教學方式:觀看視頻、專題討論。
(3)教學成效(簡要描述):將企業(yè)家精神培養(yǎng)與中國夢的理想信念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學會創(chuàng)新思維的同時還能感受企業(yè)家們的人格魅力;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自主在網絡上調查成功企業(yè)案例,引導學生 從“社會需求”“社會痛點”出發(f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為企業(yè)制定營銷戰(zhàn)略提供依據,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三、“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思政實施建議
1.深挖教材蘊含的課程思政資源。思政元素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和載體,同時也是課程思政教學的關鍵所在?!罢n程思政”不是凌駕于課程內容之上的“空中樓閣”。教師應當認真梳理專業(yè)課程的知識框架,在課程思政育人目標的指導下,在專業(yè)和課程特色的基礎上,提煉出跟課程講授內容相關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既要能體現課程知識,還要有思想高度,將知識性與思想性統一起來,才能把育德育人的目標在專業(yè)教學中自然體現出來 。在《跨境電商英語》的教學中,可以在學科前沿中尋求符合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的契合點,用案例把育人價值串聯在課程教育之中;思政元素可以與學生未來從事的電商行業(yè)要求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培養(yǎng)其誠實守信的職業(yè)操守;思政元素還可以聯系當下的時事熱點和生活現實,讓學生在真實案例中感受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說服力,用這些鮮活的案例來體現我們需要傳遞的政治信仰、價值理念、道德情操、精神追求。
2.融入課程體現的課程思政元素。思政元素的提煉和梳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是關鍵,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是針對能夠有效提升育人水平而言的,不能勉強或胡亂“聯系”,不可生搬硬套,更不能喧賓奪主,應當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育人目標自然融入專業(yè)課程中。思政元素的選擇重在嚴謹貼切,教師在設計教學前,應當吃透吃準思政理論,如果吃不準相關理論,可以翻閱哲學相關書籍和教學理論研究方面的雜志書籍等,或者向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領導、教師請教相關的理論知識。課程元素的使用妙在畫龍點睛。一節(jié)專業(yè)理論課究竟應當融入多少個思政元素比較恰當?其實,思政元素的應用并非越多越好,現實生活中處處都能體現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做人的哲學道理,這些都能跟育人聯系起來,但是 “可以使用”不等于“必須使用”,思政元素并非越多就越好,妙在得當,更不能簡單地生搬硬套大道理,這些刻板說教反而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作用,難以體現思政教育潤物無聲的積極效果。
3.優(yōu)化課程思政展現的教學方法。課程思政應該是在傳授課程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轉化為內在的德行,轉化為精神系統的有機構成,轉化為一種素質或者能力,成為個體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它是認知、認同和內化的過程,更應該是科學向哲學升華的過程。因此,專業(yè)教師需要不斷加強對自身的提升和學習,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平臺和教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的育人要求,提升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質量。在講授“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遵循育德于教、寓教于樂的課程思政指導思想,采用畫龍點睛式、專題嵌入式、元素整合式、隱形滲透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將中國夢、魅力中國、創(chuàng)新思維、文化差異等因素融入專業(yè)知識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魅力,進而引導學生愛國、愛校、愛專業(yè),在課堂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做到“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戴歆.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以《商務英語寫作》為例[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1):39-42.
[2]王紅霞,陳圣磊.“三全育人”視閾下電子商務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電子商務項目策劃與管理”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2):11-12.
[3]張小艷,張春生,王海燕.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下融入“課程思政”的基礎會計教學改革[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2): 29-30.
[4]曾茜,喻浩.從習近平系列講話發(fā)掘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育人元素[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3):24-26.
[5]王芳.基于傳承中國精神與文化的大學英語線上課程思政建設[J].高教學刊,2021(3):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