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年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今的教育教學領域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教師在組織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運用,不僅可以豐富教學方式,還可以提升教學質量.本文將立足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意義,從課前、課中和課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就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指導學生們自主學習、重點學習和拓展學習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深度融合;融合對策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初中數學易錯點成因及提前干預的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890
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一方面推動了教改的發(fā)展進步,另一方面也為當下的數學教學帶來了挑戰(zhàn).新時期,我們要攻堅克難,要善于把握教育改革時機,學習信息技術,并將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技術靈活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接下來本文將以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意義為切入點,結合教學經驗,從課前、課中和課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就如何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深度地融合起來進行詳細說明.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深度融合意義分析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深度融合已是大勢所趨,不少教師立足課改發(fā)展趨勢,在組織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對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了靈活的應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教學成果.具體地,二者深度融合的意義如下:
(一)將學習數學的權利還給學生們
信息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直接打破了教師講授知識方式的局限性,成為教師講授數學知識的強大輔助.同時,信息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yōu)橐环鶆討B(tài)的圖畫和視頻,滿足了初中生的思維發(fā)展需求,也使他們通過發(fā)揮形象思維,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對數學知識產生深刻理解.尤其,在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下,學生們掌握了探究數學的主動權,就展示的圖片、視頻等與老師或小組成員積極交流,通過碰撞思維從數學現象中提取出數學規(guī)律,總結出相關的數學結論.在學生們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起著教學引導作用,聯系信息技術手段展示的內容,向學生提出一個個問題或一一地追問學生,驅動學生深入探究數學,提升數學學習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便于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主動權,也大大地降低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一舉兩得.
(二)增強數學教學組織的有效性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的教學要求,指導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著力提升教學效果.教學組織作為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影響著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實施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將課堂作為講解數學知識的主要場所,忽視了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如此導致數學教學組織結構不完善,也限制了學生有效學習.而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則可有效地促進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完善,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們展示課前自學任務,幫助學生明確自學方向,提升學生的自學興趣.在組織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立足教學需要,靈活地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或展現數學內容,輔助學生理解.在組織課后復習的時候,同樣地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學生梳理課堂所學,建構知識結構,完成各種各樣的數學練習題.所以,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完整地建構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聯系,保證教學組織完善,同時,可以使學生體驗多樣的數學活動,促進數學學習能力發(fā)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策略
立足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意義,筆者在組織初中數學教學的時候,一般會將信息技術手段靈活地應用到課前、課中和課后這三個階段.具體做法如下:
(一)運用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眾所周知,有效的課前預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們在自主性的發(fā)揮下建立對新知的感性認知、做好上課準備,還可以使學生們在親身的體驗中潛移默化地提升數學學習能力.盡管在新課改背景下,不少數學教師對課前預習活動給予了重視,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還是以讀教材、做練習題為主,如此單一枯燥的預習要求,無形中削弱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興趣,而且大部分學生面對如此的預習任務,會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敷衍應對.因此,微課的出現則可以很好地解決現存的問題.微課是在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條件下,運用信息技術在視頻中融入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擴展素材的形式呈現的簡短精練的課程視頻,既提供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資源,還以直觀具體的微視頻方式將數學中抽象知識進行呈現,點燃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有利于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布魯納曾經說過:“對學生來說,最好的學習刺激是對所要學習的材料感興趣.”當學生對微視頻內容感興趣的時候,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投身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實現自主學習.
立足傳統預習存在的不足和微課的應用特點,我們在組織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之前,首先會對新知內容進行分析,把握教學要點,并以此為切入點,為學生們錄制微視頻,設計自主學習單,從而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機會.例如,學生在學習“平行線的判定”時需要掌握的重點是關于平行線判定的定理.據此,筆者為學生們錄制了《跟我一起探究平行線的判定定理》的微視頻,帶領學生們觀察數學現象,推導數學定理,總結數學規(guī)律.在學生們觀看微視頻的時候,筆者還發(fā)放了自主學習任務單,要求學生們結合微視頻和教材內容,自主總結判斷平行線的方法,并利用幾何語言描述公理和判定定理的內容以及判定定理的證明.在自主學習任務單最后,還為學生們設置了自我反思欄目,筆者指導學生們總結自主學習成果,自主學習問題等,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如此應用微課,不僅幫助學生們實現了自主學習,還使學生們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有所收獲,有利于提升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能力,推動數學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