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 王禮
摘 要: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支部作為黨最基本的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的基礎,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抓手,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重要力量,也在不斷完善與加強。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實踐研究
近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應該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礎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同時會議上還指出,要做好高校教師和學生中的發(fā)展黨員工作,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使每個師生黨員都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
一、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難題
(一)高職院校學制短,發(fā)展工作受限制,如何解決黨建工作難題
從學制上來看,高職院校的學制一般為2~3年,與本科院校相比,學制短;從人才培養(yǎng)模式看,高職院校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至少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在實習實訓中度過,學生在校時間少,這對學生黨建工作產(chǎn)生一定影響,增加了黨建工作的壓力。黨員發(fā)展不是一個短期行為,而是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從申請人遞交入黨申請書開始,到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黨組織考核、成為中共預備黨員、預備期滿轉正等要經(jīng)過一系列組織程序,組織上至少要投入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黨員發(fā)展的程序性導致許多高職院校出現(xiàn)了大一沒學生黨員、大二集中發(fā)展學生黨員、大三學生因頂崗實習難于發(fā)展黨員的尷尬局面。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相比,短學制在客觀上造成了培養(yǎng)、考察時間過短的弊端。因此,高職院校中,在校的學生黨員尤其是正式黨員始終是比較少,增加了黨建工作開展的難度。
(二)高職院校支部學生黨員的思政教育支部活動如何融入新時代特色
新時代發(fā)展才是新常態(tài)。目前在高職院校的實際工作中,大部分學生支部的活動仍舊沿襲傳統(tǒng)的學習上級指定的文件或是大部頭的理論專著,傳達上級黨組織指示精神或者討論黨員發(fā)展等,內容單調、枯燥,遠遠不能適應時代和青年學生黨員的要求。支部組織生活的形式也主要是會議的形式,形式較為呆板,互動性不強,對學生黨員來說缺乏吸引力,久而久之,導致學生黨員產(chǎn)生心理疲乏,學習效果差,使得學生黨員對組織活動失去興趣不愿參加組織活動和支部生活。
(三)如何加強學生支部黨員后期教育管理的監(jiān)督力
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對發(fā)展青年學生入黨的前期教育計劃周詳,工作成效明顯。然而入黨積極分子進入預備期后,黨支部對他們的繼續(xù)教育卻缺乏行之有效的落實,隨意性較大,從客觀上導致了部分預備黨員“入黨前拼命干,入黨后松一半”的現(xiàn)象。近年來,隨著在校學生黨員規(guī)模迅速增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問題日益突出。不少高職院?;鶎訉W生黨支部在學生黨建工作中仍然存在“重發(fā)展,輕教育”的傾向。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對發(fā)展教育學生黨員一貫十分重視,唯一有所欠缺的是對暫時離校的學生黨員的管理和監(jiān)督工作不到位。
二、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實踐途徑
(一)以黨建和思想教育為主題建立“云課堂”,加強學習強國等教育APP使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下,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學生學習、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網(wǎng)絡教育結合開設思政教育選修課程利于加快構建“三全”育人體系。針對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學生黨員班級較分散,正式或預備黨員在頂崗實習期地理位置相處較遠的情況,支部要充分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或網(wǎng)絡學習平臺,組織網(wǎng)上支部活動和學習小組討論,促進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發(fā)揮。
(二)建立學生黨支部與團支部、班級協(xié)同機制。高校階段,班級是大學生最基本的組織形式,而學生社團是一種以學生為單位的主要組織載體,在青馬研學會這個載體下,通過建立健全學生黨支部、團支部以及班委會“三位一體”協(xié)同機制工作體系,促進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覺悟,積極發(fā)揚為人民服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圍繞一個目標而奮斗,提倡自覺自主的為集體服務。
(三)建立學生黨員先鋒示范崗。
1.組織學生黨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定期組織學生黨員進行校園公共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打掃,為學校做好事;外出幫助福利院的孩子或敬老院的老人;進行公益性活動,如藝演活動,征集書籍、衣物等進行義賣捐獻以大學生黨員活動捐給紅十字會或真正需要幫助的困難人士等;實踐生活,每學期暑假或寒假進行下鄉(xiāng)幫助困難兒童助學活動;做社會志愿者,比如交通協(xié)管、街道或周圍等社會實踐。
2. 組織學生黨員志愿服務隊。設立學生黨員“微服務”崗位。為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正式黨員設置微服務時長,每個微服務成員都要在每學期完成一定時長的微服務時間,作為黨員日??己说囊环N模式,同時也是考核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是否能如期轉正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微服務的崗位可安排在學生工作辦公室教師辦公室、學生會等幾個辦公部門,輔助老師和學生干部做一些工作,既在微服務中奉獻了自己,發(fā)揮黨員的模范作用,又在微服務中學習到新的工作技能。
3.健全學習機制,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完善學生黨支部的各項制度。學生黨支部要建立規(guī)范完整的各項制度,包括黨員學習制度、“一幫一”制度、黨員教育制度、“三聯(lián)系”制度、堅持“三會一課”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建立健全入黨聯(lián)系人制度、共青團“推優(yōu)”制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制度、入黨公示制度、發(fā)展對象考察和政審制度、預備黨員教育考察制度、年度發(fā)展黨員計劃報批制度、入黨材料歸檔制度、學生黨員個人檔案制度、黨員量化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
三、結語
加強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必須樹立黨的工作下沉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全面提升學生黨支部組織力,強化政治引領,推進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保障黨員發(fā)展質量,創(chuàng)新活動內容和載體,讓學生黨支部在學生工作中唱主角,打通學生黨支部落實的“最后一公里”,使學生黨支部成為團結學生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
參考文獻:
[1]李萬波,田慧芬. 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 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 2020(16):2.
[2]李云. 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研究[J]. 智庫時代, 2020(4):2.
作者簡介:趙興(1983年8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四川敘永,職務:學生黨支部書記,職稱,講師,學歷,本科,單位名稱: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單位所在省市,重慶市九龍坡區(q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作者簡介:王禮( 1995-),男,漢族,重慶合川,助教,碩士研究生,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重慶市九龍坡區(qū)五龍廟電力四村9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