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瀟
摘要:現(xiàn)代化初中地理教學比較注重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而綜合思維作為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對學生的綜合思維進行培養(yǎng),以此可以讓學生學會分析地理現(xiàn)象的本質,不斷促進學生科學人地觀的形成。
關鍵詞:初中地理;綜合思維;生活地理現(xiàn)象;直觀教學模型;分析閱讀地圖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5-0106
綜合思維是地理學中的基本思維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它可以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地理事物,從而能夠避免出現(xiàn)學生片面地進行地理學習的現(xiàn)象,不斷促進學生地理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積極對地理教學策略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并要利用切實可行的策略激活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以此可以讓學生辯證地分析地理問題,從而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埋下良好的伏筆,不斷促進初中地理教學由量變轉變?yōu)橘|變的進程。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對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的策略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一、聯(lián)系生活地理現(xiàn)象
生活中有著多種多樣的地理現(xiàn)象,地理現(xiàn)象背后往往蘊含著深刻的自然知識、自然特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轉變教學思路,讓學生明確各種地理現(xiàn)象之間存在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挖掘各種生活化的地理現(xiàn)象,并在地理現(xiàn)象的觀察過程中思考地理知識的內(nèi)涵。如此,可以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并且有效地促進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穩(wěn)定提升。
例如,以《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為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請學生對哈爾濱冰燈和廣州花市進行了分析,并為學生播放了有關視頻,以此使學生對上述生活現(xiàn)象有深入的了解。在學生觀看視頻過程中詢問學生:為什么哈爾濱和廣州兩地居民的行為習慣會相差這么大呢?同時,請學生觀察視頻中的生活場景,筆者結合上述生活現(xiàn)象,為學生引出了氣溫的變化的話題,并向學生提問道:什么是氣溫的變化呢?以此通過設問對學生進行了知識的滲透,使學生輕松掌握了教材當中的概念。之后,筆者為學生出示了教材當中的地圖,并讓學生分小組進行了合作探究,對地圖中的信息進行了總結歸納。最后,筆者對學生進行了要點點撥,以此使學生全面地看待了地理現(xiàn)象,這樣不僅可以拓寬了地理教學的觀念和教學思維,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不斷滿足了以生為本的理念的要求。
二、引入直觀教學模型
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初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匾胍恍┲庇^教學模型,以便于基于模型來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引導學生回答相關地理問題,可以對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進行鍛煉,不斷促進學生地理綜合思維的良好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入直觀教學模型,以此可以改變地理教學課堂單調(diào)乏味的現(xiàn)狀,從而能夠讓學生主動進行觀察與分析,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性。例如,在學習地球自轉的知識時,筆者便問學生:你們能用比較專業(yè)的語言來描述地球自轉這一現(xiàn)象嗎?以此訓練了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同時,筆者還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探究合作,并讓學生分別從赤道上空和南北極上空觀察了地球自轉現(xiàn)象(一人演示,三人觀察并進行記錄)。在學生觀察結束之后,筆者請學生進行了思考和記錄。之后,筆者為學生組織了以下課堂活動:根據(jù)本組的觀察結果,繪制地球自轉示意圖,以此使學生學會了將立體圖形轉化為平面圖形,不斷提高了學生的轉化能力,十分有利于學生空間思維的形成。最后,筆者讓學生利用手電筒和地球儀進行了晝夜更替現(xiàn)象的演示,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地球自轉的空間概念,獲得了強烈的收獲感和成就感。
三、注重分析閱讀地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學生的空間思維進行有效的訓練,從而能夠讓學生獲得受益終身的能力,不斷助力理想教學成績的實現(xiàn)。因此,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分析閱讀地圖,以此可以助力學生形象思維的提升,從而能夠讓學生保持著進行地理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不斷促進高效初中地理教學的施教。
例如,在學習黃土高原的相關知識時,筆者為學生展示了北方地區(qū)的地形圖,并引導學生對上述地圖進行了分析與閱讀。然后,筆者讓學生結合自己從地圖中獲取的有效信息,回答了以下問題:1.黃土高原在我國四大地理區(qū)的哪一區(qū)呢?2.你能找出黃土高原周圍的地形區(qū)嗎?它們分別是什么呢?3.你能從省區(qū)說明黃土高原的范圍嗎?以此使學生對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有了鮮明的印象。之后,筆者讓學生讀了黃土高原的地形圖,并讓學生在地圖中指出了黃土高原和黃河,以此使學生對黃土高原被稱作“文明的搖籃”。并且請學生思考如下問題:黃土高原中那么多的黃土究竟是怎么來的呢?并讓學生結合教材內(nèi)容以及教材當中的地圖,運用“風成說”解釋了有關現(xiàn)象,以此使學生熟練運用了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最后,筆者向學生提問道:“黃土高原存在著什么嚴重的問題呢?應該怎樣改善黃土高原的自然環(huán)境呢?”并引導學生對教材當中的地圖進行了分析,以此使學生深入理解了如何做好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有關知識。這樣,教師通過讓學生分析閱讀地圖,對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進行了培養(yǎng),不斷地提高了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并進行合理的教學分析。比如,要通過聯(lián)系生活地理現(xiàn)象;引入直觀教學模型;注重分析閱讀地圖等途徑,從而能夠滿足新課標教學理念的要求,不斷促進初中地理教學的良好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小紅.以綜合思維優(yōu)化地理學習[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7).
[2]朱利娟.初中生地理綜合思維的激活[J].地理教育,2017(z1):94-95.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齊盛學校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