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葉珂,高錫云,呂霄琳,秦勇,胥苗林
聊城市中心醫(yī)院(聊城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山東聊城 252000
慢性胃炎為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系指不同病因所致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發(fā)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占首位,患者主要表現(xiàn)出胃痛、胃脹等典型癥狀[1-2]。消化性潰瘍亦為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系指發(fā)生與患者胃與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為臨床多發(fā)病,常見病,主要由患者體內酸性胃液及蛋白酶對黏膜自身消化作用所致[3-4]。值得注意的為,上述疾病發(fā)病病因中,其均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而由于小兒患兒多因挑食、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機體免疫力弱等因素影響,致使機體內胃黏膜保護作用衰退,加之受到幽門螺桿菌感染,極易誘發(fā)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這一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其發(fā)病早期,患兒臨床癥狀不明顯,大多表現(xiàn)出食欲不振、拒食、哭鬧等現(xiàn)象,患兒家屬及醫(yī)務人員易忽視,且很易造成漏診,延誤患兒病情,待其腹痛較為明顯再入院檢查,不僅增加患兒痛苦,還會增加治療難度,折磨患兒身心,給患兒帶去諸多不適,心理產生恐懼。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在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檢出中占重要地位,其能有效判斷患兒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效果以及預測復發(fā)率,便于醫(yī)師對患兒進行針對性治療,達到快速緩解患兒痛苦目的,臨床上,針對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患兒治療,常應用到奧美拉唑、蒙脫石散等藥物治療,均具有一定治療效果,但又有一定差異[5-6]。該次研究,為分析奧美拉唑治療小兒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的有效性、安全性,便利選取該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1 月122 例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患兒展開相應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便利選取該院122 例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患兒,依據(jù)不同治療方法,分為研究組62 例,對比組60例。研究組 62 例中,男患兒 33 例,女患兒 29 例;年齡1~13 歲,平均(6.69±1.61)歲;病程 3 個月~2 年,平均(15.32±3.33) 個月;潰瘍直徑 2~12 mm,平均 (7.15±2.21)mm。對比組 60 例中,男患兒 30 例,女患兒 30 例;年齡 1~12 歲,平均(6.26±1.76)歲;病程 2 個月~2 年,平均(15.30±3.28)個月;潰瘍直徑 3~10 mm,平均(7.21±2.22)mm。兩組年齡、性別、病程、潰瘍直徑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胃鏡、鋇餐造影等檢查確診為慢性胃炎,且處于消化潰瘍活動期,診斷依據(jù)符合慢性胃炎相關診斷標準。②均伴有上腹疼痛等癥狀。③臨床資料完整。④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⑤患兒家屬知情,簽署書面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對該次研究所用藥物有過敏史患兒。②合并胃穿孔患兒。③合并心、肝、腎疾病患兒。④合并精神疾病患兒。
兩組患兒入組后,均對其進行止血、補液、糾正貧血,阿莫西林(國藥準字 H34023759;規(guī)格:0.125 g×10袋)1 袋/次,1 次/d 等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以思密達治療。選取蒙脫石散 (國藥準字H20000690;規(guī)格:3 g×10 袋),針對 1~2 歲患兒,1 袋/次,2 次/d,針對 2 歲以上兒童 1 袋/次,3 次/d,服藥時將藥物倒入半杯溫開水(約50 mL)中混合均勻,給予患兒快速服完。持續(xù)治療4 周。
研究組予以奧美拉唑治療。選取奧美拉唑(國藥準字 H20030309;規(guī)格:20 mg×14 粒),1 粒/次,2 次/d。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飲食上,囑咐患兒家屬給予患兒易消化高蛋白清淡食物、禁止食入辛辣刺激食物。環(huán)境上,保持病房環(huán)境安靜,促使患兒有充足休息時間,嚴格控制每日探訪量。用藥上?;純捍蠖嘁蛩幬飵в刑厥馕兜?,不愿服藥治療,醫(yī)務人員可使用溫柔話語,告知患兒按時服藥,身體才會更快康復,才能較好恢復健康,和其他小朋友玩耍。針對過于抵抗藥物治療患兒,醫(yī)務人員可囑咐患兒家屬,對其進行適當約束,保障患兒能按時按量服藥,達到理想治療效果。心理上,患兒患病后,對疼痛較為敏感,加之需臥床休養(yǎng),不能與其他正常小朋友玩耍,心理易出現(xiàn)自卑、 煩躁等負面情緒,影響治療療效,醫(yī)務人員可給予患兒喜愛的動畫書,與患兒講述其喜歡的故事,使患兒放松身心,較好地配合治療。
①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效果[7-8]。臨床治療效果依據(jù)顯效、有效、無效例數(shù)進行評定,計算總有效率??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顯效:患兒胃炎并消化性潰瘍相關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潰瘍面積縮小,Hp 檢測為陰性。有效:患兒胃炎并消化性潰瘍相關臨床癥狀出現(xiàn)好轉、潰瘍面積呈縮小趨勢,Hp 檢測為陽性。無效:患兒胃炎并消化性潰瘍相關臨床癥狀無改善。
②觀察兩組臨床相關癥狀消失時間。觀察自治療起,疼痛緩解時間、癥狀消失時間、潰瘍愈合時間等臨床相關癥狀消失時間。
③觀察兩組Hp 陰性率。采取14C 檢測法,進行Hp 檢測,應用14C 檢測儀(型號:M312639),囑咐患者口服14C尿素膠囊,若患者胃內幽門螺桿菌(Hp)存在,則會被分解成尿素酶、尿素,尿素被水解后形成二氧化碳,隨著患者血液進入肺部以氣體排出,通過檢測患者呼出氣體,觀察其有無被標記的14C,即可判斷患者幽門螺桿菌是否存在感染。若有被標記的14C,則表明患者幽門螺桿菌發(fā)生感染,則表明為陽性,無被標記的14C,則表明為幽門螺桿菌為陰性。
④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9-11]。觀察腹痛、惡心、便秘等不良反應發(fā)生人數(shù),計算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
⑤觀察兩組疾病復發(fā)情況[12]。隨訪患兒6 個月,觀察此期間患兒疾病復發(fā)人數(shù),計算疾病復發(fā)率。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 對比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77%、81.66%,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疼痛緩解時間、癥狀消失時間、潰瘍愈合時間等臨床相關癥狀消失時間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相關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臨床相關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
組別 疼痛緩解時間(h)癥狀消失時間(d)潰瘍愈合時間(d)研究組(n=62)對比組(n=60)t 值P 值27.09±2.42 29.68±1.88 6.587<0.001 11.61±1.10 13.98±1.55 9.764<0.001 17.86±3.32 22.61±1.88 9.681<0.001
研究組、對比組Hp 陰性率分別為88.71%、71.67%,兩組Hp 陰性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Hp 陰性率比較
研究組、 對比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分別為3.23%、20.00%,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對比組疾病復發(fā)率分別為4.84%、16.67%,兩組復發(fā)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疾病復發(fā)情況比較
小兒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yōu)橄到y(tǒng)常見疾病,嚴重影響患兒日?;顒优c機體健康。有關研究報道,近年來,其發(fā)病率顯著上升,給患兒身心健康帶去諸多負面影響,其發(fā)病原因主要與患兒胃黏膜長期反復被有害因子作用產生的損傷有關,臨床表現(xiàn)為反復腹痛,且疼痛部位不明確等,在進食后疼痛感增加,繼而患兒表現(xiàn)出拒食、哭鬧現(xiàn)象,若不積極干預,如此反復,加重患兒病情。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針對小兒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患兒治療,其在緩解患兒癥狀上均具有一定治療效果,但治療后,患兒疾病易反復發(fā)作,糾其原因發(fā)現(xiàn),體內幽門螺桿菌清除不到位為其關鍵因素,且患兒用藥后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給患兒帶去極大痛苦。因此,對于小兒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患兒治療,其主要目的是清除其體內幽門螺桿菌,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在保障治療療效的同時,減少疾病復發(fā)情況發(fā)生,改善患兒預后。
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在小兒消化內科疾病診斷中占有重要地位,能較為準確的診斷出小兒是否患有慢性胃炎與消化性潰瘍,在很大程度降低漏診等情況發(fā)生,為臨床醫(yī)師提供較為科學的診斷依據(jù),醫(yī)師能依據(jù)檢查結果,對患兒進行針對性治療,快速緩解患兒痛苦,促使患兒更快康復[13]。該次研究,對該院小兒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患兒,應用內鏡檢查確診后,遂對患兒應用奧美拉唑、蒙脫石散治療[14]。蒙脫石散,其主治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腹痛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其主要成分蒙脫石,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等有極強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對消化道黏膜還具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修復、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在緩解患兒疼痛時有一定功效,但在用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患兒發(fā)生腹痛、便秘等不良反應較多,觀察該研究兩組不良反應即可得知,且其對患兒體內幽門螺桿菌基本無清除作用,致使患兒使用這一藥物治療后,雖能緩解癥狀,但極易復發(fā),觀察該研究研究組、 對比組疾病復發(fā)情況即可得知。因此,選擇更為合適的藥物,清除患兒體內幽門螺桿菌,減少疾病復發(fā)意義重大。遂對該院研究組患兒應用到奧美拉唑進行治療。奧美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其在胃潰瘍、應激性潰瘍等疾病中較為適用,為治療胃潰瘍的首選藥物,其能與機體內H-K-ATP 酶有效結合,使胃壁細胞中H+不能轉運到胃腔中,顯著抑制患兒機體內胃酸分泌,使胃內PH 值維持穩(wěn)定水平,同時對胃黏膜起到保護作用,緩解患兒不適癥狀。觀察該次研究中,研究組 Hp 陰性率(88.71%)與對比組(71.67%)比較顯著較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 (96.77%) 與對比組(81.66%)比較更高,可見其治療效果顯著,而參考洪耀等[9]研究文獻中發(fā)現(xiàn),使用奧美拉唑的觀察組其Hp 陽性率(6.00%)顯著低于對照組(16.00%),治療總有效率(94.00%)顯著高于對照組(76.00%)。驗證了奧美拉唑治療療效可靠。
綜上所述,對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潰瘍小兒患兒予以奧美拉唑治療,治療效果顯著,能快速緩解患兒癥狀,減輕患兒痛苦,清除幽門螺桿菌,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用藥安全性較高,疾病復發(fā)情況較少,患兒預后較好,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