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米娜·肖凱提
內容提要:新疆去極端化工作是在法治軌道上進行的,以保障信教群眾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為重要目的的社會治理舉措。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是新疆依法開展的去極端化實踐遵循的基本原則,堅持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是重要原則。近年的新疆去極端化實踐有力地保護了信教群眾合法宗教活,保障了新疆各族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和正常宗教需求,贏得了廣大信教群眾的衷心擁護。
中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的憲法原則。(1)《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斗爭與人權保障》 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zhengce/2019-03/18/content_5374643.htm,最后訪問時間:2021年10月25日。宗教信仰自由是受我國憲法保護的公民重要權利之一。一段時期以來,新疆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反恐形勢,一些信教群眾受教育程度低、法治觀念淡薄、法律知識貧乏,深受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毒害,在宗教極端勢力的教唆、脅迫下,排斥、干預社會正常生產(chǎn)生活,甚至煽動仇恨歧視、鼓吹暴力,使信教群眾的合法宗教活動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嚴重威脅新疆的社會穩(wěn)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為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宗教事務條例》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司法解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賦予的權利,新疆結合本地區(qū)實際,先后出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宗教事務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去極端化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辦法》,為保護信教群眾的合法宗教活動、制止非法宗教活動、遏制宗教極端主義、抵御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打擊暴恐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武器。
滋生于分裂主義溫床的極端主義是新疆暴力恐怖案件頻發(fā)的基礎?!翱植乐髁x和極端主義宣揚不同宗教、文化、社會之間的不容忍,挑戰(zhàn)人類公正與尊嚴,破壞和平與安全,對人權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嚴重危害”。(2)《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斗爭與人權保障》 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zhengce/2019-03/18/content_5374643.htm,最后訪問時間:2021年10月25日。
為此,近年來,中央和自治區(qū)“一手抓打擊、一手抓預防”,在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犯罪的同時,高度重視開展源頭治理,制定一系列去極端化工作措施,成效顯著。新疆的去極端化工作作為預防性反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滋生蔓延的重要舉措。鄭國恩(Adrian Zenz) 反華涉疆報告污蔑詆毀我國政府在新疆的“去極端化”措施,攻擊新疆“去極端化”實踐是“滅絕少數(shù)民族(宗教)文化”等,完全罔顧宗教極端主義肆意侵害新疆各族群眾基本人權的累累罪行,無視新疆人權事業(yè)發(fā)展取得的重大成果,惡意歪曲我國的宗教政策,其實質是將中國“妖魔化”。鄭國恩“涉疆”謊言必須予以拆穿,真相必須予以澄清。
馬克思主義認為宗教的本質是對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3)《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內容》,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http://cpc.people.com.cn/GB/64107/65708/66067/66082/4468767.html,最后訪問時間:2021年10月25日。宗教與宗教極端主義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宗教的目的在于為信眾提供精神寄托、心理撫慰和終極關懷。宗教極端主義根本就不是宗教。宗教極端主義打著宗教旗號,但完全歪曲宗教教義,并不是宗教。(4)《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斗爭與人權保障》 白皮書。宗教極端主義者假借一些宗教話語、 宗教詞匯,將暗含極端政治訴求的觀點嵌入其宣傳內容,向信教群眾傳播,極具煽動性、欺騙性與誘惑性,導致一些信仰虔誠的普通信教群眾誤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
新疆依法開展“去極端化”的同時加大了對合法宗教活動的保護力度,“出臺和修訂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宗教事務條例》等有關宗教事務管理的地方性法規(guī)。這些地方性法規(guī)明確了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的權利和義務,明確了合法宗教活動與非法宗教活動的界限,為各族群眾進行合法宗教活動提供了法治保障?!?5)《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斗爭與人權保障》 白皮書。
近年來,新疆連續(xù)多年劃撥專項資金,對宗教活動場所進行了現(xiàn)代化改善,有效的提升了宗教活動場所的服務設施,推進“七進兩有”(水、電、路、氣、訊、廣播電視、文化書屋進清真寺,主麻清真寺有凈身設施、有水沖廁所)、“九配備”(配備醫(yī)藥服務、電子顯示屏、電腦、電風扇或空調、消防設施、天然氣、飲水設備、鞋套或鞋套機、儲物柜),極大地改善了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活動條件,保障了信教群眾的正常宗教需求。為滿足信教群眾對宗教知識的需求,除了《古蘭經(jīng)》(維吾爾文版)以外,新疆還陸續(xù)出版發(fā)行《〈古蘭經(jīng)〉注釋研究》《穆斯林圣訓實錄全集》等數(shù)十種宗教知識類書籍。為滿足信教群眾完成宗教功課的基本需求,自1990年起,新疆就開始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朝覲工作。2020年10月,國家宗教事務局、外交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委聯(lián)合公布《伊斯蘭朝覲事務管理辦法》,進一步規(guī)范了伊斯蘭教朝覲事務的管理,維護了朝覲活動的正常秩序,新疆信教群眾的朝覲活動更加規(guī)范、合法、安全。多年來,新疆高度重視信教群眾正常的宗教儀式、過宗教節(jié)日的傳統(tǒng),穆斯林群眾在齋月期間的合法宗教活動受到尊重和保護,各級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信教群眾的禮拜、封齋、朝覲、誦經(jīng)、拜佛、祈禱、講道、燒香、彌撒、受洗、受戒、追思等宗教活動正常進行。
反對一切形式的暴力恐怖主義行為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也是我國開展去極端化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東突”等恐怖組織的策劃下,宗教極端思想在新疆迅速滲透蔓延,一些信教群眾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深受宗教極端思想污染。有學者指出,“去極端化” 涉及對極端主義的改造、宗教管理、普通民眾社會生活的預防層面,這一原則基本界定了我國“去極端化”的工作范圍。(6)倪春樂、金浩波:《我國反恐“去極端化”工作的觀察與思考》,《科學與無神論》2020年第6期。欲除恐怖主義,必須要去除根植于正常社會中的極端主義。(7)屈耀倫:《風險社會下我國反恐理發(fā)和策略的檢討與完善》,《北方法學》2018年第1期。去極端化,是指對受極端主義意識形態(tài)影響的人采取相應的教育與預防性措施,旨在阻止這類人員走上實施恐怖襲擊的絕路。(8)范娟榮、李偉:《反恐背景下的去極端化研究與思考》,《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20年第4期。世界各國從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等層面,多措并舉去極端化。例如,英國于2018年6月出臺《新反恐戰(zhàn)略》,旨在降低恐怖主義對英國公民及其海外利益帶來的風險,強調要對受極端主義思想影響的人員進行早期干預。(9)Counter-terrorism Strategy (Contest) 2018,https // www. gov. uk/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counter- ter-rorism-strategycontest- 2018,最后訪問時間: 2021年4月6日。澳大利亞也致力于預防并打擊暴力極端主義,與社區(qū)密切合作,遏制包括政治、宗教或種族動機等各種形式的極端主義,旨在與本土恐怖主義威脅作斗爭。(10)Countering Violent Extixtremism,https:// www. homeaffairs. gov. au/ about - us/ our-portfolios/ national- security/countering extremism-and- errismn/ countering-violent-extremism- (cve),最后訪問時間: 2021 年4月6日。為了遏制和消除宗教極端思想對社會秩序以及信教群眾正常宗教活動的干擾與破壞,新疆從維護各族群眾生命安全權等最根本人權的立場出發(fā),修訂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去極端化條例》,以保障各族信教群眾正常宗教活動為重要目的,對正常宗教行為與宗教極端行為從內容、表現(xiàn)等方面加以區(qū)分,對宗教極端思想誘發(fā)非法宗教活動的具體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進行界定,為各級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提供指導。從根本上說這是保障新疆各族群眾正常的生產(chǎn)和生活,保障信教群眾開展正常宗教活動,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必要舉措。
新疆“去極端化”工作目標是預防、遏制宗教極端思想在社會上的蔓延,預防因此引發(fā)的一切形式的暴力恐怖活動,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tǒng)社會治理工程,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為此,新疆在依法打擊非法宗教活動、非法宗教宣傳品、非法宗教網(wǎng)絡傳播的同時,依法設立職業(yè)技能教育培訓中心(以下簡稱“教培中心”)對一些有輕微犯罪行為或違法行為人員進行幫扶、教育,進行源頭治理。教培中心本身就是綜合施策的結果和有效載體,設置了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知識、職業(yè)技能和去極端化為主要內容的課程。教培中心有著完整的職業(yè)技術學校管理制度,配備了經(jīng)驗豐富的課程教師和資深職業(yè)技師,統(tǒng)一編制教學方案、教材,實現(xiàn)了授課學習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教培中心開展的職業(yè)技能培訓,是在尊重學員個人意愿的前提下,通過提升學員國家通用語言水平、法律知識水平,幫助其掌握勞動技能,獲得通過辛勤勞動致富的一技之長,幫助那些受宗教極端思想毒害的信教群眾重新融入社會。通過與畢業(yè)學員的訪談,我們了解到,通過教育培訓,學員不僅提升了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拓寬了獲取現(xiàn)代知識和信息的渠道,還增強了法治意識以及對宗教極端思想的辨別力和免疫力。正如《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斗爭與人權保障》 白皮書所指出的“學員通過分階段學習法律法規(guī)、民族宗教政策和宗教知識,揭露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危害,使他們深刻認識到宗教極端思想完全違背了宗教教義,是民族分裂主義和暴力恐怖主義的思想基礎,從而認清了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本質和危害,擺脫了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思想的影響和控制。”(11)《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斗爭與人權保障》 白皮書。
新疆的去極端化實踐始終是在以憲法為基礎的法律框架下進行的系統(tǒng)性社會治理工程。中央和自治區(qū)在法律體系建設方面為去極端化實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供了堅實保障。近年來,隨著黨的治疆方略的貫徹落實,得益于中央及19個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新疆各族群眾的生活條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質量提升速度是驚人的,這才是深層次的變化,而且是決定性的變化?!?014年至2019年,中央財政對新疆自治區(qū)和兵團轉移支付從2636.9億元增長到4224.8億元,年均增長10.4%,6年合計支持新疆2萬多億元。19個援疆省市全面加強全方位對口支援,累計投入援疆資金(含兵團)964億元,實施援疆項目1萬余個,引進援疆省市企業(yè)到位資金16 840億元,中央企業(yè)投資超過7000億元。”(12)《習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6/content_5547383.htm,最后訪問時間:2021年10月25日。2015 年至2020年,新疆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5.8%,是2010年的2.41倍;農(nóng)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年均增長8.3%,是2010年的2.82倍。(13)雪克來提·扎克爾: 《2020 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政府工作報告》,天山網(wǎng),http://ows. te. tn/eystem/2021/02/01/036567804.shtml, 最后訪問時間: 2021 年9月7日。2016 至2020年間,19個援疆省市累計投人援疆資金766.77億元以上,實施援疆項目8540個,80%以上援疆資金投人民生領域和基層,新疆堅持財政支出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段時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肆意攻擊新疆的去極端化舉措,丑化黨的治疆方略和我國的宗教政策,鄭國恩之流的所謂“學術報告”,竭力編造各種謊言“污名化”新疆,暴露出西方國家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妄圖挑撥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不同宗教信仰群眾之間的關系,制造社會矛盾,使新疆陷入動蕩,實現(xiàn)他們阻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目的。這才是對新疆各族群眾基本人權的最徹底的踐踏!
我們堅信,為了實現(xiàn)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新疆工作總目標,滿足各族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須持續(xù)鞏固去極端化成果,必須毫不動搖的堅持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新疆伊斯蘭教健康發(fā)展,從根本上保障信教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