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健 馮裕修 陳智國
廣寧縣人民醫(yī)院腦科 (肇慶 526300)
丘腦出血破入腦室屬于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 伴隨大量出血, 嚴重神經功能障礙,可能造成梗阻性腦積水或交通性腦積水[1]。 傳統(tǒng)采取單純側腦室體外引流術治療, 可通過CT 定位血腫中心完成穿刺操作, 引流腦室內積液, 解除血腫對腦組織結構的壓迫, 恢復腦脊液循環(huán),降低顱內壓, 解除腦積水危險, 具有一定的治療價值[2]。 立體定向下側腦室聯(lián)合丘腦血腫雙靶點微創(chuàng)穿刺引流術治療可保證定位穿刺準確性, 且手術操作簡單、 實用性強, 有效穿刺清除血腫,及時清除腦室外血腫的占位效應, 減少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3]。 本次研究對雙靶點微創(chuàng)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丘腦出血破入腦室患者的安全性及對NIHSS評分的影響進行了探討, 選擇2017 年1 月—2020年1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4 例丘腦出血破入腦室患者作為研究資料。
選擇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4 例丘腦出血破入腦室患者作為研究資料, 隨機分組各27 例。 對照組男性15 例, 女性12 例,年齡 45 ~80 歲, 平均年齡 (68.42 ± 3.95) 歲,側腦室出血15 例, 三腦室出血5 例, 全腦室出血7 例, GCS (格拉斯哥昏迷指數(shù)) 評分5 分 ~15分, 平均評分 (11.72 ±2.06) 分; 觀察組男性13例, 女性 14 例, 年齡 44 ~80 歲, 平均年齡(68.07 ±3.90) 歲, 側腦室出血 16 例, 三腦室出血5 例, 全腦室出血6 例, GCS (格拉斯哥昏迷指數(shù)) 評分5 分 ~14 分, 平均評分 (11.70 ±2.17)分; 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4]: 表現(xiàn)出頭痛、 嘔吐、 肢體功能障礙等癥狀; 經頭顱CT 檢查證實為丘腦出血, 出血破入腦室系統(tǒng); 側腦室內積血, 幕上非交通性腦積水明顯, 且經內科治療意識進行性惡化; 患者知曉研究內容及目的, 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5]: 心、 肺、 肝、 腎功能障礙患者;腦外傷出血患者; 凝血功能障礙患者; 腦腫瘤卒中患者; 其他原因導致腦出血患者; 腦干功能衰竭患者;
1.2.1 對照組行單純側腦室體外引流術治療, 先行CT 檢查詳細觀察血腫位置、 量及穿刺層面, 常規(guī)術前準備及麻醉后, 經側腦室三角區(qū)穿刺, 明確穿刺點與血腫中心距離, 以穿刺點為中心切口, 鉆骨后硬膜切開, 切開大腦皮層組織, 需注意避開顱內重要功能區(qū)及大血管, 選擇一次性穿刺針置入,拔出針芯, 置入塑料針芯于血腫腔, 再拔出塑料針芯, 利用注射器抽出液化血液。 完成后注入生理鹽水 (含尿激酶), 關閉引流管, 4 h 后開放引流。CT 檢查血腫吸收情況, 引流液呈淡黃色, 夾閉引流管24 h 后無顱內壓明顯上升, 可拔除引流管。術后實施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療, 24 mg/d 微量泵靜脈推注。
1.2.2 觀察組行立體定向下側腦室聯(lián)合丘腦血腫雙靶點微創(chuàng)穿刺引流術治療, 常規(guī)術前準備, 備皮被頭皮貼Mrak 標記, 薄層CT 掃描, 數(shù)據(jù)復制到無框架腦立體計算機規(guī)劃系統(tǒng)進行三維重建, 將血腫面積最大的CT 掃描層面作為定位片, 以血腫中心及對側腦室額角為靶點。 穿刺點選擇雙側額頂點, 局麻后, 以穿刺點為中心切口, 鉆骨后硬膜切開, 安裝導向儀, 進行血腫對側腦室前角穿刺置管, 在進行腦實質內血腫穿刺, 利用注射器抽出液化血液。 內置引流管固定, CT 檢查血腫吸收情況,引流液呈淡黃色, 夾閉引流管24 h 后無顱內壓明顯上升, 可拔除引流管。 術后實施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療, 24 mg/d 微量泵靜脈推注。
隨訪3 個月觀察兩組手術并發(fā)癥 (顱內感染、顱內大出血、 腦脊液漏、 腦水腫) 發(fā)生率。 測定治療前、 治療7d 患者神經損傷指標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NSE; 神經生長因子: NGF)、 創(chuàng)傷應激指標 (β 內啡肽: β-EP; 皮質醇: Cor) 變化。 測定治療前、 治療3 個月患者NIHSS (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分數(shù)越低, 神經功能越好; 測定治療前、 治療3 個月患者ADL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評分, 分數(shù)越高, 生活能力越好。
采用SPSS 19.0 進行分析, 計量資料為平均數(shù)±標準差,t檢驗, 計數(shù)資料為 (率), 卡方檢驗。統(tǒng)計值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P<0.05。
分析表1 可知, 并發(fā)癥率比較, 觀察組7.41%低于對照組29.63%,P<0.05。
表1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 [n=27, n (%)]
分析表2 可知, 治療前兩組神經損傷指標及創(chuàng)傷應激指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 觀察組 NSE、 NGF、 β-EP、 Cor 均降低, 且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神經損傷指標及創(chuàng)傷應激指標比較 [n=27, ()]
表2 兩組神經損傷指標及創(chuàng)傷應激指標比較 [n=27, ()]
Cor/(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54.61 ±30.09 300.05 ±19.52 228.35 ±27.53 183.36 ±14.11 109.98 ±12.57 118.84 ±16.69 242.34 ±26.61 245.57 ±27.92觀察組 355.26 ±28.76 270.34 ±15.66 227.02 ±28.46 160.13 ±12.29 111.71 ±13.34 102.24 ±12.26 240.26 ±25.42 211.42 ±20.41 t 0.081 6.168 0.174 6.450 0.490 4.165 0.263 5.130 P 0.935 <0.001 0.862 <0.001 0.625 <0.001 0.770 <0.001 NSE/(ng/mL)NGF/(pg/mL)β-EP/(ng/L)
分析表3 可知, 治療前兩組 NIHSS 及ADL 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 觀察組NIHSSL 評分降低且低于對照組, ADL 評分升高且高于對照組,P<0.05。
表3兩組NIHSS 及ADL 評分比較(, 分, n=27)
表3兩組NIHSS 及ADL 評分比較(, 分, n=27)
AD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5.44 ±4.16 15.14 ±1.86 56.22 ±9.37 70.13 ±10.88觀察組 25.26 ±4.03 10.22 ±1.02 55.15 ±9.43 76.48 ±10.39 t 0.161 12.051 0.418 2.193 P 0.872 <0.001 0.677 0.032 NIHSS
丘腦出血破入腦室作為嚴重損害患者神經功能, 威脅生命安全的疾病, 治療難度較大, 與其他腦出血相比, 丘腦出血位置深, 難以行開顱手術治療, 但保守治療死亡率高, 因此需加強其他方法研究[6-7]。 傳統(tǒng)采取單純側腦室體外引流術操作繁瑣, 耗時長, 難以快速解除腦室外血腫對腦組織的壓迫, 血腫長時間分解吸收過程中釋放損傷腦組織損傷物質, 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 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而顯微神經外科技術、 神經內鏡技術等雖然在腦出血治療中取得一定成就, 但對丘腦出血破入腦仍存在明顯不足, 難以充分緩解腦積水, 易造成周圍腦組織的進一步損傷, 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8-10]。 立體定向下側腦室聯(lián)合丘腦血腫雙靶點微創(chuàng)穿刺引流術治療可實現(xiàn)腦室內和腦室外血腫盡早引流, 減少血腫對腦組織的損害, 而且腦立體定向儀引導下, 誤差低, 確保定位穿刺準確, 且結合三維成像, 避免重要功能區(qū), 有效穿刺血腫[11-12]。 該方法可直接引流腦脊液, 明顯降低顱內壓, 防止腦疝形成, 促使患者功能快速恢復。 需注意, 抽出血腫量75% ~80%即可, 有效達到快速減壓效果, 而且快速清除血腫, 可促使原血管破裂處失去血凝塊支撐再出血, 剩余血腫及腦積水可采取尿激酶纖溶治療。 立體定向下側腦室聯(lián)合丘腦血腫雙靶點微創(chuàng)穿刺引流術充分體現(xiàn)操作簡單、 安全微創(chuàng)及精準特征, 最大程度降低腦損傷, 確??焖偾宄[, 預防繼發(fā)性腦損傷, 促使毒性物質排除體外, 利于腦水腫的消退及腦功能恢復[13-16]。 尼莫地平作為二氫吡啶類鈣離子通道阻滯劑, 選擇性作用腦血管平滑肌, 可減輕腦水腫形成, 術后應用該藥物可預防血管痙攣, 改善腦損傷, 保護神經細胞, 促使患者神經功能進一步恢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并發(fā)癥率比較,觀察組7.41%低于對照組29.63%,P<0.05; 治療后, 觀察組 NSE、 NGF、 β-EP、 Cor 均降低, 且低于對照組,P<0.05; 治療后, 觀察組 NIHSSL評分降低且低于對照組, ADL 評分升高且高于對照組,P<0.05, 提示立體定向下側腦室聯(lián)合丘腦血腫雙靶點微創(chuàng)穿刺引流術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可保證安全性, 并發(fā)癥少, 手術創(chuàng)傷應激輕, 神經損傷恢復快, 術后神經功能改善良好, 生活能力有效恢復, 提高生活質量, 屬于可靠的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 立體定向下側腦室聯(lián)合丘腦血腫雙靶點微創(chuàng)穿刺引流術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丘腦出血破入腦室患者的安全性高及對NIHSS 評分降低有明顯作用, 改善神經功能, 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