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貞
摘 要:素質(zhì)教育本就是專門為學生開展的一種知識型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各類人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引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的奧秘。在數(shù)學課程標準頒發(fā)實施后,教師們需要摒棄“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去學習新的知識,這種學習方式被稱為主體性學習。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獲取知識,這樣更便于他們愛上學習。在學習中掌握主導權(quán)的應該是學生,教師只是輔佐學生讓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并將知識靈活地運用到之后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性學習”的培養(yǎng),將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自主學習;主體性
對于自主學習來說,家長們在剛聽到這個詞之后頭腦中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反對”的。這些家長認為,讓學生自己學習,他們一定會消極應對或根本不會正確運用。其實不然,學生只有在親身體驗了并且用自己的思考方式來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再通過自己獲取的知識力量解決問題后,這樣形成的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才會更加深刻,并且也可讓學生更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和滿足感。自主學習可以將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科學的方法激發(fā)出來,并且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學習個體”這種思想,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內(nèi)心深處對“自主學習”的概念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同時使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教師在實際講課中可給學生模擬一個情境,引導學生針對該情境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進行實際動手操作,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讓學生多多地進行參與學習,以便更好地實現(xiàn)主體教育,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進一步增強,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水平有更加明顯的提升,最終使學生能夠茁壯成長。那么,課堂教學如何才能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呢?
一、注重課前預習,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課前預習是檢測學生能否獨立獲得知識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在預習前,教師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對預習的內(nèi)容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同時按課程的導學提示自學,也就是向?qū)W生說明學習內(nèi)容、目標、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然后在預習時,畫出重點、難點,記下疑點,對不懂的問題要借助工具書去進行查閱,并且詳細地做好筆記等等。同時,還要進行認真的思考,以便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如若查閱資料和獨立思考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時就要向家長、同學、教師進行請教,直到將問題徹底解決為止。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自主學習的興趣
課堂教學只有營造出濃厚的自主學習氣氛,學生才能真正去挖掘自身學習潛能并進行自主學習,做到愿意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且充滿活力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有探索知識的積極欲望,從而主動地去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的應用時可以將學生帶到教室外,將學生分成兩組,讓每一位學生都擔任一種特定角色,每個小組要有操作者、記錄者、發(fā)言者。問:現(xiàn)有兩根米尺、一根標桿和一面鏡子,要分別測量出旗桿和教學樓的高度,應怎樣測量?可以通過旗桿影子的長度算出旗桿的高度嗎?影子和旗桿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鏡子的作用是什么?然后再讓學生量出幾種旗桿和影子各不相同的數(shù)據(jù),進一步研究桿高和影長的關(guān)系,進而讓學生充分地理解了相似三角形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在對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有效情景時,教師可以有效地喚醒學生的認知系統(tǒng),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上自覺主動地學習,進而有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的空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是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因為只有讓他們在自己親身體驗之后才能更清晰地將自己的解題思想表現(xiàn)出來。例如,在證明“勾股定理”時,教師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吹塑紙,動手“折、剪、拼”成四個直角三角形,使它組成一個正方形。然后,教師要讓學生算出四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和拼成正方形的面積,對比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讓學生很自然推導出勾股定理的公式。學生在這種不斷的“折、剪、拼”的探索過程中和教師的點撥啟發(fā)中進一步獲得了多種方法,如有的用“倍拼法”,有的用“剪拼法”,有的用“折拼法”。這樣,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操作從而得到新的結(jié)論,不但讓學生體驗到了自己參與過程中的樂趣,也能將課本中的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時也能促使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
四、鼓勵學生自由探究,激發(fā)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高效課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自由討論,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獲取新知,并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逐步完成由“要我學”向“我要學、我能學”的思想轉(zhuǎn)化過程。
在新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相應的“自由探究”環(huán)節(jié),再將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們自主地進行溝通交流,進而幫助沒有掌握知識點的同學解決困惑之處。同時,如果學生之間通過溝通交流也無法解決涉及的問題,也可以請教師幫助講解。實踐證明,這種討論方法既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又能給學困生提供再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能夠讓每個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僅能讓學生對知識點了解得更加透徹,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使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變得更強。合作學習不僅能讓學生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而且還增進他們之間的感情交流。另外,課堂自主探究的意義還在于使學生之間的交流變得平等、多向,不存在心理溝通障礙。所以,教師要通過這種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的過程,進一步深化他們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以此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關(guān)注學生自主學習的評價,發(fā)揮個性特長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讓學生多進行自己評價和相互評價,做到將自己評價和互相評價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進一步讓評價主體變得豐富多彩。教師還要多鼓勵學生自我反饋和評價,讓評價標準能夠變得多元化、綜合化。因為教師不能僅憑一個“標準答案”來評價學生是對還是錯,應該從多個角度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更要通過多方面合理的評價,來增加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多接受、多聽取他人的評價并從其中做到有所收獲。除此以外,教師的綜合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師要把握好對學生評價的態(tài)度,努力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具體說來有四點需要注意:一是注意傾聽、尊重學生;二是注意期待、信任學生;三是注意鼓勵、賞識學生;四是注意寬容、理解學生。其外在表現(xiàn)為,學生答問時教師要以微笑的臉龐、期許的目光、專注的神態(tài)來應對,學生答問后教師由衷的贊美、中肯的建議、細致的指點、耐心的輔導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教師的評價對改變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改善學生學習中的不足,進而提升學生學習中自我評價的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六、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做到實現(xiàn)主體性教育的保證
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自己感受到了學習的興趣,自主學習的價值才能進一步體現(xiàn)出來,他們才更加愿意積極主動地去進行學習。有句俗語說過,“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意思便是只有學生喜歡上這位教師,便愿意學習這個教師教的知識,并且更加愿意學好其他知識。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做到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實施。
(一)帶著微笑進課堂
人們常說:“微笑的力量不容小覷。”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多以微笑示人,微笑可以表達教師對學生的信任,也可以表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也可以表達教師對學生的喜愛,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一定的幫助。微笑不僅反映的是表情,也可以反映心情。不一樣的笑容反映的心情就不一樣,比如“開懷大笑”表達的就是教師今天很開心,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起來氣氛也比較放松,表達想法時也比較大膽一些;“強顏歡笑”表達的是教師今天遇到了比較悲傷的事情,學生在課堂上不適合在今天表述一些傷感的字眼;“皮笑肉不笑”表達了教師比較生氣,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比較膽怯,比較不自信,會很謹慎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帶著競爭進課堂
每個人都有好勝的心理,如果教師能在課堂當中適當?shù)丶尤胍恍└偁帣C制,就可以讓學生變得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并且自己也想學的更好,進而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愉快。
(三)帶著鼓勵進課堂
鼓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教師合理有效的鼓勵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由于學生的年齡和心智都不是很成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和失敗,有些學生能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接受挫折,但是有些學生的內(nèi)心很脆弱,由此導致消極墮落,不愿意再學習。因此在學生遇到挫折困難時,教師要做到耐心的溝通并加以鼓勵。例如,在課堂上教師覺得某位學生的數(shù)學作業(yè)寫得很好,就可以在全班學生面前朗誦出來并給你這篇作業(yè)當中的無論是漢字還是數(shù)學公式都寫得非常工整,教師這樣做會讓學生也產(chǎn)生一定的滿足感,從而增加學習興趣。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發(fā)揮想象,去研究討論,去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和傳播者。而且,教師要多啟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能以自主的方式進行學習,之后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學習數(shù)學這門科目需要的是頭腦非常靈活,思維非常清晰,因此我們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潛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互動性,讓學生更喜歡學習,更愿意學習——這才是數(shù)學教學最終的真正目標。
[1]賴莉珠.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2(23).
[2]謝麗芳.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9(22).
[3]王濤.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J].新課程(教研),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