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梅
摘 要:構建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堂的措施:研讀教材,確定教材重難點;整合教學內容,合理設置教學問題;正確處理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系問題;轉變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與建構的能力。
關鍵詞:構建;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堂;措施
優(yōu)質課堂,是指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效率較高、效果較好且取得教育教學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優(yōu)質課堂的評價標準是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是否符合教學內容,學生知識掌握能力提升的快慢,課堂上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是否實現少教多學提高了課堂效率,師生之間互動交流是否融洽,學生情感態(tài)度是否轉變,正確的價值觀是否確立等,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堂構建將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結合三十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堂的構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研讀教材,確定教材重難點
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币虼耍滩膬热莶灰欢ň褪墙處熃淌趦热?,教材編排順序不一定就是授課順序,授課時我們不能照本宣科面面俱到,這樣就對教師備課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熟讀教材,理解把握教材內容,研究新舊知識內在聯系,找準教材內容與社會生活的銜接點,確定延伸拓展的關鍵。其次,再根據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教材重難點,提煉知識脈絡,理清教學思路。對教材內容進行恰當取舍,把握好教材內容詳細講解、簡略講解、不講解的尺度,找準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方法,設計脈絡清晰的教學流程。
比如:《故都的秋》教學內容包括:簡介作家郁達夫及其作品《春風沉醉的晚上》;課文的誦讀,文章整體的把握,段落層次的劃分,思路的梳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的分析;文章中視聽結合、比喻等寫作手法的分析;文章中“清、靜、悲涼”的景物特點以及作者在景物描寫中蘊藏的情感以及情感產生的時代背景;襯托手法的運用,整散結合、節(jié)奏感強的語言特色。如果涉及的教學內容都教授,學校安排的教學課時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就要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及散文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再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思路。
教學目標是通過賞析課文學習寫景方法,教學重難點就是分析文章中寫景手法。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掌握寫景散文鑒賞方法,教學重難點就是分析文章中描寫景物及景物特點,分析作者感情。
人教版教材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小說節(jié)選《林黛玉進賈府》,教學內容在教材上有十頁,授課時教學內容不可能全篇逐一講解,應該根據小說文體特點,確定教學重難點:1.了解作者曹雪芹生平及其著作《紅樓夢》在中國文壇的價值。2.根據小說情節(jié)結構,梳理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3.分析文章環(huán)境描寫,學習移步換景的環(huán)境描寫手法。4.學習文章人物塑造手法,鑒賞作品人物形象并分析其典型意義。5.理解探究《紅樓夢》主題思想。
隨著科技發(fā)展,多媒體引入了課堂,但多媒體只是教學輔助手段,通過多媒體引入課堂的圖片、視頻也是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服務的,不能喧賓奪主。很多教師為了課堂氣氛熱鬧,為了豐富課堂內容,注重課件精美,在課件上堆砌素材,精美圖片、生動視頻在課堂上鋪天蓋地,大量教學素材在學生眼前匆匆展示,把傳授知識、提升能力的課堂變成只是帶給學生感官愉悅的看電影,學生不做筆記記知識點,不深入思考提升思維能力,只顧抬著頭看圖片看視頻,看到新鮮刺激的內容歡呼一下草草了事,缺乏總結思考,一節(jié)課下來,沒有知識的獲取,更別說能力提升價值觀的確立。在優(yōu)質課堂構建中,引導學生思考完成導學案上教學問題就是教學重難點,所選擇輔助資料要緊扣教學重難點。比如:教授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時,播放余光中《鄉(xiāng)愁》朗讀,即使朗讀聲情并茂,對完成《春江花月夜》教學也并無益處。教授《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時,用油畫《父親》導入,這一情境創(chuàng)設對突破教學重難點也毫無價值。
二、整合教學內容,合理設置教學問題
(一)教學問題設置要精練準確
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堂構建中教師要改變整堂課由教師把教學內容講授給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把教學內容總結整合歸納為幾個教學問題。教學問題就是教學重難點的總結轉化,要緊扣教學內容,可旁征博引,忌節(jié)外生枝,問題之間忌交叉重復。教學問題預設后,采取學生課前預習思考,課堂小組合作探究,優(yōu)秀學生講解,教師講解點撥相結合等方式解答問題,完成教學任務。為了解答問題,學生只能認真看書深入思考,找到解答問題的辦法,于是全身心融入課堂,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分析思考能力。教學問題的解答過程就是教師教授教學內容過程,教學問題解答完畢,教學任務圓滿完成,也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
(二)教學問題設置要思路清晰,由易到難
導學案問題設置要思路清晰,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逐層深入地閱讀教材、理解教材,解決問題。教師在編制導學案設計教學問題時,難度設計四個級別逐層遞進:識記,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識記;理解,要求學生新舊知識形成融會貫通;應用,聯系高考題學會學以致用;拓展,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思考探究。問題設計兼顧成績不同層次學生,讓學生們學有所得,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人教版語文教材必修三《林黛玉進賈府》一課,在對文章情節(jié)和環(huán)境進行分析后,圍繞著人物形象分析得教學重難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1.學習文章塑造人物形象方法,鑒賞探究作品人物形象特征。2.賞析《西江月》,理解探究《紅樓夢》的主題思想。根據教學目標設置問題:1.課文中運用哪些手法對王熙鳳進行了描寫?概括其性格特征。2.課文中運用哪些手法對林黛玉進行了描寫?概括其性格特征。3.課文中運用哪些手法對賈寶玉進行了描寫?概括其性格特點。課堂訓練:歸納概括《紅樓夢》主題思想。課后作業(yè):在王熙鳳、林黛玉、賈寶玉三人中任選一人,寫一段不少于300字的人物短評。
小說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達文章中心的,因此,前三個問題是第四個問題的基礎,課后作業(yè)是對課堂教授內容的延伸拓展。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采取預習思考、小組討論、板書演示、教師糾正點撥等方式解答了以上四個問題,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三、正確處理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系問題
教師論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學,教要轉化為學。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支持下,激起、強化、優(yōu)化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過程。”課堂教學目標不是教師講得多講得好,而是學生學得多學得好。在平時教學中,為了講清講好,教師們往往進行過多的旁征博引,整節(jié)課就是教師神采飛揚眉飛色舞地講授,可學生是否學得多學得好呢?這樣的課堂是教師在演講,不是在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
教授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歌《錯誤》: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jié)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整首詩只有95個字,卻別致幽怨,輕靈委婉。教師花費大量時間查閱資料,從音樂美、意境美、人物美、故事情節(jié)美等方面對詩歌進行了賞析,并對古代文學史上產生閨怨詩的原因進行分析,又精心做精美的課件,整堂課設計教學內容豐富,問題設置過深。比賽時候,教師神采飛揚講得很投入,可學生聽得是一頭霧水,一個問題都不能回答。而教授王維的《山居秋暝》,教師很少延伸拓展,而是領著學生卷起書來打拍子,領著學生朗誦、背誦詩歌,賞析也僅限于本詩的名句。可學生對《山居秋暝》,能背誦能賞析,終究是學有所獲。
因此,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堂的標準不是在于教師講得多和好,而在于學生獲取知識的多少。確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根據學生實際確立教學重難點,設計教學方法,使課堂成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過程,是構建優(yōu)質課堂的有效措施。
四、轉變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與建構的能力
教學過程中要“以教師為主體”轉變?yōu)椤耙越處煘橹鲗?,學生為主體”。這句話講了很多年,幾乎每個教師都會背。但實際上教學過程普遍是教師滿堂課講授。讀書歷程原本是快樂的過程,但學生自從小學一年級以來,到高中畢業(yè)這十二年的學習歷程中,絕大部分體驗不到學習樂趣,本該朝氣蓬勃的學生變成了苦行僧。造成這樣的結果,縱然有許多原因,但把學生當作死板的知識容器,讓他們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也是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之一。因此,要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把單一的由教師講授,學生被動聽取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橛蓪W生預習思考、動手演練、小組合作探究、示范講解、板書演示,再加上教師點撥講解這些學習方式的綜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允許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的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臉不變色心不跳回答問題成為習慣。然后根據學生性別、學科成績、性格等差異劃分學習小組,由小組長負責督促,讓組員之間養(yǎng)成相互探討,相互檢查督促,共同學習進步的學習習慣。教學過程中采取由學生先自學,再小組討論探究,由學科成績較好的學生解答講解,最后教師點評講解總結的學習流程。
測試卷的講解,可以把測試卷各小題劃分給學習小組,給適當討論時間。各小組選派一名學生給全班同學講解,學生們有問題提出討論。學生講解不清的由教師進行解答總結。在優(yōu)質課堂構建中,板書演示和小組討論是采取的重要教學手段,但這些教學手段要用在教學重難點突破上,而不是為了走過場做包裝。
我們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好,但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交流。高考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往往由于思路狹窄無法取得優(yōu)異成績,也影響了學生將來的就業(yè)。
作為語文教師,不能只顧追求學生優(yōu)秀的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語言建構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語言建構能力,是語文教師的職責,在優(yōu)質課堂構建中,通過小組討論、學生示范講解等方式,給了學生鍛煉機會,允許學生發(fā)表觀點,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的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的運用與建構的能力,也會收到很好的社會效益。
結束語
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堂的構建是任重道遠的教育工程,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加強學習鉆研,提高教材處理能力,爭取精準設置教學問題,努力提高課堂效率,為構建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堂而努力。
參考文獻
張麗娟.探析建構優(yōu)質課堂實施策略[J].新作文,2021(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