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語文教師能順利背誦名篇佳作,能示范性寫出各種體裁文章,必將產(chǎn)生“四個有利于”等多重教育效應,即:有利于充分展示語文教師的學養(yǎng)魅力,有利于發(fā)揮名篇佳作的熏陶效力,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誦寫中提升表達與創(chuàng)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學校的辦學實力。
關鍵詞:語文教師 專業(yè)發(fā)展 范背范寫 教育效應
通過背誦、寫作去傳承中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對學生的要求,但首先應是對教師的要求。各級語文教師如果能在學生面前抑揚頓挫背誦相關篇目、示范性創(chuàng)作出各種體裁文章,必將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多重教育效應。
一.有利于充分展示語文教師的學養(yǎng)魅力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憑什么親近與信任老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想讓學生親近老師,自然離不開老師對學生在生活上的關懷、學識上的引領、人格上的陶冶。如果語文老師能將要求背誦的文章字正腔圓背誦出來(如果文章較長,也可部分背誦;或與學生以游戲形式確定背誦段落),自然會讓學生提高對老師基本功的認可度。學習南開大學葉嘉瑩先生、南京曉莊學院王宗海老師、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竇桂梅老師等人的做法,盡可能參考文本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用合適的方式誦讀那些篇目,這就能很好表明老師熱愛語文教育、扎實用功學習、真心教好學生的精神,表明老師是特別想用自己的率先垂范去陶冶學生的。老師的專業(yè)水平與高大形象也就在不斷的示范中樹立起來了。
筆者當年讀大學時,古代文學老師陳戍國教授(師從“今世治禮經(jīng)者之第一人”沈文倬先生。陳教授后來成為中國禮制研究大家)上課前先背誦、然后一揮而就將屈原的《渉江》等作品的片段從右至左豎寫在黑板上,看得同學們目瞪口呆。他的普通話不太好,但在筆者心中,他的形象就是高大的,他對古詩文的熱愛是浸入骨髓的,他的做法是值得學習與仿效的。筆者心想:如果自己做語文老師,就要做成這個樣子:下筆成文、出口成章!
筆者的博士導師周慶元教授出版了兩本詩文集?!渡囊鞒酚?007年出版,收錄了1977-2007年間的500余篇作品,其中詩詞425首?!渡陌仙妗酚?018年出版,全文共分詩詞、聯(lián)語、辭賦、致辭、序評和附錄6個板塊,主要收錄2007年以后的作品,其中詩詞335首,主要是絕句和律詩。這些作品體現(xiàn)了周教授濃厚的教育情懷。在耳濡目染之下,周教授的很多學生都喜歡唱和或?qū)⒆髌诽嵴垖煗櫳?。我?019年8月寫了《讀周教授詩有感》。第二天,我收到了導師幫我修改的作品《讀周導詩詞有感》:“淺唱低吟五十年, 詩歌薈萃上千篇。遣詞造句遵章法,潑墨揮毫寫美簽。北去南來求大道,耕云播雨育時賢。人生自古多磨礪,苦辣酸甜視等閑?!敝軐Оl(fā)來了照片,抄寫了我的拙作,用多種顏色標示了平仄,附上了修改說明:“1.標題改改,似更親切;2.本人從教已近五十年;3.正式出的書中詩詞760首,還有300多首未錄入,故總數(shù)是千余首。”導師的水平有大量精雕細刻的作品為證,老的愛生的態(tài)度讓我如沐春風。
在大學承擔《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課程教學任務時,筆者專題介紹了葉嘉瑩先生的誦讀思想,在導師周教授的影響下,試著寫了一首《贊葉嘉瑩》:“女界豪杰數(shù)葉君,漂洋教授象形文?;貧w祖國培才俊,盡贈資財范后人?!痹谔接懹阡衾蠋煛独笾γ邸方汤芭c學生分析了她的重大貢獻與影響后,寫了《改革先鋒于漪》:“于漪愛教勝蜜蜂,神州杏壇站一生。井井有條書撇捺,絲絲入扣釋形神。扶危濟困揚仁義,立說著書探竅門。瀝血嘔心培后學,渠成水到做先鋒?!保h中央、國務院于2018年12月授予于漪“改革先鋒”稱號)。作品分娩后,成就感油然而生。我鼓勵學生仿寫、改寫,學生們也躍躍欲試,創(chuàng)作出了不少作品,盡管格律、平仄等方面還顯稚嫩,但他們大膽創(chuàng)作的體驗是難忘的,是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與生活中去繼續(xù)探索詩歌寫作的。
筆者于2019年12月參加在淮北舉辦的某學術年會,某大學教授為數(shù)百位與會者上了一堂公開課《湖心亭看雪》。這堂課可圈可點的地方誠然很多,但主講老師用于收尾的詩歌卻讓人感覺這位教授寫作舊體詩、打油詩的功底還比較欠缺。網(wǎng)上資料顯示,該教授在多個場合執(zhí)教過這篇文章,并且多次以詩歌作結(jié)。在這次公開課上,該老師出示了一首無題詩:“夢里不知身是客,半生繁華半零落。癡人不知歸何處,湖心亭上獨看雪。”這是一首以議論為主的詩。嚴格說來,它既不是一首講究平仄與韻律的舊體詩,也不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打油詩(沒有統(tǒng)一的韻腳),規(guī)范性與藝術性都很不夠。寫出這樣的詩,與語文教育專家特別是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博士導師的身份是很不相符的。當前,很多中小學乃至大學老師都不敢碰舊體詩的寫作,或?qū)懗鰜淼臇|西不成體統(tǒng)。長此以往,后繼無人,這是一個讓人擔憂的現(xiàn)象。
二.有利于發(fā)揮名篇佳作的熏陶效力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老師背誦課文、寫作范文是一種作用力,自然會產(chǎn)生一種投桃報李的反作用力。要求學生背誦的篇目,大多是我國的優(yōu)秀作品,也有少量國外的力作。老師做示范性誦讀,除了能提升老師的魅力外,學生在驚嘆與震撼之余,就可能自然而然的佩服老師的功底與實力,就可能深切的理解老師的動機與用意,就可能順理成章的產(chǎn)生追隨與超越老師的積極心理,就可能激發(fā)內(nèi)在的潛力與培養(yǎng)滾瓜爛熟背誦的實力,就可能培養(yǎng)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能力,就可能實現(xiàn)對美好人格與優(yōu)秀才華的建立。葉嘉瑩先生曾動情地說:“中國古代的詩人、詞人的作品,經(jīng)過千百年的淘汰流傳到現(xiàn)在,李白、杜甫、蘇東坡、辛稼軒們的那種修養(yǎng)、那種感情、那種理念、那種懷抱,都蘊含在他們的詩篇、詞篇中間!所以說,詩歌有一種感發(fā)的生命?!盵1]學生在老師的示范帶動下,在朗朗上口趣味盎然的背誦中深化對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畢恭畢敬與高情遠意,在書讀百遍中感悟孔子、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柳宗元、蘇軾、辛棄疾、周敦頤、范仲淹、王安石、朱自清、毛澤東、泰戈爾等人的偉大抱負與詩情畫意,從而激發(fā)自己惜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努力創(chuàng)造去回報社會的堅定信心與真情實意。
三.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誦寫中提升表達與創(chuàng)造能力
有道是:語文是百科之母,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學得好,對理解其他課程、實現(xiàn)個體成長都會產(chǎn)生積極作用。背誦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輸入過程,能為學生寫作積累豐富素材。在老師的示范下、引領下、督促下,學生認真學習好背誦篇目,對名篇佳作牢固記憶、深刻理解,自然有利于提高語文輸出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進而提高人生品質(zh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溫故而知新,反復誦讀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老師的帶領與熏陶下,學生讀得多、背得多、寫得多,也就可能更深刻的領悟名篇特色與規(guī)律,也就可能在模仿中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作品,這也就奠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天是陰著的,但心里卻是晴天。美麗的玫瑰,終究會有衰老的一天。當星星組成音符時,夜也就成了一張樂譜。在人生的戲劇中,美麗只是配角,而智慧才是主角?!盵2]這是河南新鄉(xiāng)世青國際學校五年級學生鮑唯一在老師范寫的影響下,在反復學習泰戈爾詩歌寫作特點之后寫出來的“我也飛鳥集”作品,言簡意賅,對人生、對自然的思考躍然紙上。該校很多學生都能創(chuàng)作出“警句”。如果鍛煉得多,語感就能得到加強,思維品質(zhì)就會得到改善。
四.有利于提高學校辦學實力
一所讓學生學得快樂的學校是好學校,一所讓學生學得高效的學校更是好學校。湖南懷化市沅陵縣虎溪實驗學校董事長舒支會致力于辦好學校。該校是一所九年制民辦學校,招收的學生絕大部分是農(nóng)村留守兒童。《弟子規(guī)》既是個思想教育文本,也是一個朗朗上口的語言文字學習文本。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了營造“誠信、恭敬、干凈”的校園氛圍,筆者在擔任該校副校長(小學部校長)及兼任五年級語文老師期間,在董事長、校長的支持下,于2012年下學期開始嘗試用《弟子規(guī)》管理學校。筆者、班主任老師、語文老師、思想品德老師帶頭背誦和實踐《弟子規(guī)》,然后在各年級學生中推行《弟子規(guī)》,兩三個月內(nèi)形成了吃飯光盤、團結(jié)友愛、勤奮學習的良好風氣。
董事長兼校長舒支會是語文教師、南粵名師,他有自己鮮明的語文教育主張,對目前語文老師的基本素養(yǎng)表示擔憂。他認為:“揣摩是解讀文本的最好方式,揣摩的前提是反復吟誦,沒有以熟讀成誦的吟誦為基礎,要走進文本幾乎是不太可能的。我們的語文教學之所以低效,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語文老師自己讀不懂文本,更別說創(chuàng)新閱讀了。創(chuàng)新閱讀對于語文老師來說更加困難,甚至是難于上青天。因為自己背誦作品不多、儲備不足,在有些老師那里范背范寫這種基本功也成了空談。閱讀、寫作是一個合格語文老師的基本技能,沒有基本技能怎能登堂入室?語文老師背誦文本是基本日課,不背誦經(jīng)典文章的老師根本就不配做語文老師。”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他身先士卒,能在老師及學生面前將《岳陽樓記》《蘭亭序》等語文課標要求背誦的篇目以及一些他覺得很有必要掌握的文章一鼓作氣聲情并茂背出來。他也時常將學校內(nèi)外的景物、事件常寫成散文或詩歌,發(fā)給學生傳閱。他寫的《虎溪的樹》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虎溪的樹是開花的。春天最先開花的是那兩棵石楠,春天剛到,燕子還沒有回來。她從每一個枝丫間冒出一朵朵傘形的花來。石楠的花味道太濃了,濃得你一聞到就會感到一陣頭悶。孩子們說石楠的花好臭。我不忍不愿用‘臭來描述石楠的花味。春寒料峭,她就急不可耐的向我們傳達春的訊息,只是忘記給自己灑上點香水就開了而已,我們還是多擔待吧。更何況,石楠的花,顏色是高雅的青白色。白,白得純潔;青,青得如夢似煙。而且她開得滿樹都是,你想想:在一個肅殺的冬天剛剛離去,石楠就立馬送給我們一個花海,我們還苛求什么呢?”這樣的文字看似樸素,實則在向?qū)W生傳達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在舒支會校長的示范與帶領下,該校語文老師用范背、范寫方式引領學生學習語文蔚然成風。隨著語文水平的普遍上升,該校其他課程的理解能力、應用能力也得到提高。該校的學生因受《弟子規(guī)》及以身作則老師們的全面熏陶,學習積極性、行為習慣都得到了很大改善。歷年來,該校的學業(yè)測評及綜合素質(zhì)整體評價在湖南省懷化市都名列前茅。
河南新鄉(xiāng)世青國際學??蒲行iL金樹培教授也是主張范背范寫的。他以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fā)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論”以及福建師范大學潘新和教授的“言語生命動力學”等為主要理論基礎,在小學各年級開展大語文改革,鼓勵老師、學生“胡思亂想、胡寫亂畫”,指導老師、學生大力開展創(chuàng)作,5年多來,在新浪博客上發(fā)表了學生作品上萬首,編寫了近40本作品集,于2019年出版了《寫著玩兒驚艷集》上下冊,兩書收集了學生的644篇作品。體裁涉及詩歌、散文、小說、書信甚至劇本寫作。為了發(fā)揮示范作用,金樹培教授筆耕不輟,以“金頑童子”筆名由團結(jié)出版社出版了《我也寫著玩兒》,收錄各類體裁作品300多件。金教授率性幽默會寫會教,在新鄉(xiāng)市教育界、文學界廣為人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持之以恒,老師的、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表達力、審美意識等都會得到提升,學校美譽度也會不斷提高?!笆狼鄧H學校僅用三五年時間就實現(xiàn)了從一個小校園到三個校區(qū)、從500多名學生到3000多名學生的超越式發(fā)展,被人稱作‘世青現(xiàn)象。”[3]該校以大語文改革帶動其他課程改革,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高。盡管辦學規(guī)模一再擴大,還是難以滿足社會需求,多次出現(xiàn)一座難求現(xiàn)象。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庇谡Z文教師而言,“本”就是讀書、思考、表達、引領?!霸囅胍粋€經(jīng)常教學生讀書的人,自己都不曾讀過幾本書,心里到底有多少底氣向?qū)W生強調(diào)讀書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少真切體驗傳遞給學生?到底有多少讀書的方法能拿來指導學生?”[4]同理,如果教師天天強調(diào)要學生背誦、寫作,而自己卻紋絲不動,能有多少說服力、感染力?為了教育的葉茂,需要教師的根深。
語文教師范背范寫,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能力,能充分體現(xiàn)語文教師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的“教學敏感”。教學敏感是語文教師拓展課程資源、促進教學生成、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一種教學專業(yè)實踐能力?!罢Z文教師還要善于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學技巧,反思自己的學科知識儲備能力等等,只有在反思中進步,見賢思齊,學習先進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技能經(jīng)驗,才能保障自我的教師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向的正確性和科學性?!盵5]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誠然應該將一些新型的教學技巧應用于語文教學中,但萬變不離其宗。從古到今,我國積累了“教學相長、切磋琢磨、豫時孫摩、吟誦涵泳、口誦心惟、熟讀精思、多讀多寫”[6]等一系列的語文教學好方法,這是不應該被拋棄的。為了繼承好我國語文教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為了培養(yǎng)出更多合格甚至優(yōu)秀的人才,筆者強烈呼吁:教師們高度重視基本功的錘煉,用自己對經(jīng)典文本的滾瓜爛熟、對各種文體寫作的游刃有余,獲得學生的崇敬與愛戴,讓學生奮起直追、更上層樓。
參考文獻
[1]葉嘉瑩.吟誦、背誦與傳統(tǒng)文化教育[J].教師博覽,2014(2):52.
[2]金樹培主編.寫著玩兒驚艷集(下冊)[M].河南大學出版社,2019:46-47.
[3]金樹培主編.寫著玩兒驚艷集(下冊)[M].河南大學出版社,2019:308.
[4]來鳳華.讀書是語文教師的“本”[J].基礎教育課程,2019(1)下:73.
[5]韓德梅.新時代背景下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文學教育,2020(3):184.
[6]黎利云.語文教育的文化自覺 [J].語文教學通訊,2016(2A):17.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重點項目“新時代鄉(xiāng)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困境與出路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8A331)
(作者介紹:黎利云,教育學博士,衡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教師教育研究、教育哲學研究、語文教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