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 顧宏宇 葉嘉琪
【摘要】同義轉述在概要寫作中是一項重要技能,有研究提出同義轉述教學有助于學生避免直接抄襲原文。目前,針對高中生同義轉述策略使用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運用Keck(2006)對同義轉述策略的分類,通過對86個學生的習作進行研究,分析其轉述策略以及策略和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總體而言,高中生已形成了使用轉述策略的意識,其中高分習作者更傾向于使用輕度轉述與中度轉述,而低分數(shù)習作者更傾向于使用近似復制與高度轉述?;谘芯拷Y果,我們提出了一些相關建議。
【關鍵詞】概要寫作;同義轉述策略;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周濤,顧宏宇,葉嘉琪,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引言
自2016年10月,浙江省英語高考新增了概要寫作。根據(jù)考試說明(2015),考試人員需要根據(jù)給定的一篇約350詞左右的文本撰寫大約60 詞的簡短摘要。
大多數(shù)高中生在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同樣的想法時存在問題(Jin,2016),而同義轉述教學一般被認為是能夠解決學生轉述問題的方法。
雖然已有研究證明同義轉述教學是提高學生概要寫作能力的有效策略,但這些研究的參與主體主要是大學生,而目前較少有研究關注高中生。本研究通過對86篇高中生習作進行研究分析,探討同義轉述策略對英語概要寫作得分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議。
二、文獻回顧
Campbell(1990)、John和Mayes(1990)提出同義轉述是學生將源文本融入其概要寫作的一種策略。同義轉述意識與方法的缺失可能會導致源文本的不當使用。
但是現(xiàn)有的研究中,并沒有一致的方法來描述同義轉述策略的不同類型。而就目前而言,Keck(2006)所提出的同義轉述策略有較大的借鑒意義。Keck提出了同義轉述可分為四種互斥的類別:近似復制(Near Copy)、輕度轉述(Minimal Revision)、中度轉述(Moderate Revision)以及高度轉述(Substantial Revision),不同轉述類別同所識別出的特指引用有關,其為轉述類別劃分的唯一依據(jù)。
特指引用(unique links)指的是單獨的實意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或副詞),或和原文完全一樣的文本,并符合以下特征: (a)出現(xiàn)在原文本中的特定位置;(b)在原文本的其他地方?jīng)]有出現(xiàn)。
表一為每個類型的同義轉述的定義與標準。
在Keck之前,Shi(2004)已經(jīng)發(fā)展了類似的轉述分類。她首先將文本借用分為三大類:(1)沒有借用原文;(2)以原文本或原作者為基礎;(3)直接引用原文。
然而,Shi并沒有對每個類別進行明確的定量區(qū)分,她的方法高度依賴于主觀判斷。在轉述認定方面,三個評判者之間只有82%的一致性。
Keck借鑒了Shi的方法,但他在為每種釋義類型設置語言標準方面取得了進步,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主觀干擾,三名評判人員的一致性達到了94%??紤]到可靠性,本研究決定采用Keck的方法。
對于同義轉述的研究主要從概要寫作的角度出發(fā)。國內對英語概要寫作的研究比較有限。許多研究者指出了同義轉述教學對概要寫作的重要性,雖然他們并沒有使用同義轉述一詞,而是使用了其他含有相同意思的表達(金怡,2016;賴朝暉,2016;吳雪峰,2018)。國外對英語概要寫作的研究起步較早,相比國內的研究而言其更為深入。Friend(2001)和Segev Miller(2004)的研究都通過實驗探討了教學策略對學生概要寫作的影響。其結果都表明,同義轉述的教學策略對學生概要寫作水平有顯著的影響。
三、研究設計
1.研究問題。本研究通過調查以下研究問題,比較高中生同義轉述的使用情況:
(1)高中生在概要寫作時使用同義轉述的總體情況如何?
(2)不同同義轉述策略和習作得分的關系如何?
2.研究對象。共有86名高中生參與了本研究。他們是來自浙江省某高中二年級兩個平行班的學生。這兩個班級英語學科的任課教師是同一位教師,并且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都相差不大。因此,所有的參與者在概要寫作和同義轉述方面的經(jīng)驗上沒有較大的差別。
3.數(shù)據(jù)收集與分析。參與者需要完成一項30分鐘的概要寫作任務,即閱讀一篇342個單詞的文本,并寫一篇大約60個單詞的概要,由兩位教師進行打分。其次,對于所得的文本,評測人員將會對其進行同義轉述的認定。為了確認不同類別的同義轉述,評測人員首先嘗試將學生概要中的每個句子追溯到原文本中的一個或多個句子。在完成認定之后,本研究最后采用SPSS24.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與統(tǒng)計。
四、結果與討論
1.高中生在概要寫作時使用同義轉述的總體情況。研究將所有習作中出現(xiàn)的轉述一一識別,結果見表二,得出結論:輕度轉述占比約為35%,中度轉述占比約為32%,高度轉述占比約為28%。相比之下,近似復制只占總體嘗試轉述的6%。
在共371處識別出的轉述中,只有約6%被歸類為近似復制,學生大部分通過對源文本進行最小或者中等程度的轉述來避免直接照搬原文。學生能夠通過從源文本借用相關單詞和短語來表明他們的確在閱讀和理解源文本的基礎上進行同義轉述,其概要寫作中借用的單詞和詞組在現(xiàn)階段高中生的基礎上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2.不同同義轉述策略和習作得分的關系。概要寫作評分要求中的兩項重要原則為理解并呈現(xiàn)原文要點和使用自己的語言。在幾種轉述策略中,輕度轉轉述和中度轉述可以比較好地兼顧這兩點,所以筆者將轉述策略中的近似復制賦分為0分,輕度轉述賦分為1分,中度轉述賦分為1分,高度轉述賦分為0分,將每篇概要習作中的轉述策略得分加權相加,得出每篇概要寫作的轉述得分。
為檢驗是否更多輕度轉述與中度轉述的使用會使轉述的得分更高,研究將0.5作為轉述得分的分界線,并將轉述得分>=0.5的組別稱為組1,轉述得分<0.5的組別稱為組2,整理后結果見表三。
從表一中可以發(fā)現(xiàn),組1比組2高出大約2分,這說明更多的使用輕度轉述與中度轉述得分更高。為檢驗是否使用輕度轉述與中度轉述策略比近似復制與高度轉述更容易得高分,研究選擇了獨立樣本T檢驗,整理后結果如表四所示。
從表四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兩組數(shù)據(jù)的差別的顯著性小于0.05,所以組1和組2的存在顯著差異,使用更多輕度轉述和中度轉述的習作得分更高。
五、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這些高中生總體上已經(jīng)形成了較強的同義轉述意識,并且能在其指引下對原文語段進行輕度轉述或者中度轉述。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低分習作者提取源文本要點的能力較弱,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轉述不當?shù)那闆r,進而失分,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不理解原文或者對其產(chǎn)生了誤解。高分習作者相對來說更加忠于源文本,而不是采用高度轉述的策略,他們更加善于從源文本中提取關鍵信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
在策略與分數(shù)的關系上,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輕度轉述與中度轉述的使用與習作分數(shù)呈正相關,使用更多輕度轉述和中度轉述策略的組別的分數(shù)明顯高于使用更多近似復制和高度轉述策略的組別。對原文要點的理解以及提煉修改能夠使習作較大程度地達到現(xiàn)階段概要寫作的要求,進而使習作得到高分。
參考文獻:
[1]Campbell,C.Writing with others' words: Using background reading text in academic compositions[M].In B. Kroll (ed.),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Research Insights for the Classro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211-230.
[2]Casey Keck.The use of paraphrase in summary writing: A comparison of L1 and L2 writer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6,15(4).
[3]金怡.中學生英語概要寫作研究: 問題與對策[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6,第4期:38-42.
[4]賴朝暉.把握過程遵循原則——浙江省英語新高考概要寫作的解題策略及備考建議[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6,第5期:15-19.
[5]吳雪峰.英語概要寫作評分量表研制的實證研究[J].中國外語教育,2018,第2期: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