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婷 黎莉
【摘 要】本文以廣西20家特殊兒童康復機構的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狀況,結果顯示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主觀幸福感總體上接近但未達到中等水平,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在年齡、教齡、職務以及月收入這幾個維度存在差異。提出提高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的措施:打造優(yōu)質教學團隊,促進不同年齡、教齡階段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優(yōu)化教師隊伍;提高康復機構教師的社會認可度,構建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注重教師切身利益,重視人才培養(yǎng)。
【關鍵詞】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 主觀幸福感 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31-0035-04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階段。根據《2018年中國殘疾人事業(yè)統(tǒng)計年鑒》,到2017年12月31日止,廣西共有殘疾人康復機構220個,殘聯(lián)辦康復機構110個,康復機構在崗人員達6868人,廣西目前殘疾人數有1353767人,其中在各類康復機構接受教育康復的有22萬多人,從這個數據上來看,廣西殘疾人教育康復事業(yè)發(fā)展迫在眉睫。殘疾人教育康復事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離不開康復機構教師人才隊伍的建設。而主觀幸福感既影響康復機構教師工作成效,也是教師工作本身的價值追求。在實踐中,受現(xiàn)實條件的影響,許多康復機構的教師專業(yè)認同低、工作壓力大、福利待遇差、社會地位低,造成自我效能感低、職業(yè)倦怠等問題。目前有關普通教師主觀幸福感的研究較多,但針對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卻很少?;诖耍狙芯繉V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提出相對應的策略,以促進康復機構教師人才隊伍建設,進而推動廣西殘疾人康復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2019年10月至12月對廣西殘聯(lián)系統(tǒng)、民辦機構、民政系統(tǒng)等20家康復機構的從業(yè)人員進行調查。從業(yè)人員主要指特殊兒童康復機構(包括公立和私立機構)的教師。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使用的問卷為段建華修訂的“總體幸福感量表”,該量表由18個題目6個因子構成:對健康的擔心、精力、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憂郁或愉快的心境、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以及松弛與緊張(焦慮)。每個因子用題目加和得分作為因子分,而不是項目平均分。幸福感總分則是各因子分相加得分,幸福感總分越高,說明教師擁有的幸福感越強。“總體幸福感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85,量表總分和各個項目的相關系數為0.48~0.78??偙砼c分量表的相關系數為0.56~0.88,男女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91、0.95。
(三)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采用SPSS17.0進行處理和分析。
二、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問卷的發(fā)放主要是通過網頁鏈接和二維碼的形式開展,一共收回問卷185份,去除無效作答問卷后獲得有效問卷173份,回收有效率達到86.5%。
(一)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總體情況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總體來看,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總分是72分,標準差14.62。有研究表明其全國常模得分約為73分,因此推斷出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主觀幸福感接近但未達到常模水平,即接近但未達到中等水平。
“總體幸福感量表”的全國平均水平為:女性71分、男性75分。將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的總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結果見表2。由此可以看出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男、女教師的平均分分別為:76.13分、71.34分,標準差分別為11.93、14.86。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的得分與全國平均水平并未存在差異(p>0.05)。
(二)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人口變量學上的差異分析
1.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性別上的差異分析。從表3的數據可以看出,雖然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得分,但是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主觀幸福感總分在性別上的差異并不顯著。但在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這個維度男女之間存在差異,男性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要優(yōu)于女性,其他維度不存在顯著差異。
2.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年齡上的差異分析。從表4的數據可以看出,主觀幸福感總分上各年齡組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25歲以下、26~35歲、46歲以上呈現(xiàn)出主觀幸福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提高,36~45歲的主觀幸福感得分最低。各年齡組在松弛和緊張這個維度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這個維度不存在差異,其余4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
3.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學歷上的差異分析。從表5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廣西在康復機構從事特殊兒童康復的教師的學歷結構主要是集中在大專學歷層,也說明廣西目前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學歷結構整體偏低。主觀幸福感總分以及6個維度在學歷上均不存在差異,說明學歷對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主觀幸福感沒有顯著影響。
4.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教齡上的差異分析。從表6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廣西在康復機構從事特殊兒童康復的教師的教齡結構主要集中在5年以下,說明廣西目前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教齡結構整體上偏低。教齡在對健康的擔心這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從每個教齡段的得分上可以看出教齡越高教師對健康的擔心越大;而在總分以及其余5個維度均不存在差異。
5.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機構性質上的差異分析。從表7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廣西在康復機構從事特殊兒童康復的教師的機構性質有公立和私立的,公立和私立的教師人數差不多,也說明廣西目前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機構性質并無差異。主觀幸福感總分以及6個維度在機構性質上均不存在差異,即機構性質對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主觀幸福感沒有顯著影響。
6.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職務上的差異分析。從表8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廣西在康復機構從事特殊兒童康復的教師有普通教師和行政領導,以普通教師為主。職務在松弛和緊張這個維度存在差異,跟普通教師比起來,行政領導沒那么緊張,相對要輕松一些;而在總分以及其余5個維度均不存在差異。
7.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月收入上的差異分析。從表9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廣西在康復機構從事特殊兒童康復的教師月收入整體上偏低。從主觀幸福感總分上看各收入組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即收入對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具有極其顯著的影響,收入為2001~3000元及3001~4000元的教師比收入在2000元以下、4001~5000元及5001元以上的教師主觀幸福感強。各收入組在憂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緊張這2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在精力維度存在差異,其余3個維度不存在差異。
三、結論
(一)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總體情況
目前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總體的主觀幸福感接近但未達到常模水平(全國為73,廣西得分72),即接近但未達到中等水平。與全國相比,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表現(xiàn)出以下特征:第一,教育理念、內容和方法落后。目前廣西大部分從事特殊兒童康復工作的老教師的第一專業(yè)與特教康復沒有關系,他們更多的是用普教的教育理念來進行康復指導、教學,導致康復工作面臨重重困難。第二,教師亟須提高專業(yè)水平。據了解,廣西目前開設有特殊教育、兒童康復等相關專業(yè)的學校,只有廣西師范大學、廣西醫(yī)科大學、南寧師范大學、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但是這幾所學校每年輸出的學生并不多,教師缺口大,且剛畢業(yè)的學生比較年輕,缺乏實踐經驗。第三,待遇有待落實。2015年,廣西頒布《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實施意見》,建立和完善了特殊教育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其中提到特殊教育教師享受15%的津貼。但在實踐中,哪怕公立特殊教育學校能真正落實的都很少,更不用說私立機構了。
(二)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及各維度與人口變量的關系
1.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性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男、女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在幸福感總分上存在5分之差,男教師得分高于女教師,這與目前特殊兒童康復機構中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有關。男教師人數較少,因而容易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女教師人數多,相對說來對孩子缺乏吸引力,而且女教師彼此間存在激烈的競爭,這些都會成為女教師的壓力源。此外,教師回到家中,又面臨來自家庭的煩瑣家務等引發(fā)的壓力,多方壓力都對女教師產生影響,降低了她們的主觀幸福感。
2.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年齡上存在顯著差異。從主觀幸福感總分上看各年齡組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即年齡對主觀幸福感存在極其顯著的影響。25歲以下、26~35歲、46歲以上呈現(xiàn)出主觀幸福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提高,36~45歲的主觀幸福感得分最低。各年齡組在松弛和緊張這個維度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這個維度不存在差異,在其余4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36~45歲的教師幸福感最低,究其原因,這個年齡段的教師正處于“中年危機”的階段,上有老下有小,面臨著來自家庭、事業(yè)、社會多方面的壓力,而他們舒緩壓力的途徑又有限。
3.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學歷上差異不顯著。主觀幸福感總分以及6個維度在學歷上均不存在差異,也就是說學歷對廣西特殊兒童康復機構的教師的主觀幸福感沒有顯著的影響。目前廣西在康復機構從事特殊兒童康復的教師的學歷結構主要是集中在大專學歷層,也說明廣西目前的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學歷結構整體上偏低,這種學歷結構有待優(yōu)化和提升。
4.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教齡上的差異分析。目前廣西在康復機構從事特殊兒童康復的教師的教齡結構主要是集中在5年以下,說明廣西目前的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教齡結構整體上偏低,這是因為廣西特殊兒童教育與康復事業(yè)發(fā)展起步晚。教齡在對健康的擔心這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從各個教齡段的得分上可以看出教齡越高對健康的擔心越大。其他維度則不存在顯著的差異。
5.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機構性質上差異不顯著。目前廣西在康復機構從事特殊兒童康復工作的教師其所屬機構性質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和私立的教師人數差不多。這說明廣西目前的特殊兒童康復機構公立和私立之間并沒有很大區(qū)別。機構性質在主觀幸福感總分以及6個維度均不存在顯著差異,也就是說機構性質對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的主觀幸福感不存在顯著影響。這或許和實踐中私立機構隨著規(guī)模的擴大而提高教師待遇、注重教師培養(yǎng)和培訓有關。
6.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職務上存在差異。目前廣西在康復機構從事特殊兒童康復工作的教師有普通教師和行政領導,以普通教師為主。職務在松弛和緊張這個維度存在差異,與普通教師相比,行政領導沒那么緊張,相對要輕松一些。這主要是因為領導可以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在工作中有更多經驗獲得更多的正向情感體驗和舒緩壓力的途徑;而普通教師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又難以舒解,因而比行政領導感到更加緊張。
7.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在月收入上差異顯著。目前廣西在康復機構從事特殊兒童康復的教師的收入主要為2001~3000元及3001~4000元,說明廣西目前的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教師收入整體上偏低。從主觀幸福感總分上看各收入組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即收入對主觀幸福感有極其顯著的影響。收入為2001~3000元及3100~4000元的教師比2000元以下、4001~5000元及5001元以上的教師主觀幸福感強,說明月收入是影響教師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主觀幸福感與工資收入水平并不成正比,月收入為2001~3000元及3001~4000元的教師主觀幸福感最強,也許是這個收入階段的教師在維持生活的基礎上還有其他娛樂方式可以排遣壓力,且生活壓力相對較小。而月收入在4001元以上的教師,可能正處于“中年危機”階段,面臨來自家庭及經濟上的壓力。各收入組在憂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緊張這2個維度存在顯著的差異,在精力這個維度存在差異,其余3個維度不存在差異,這也說明心境、緊張度、精力與收入有關。
四、建議
(一)打造優(yōu)質教學團隊,促進不同性別、年齡、教齡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優(yōu)化教師隊伍結構
首先,確定科學合理的團隊結構和目標。建設科學合理的教師隊伍,引進一定數量的男教師,鼓勵教師間的良性競爭。其次,科學設計梯形團隊的組成結構。一是遴選合適的團隊帶頭人,帶頭人的選擇關乎團隊的建設;二是完善各個年齡、教齡階段團隊成員,形成一個梯隊,各教齡階段教師共同學習,教齡長的教師指導教齡短的教師,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促進各個年齡段的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而年齡小的教師屬于新鮮的血液,可以給團隊帶來新的理念和資訊,應為他們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和平臺;三是貫徹落實好每個年齡和教齡階段教師的工作重點和培養(yǎng)方向,在這個基礎上,各個年齡和教齡階段的教師達成通力合作的共識,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升薪資競爭力,注重教師切身利益,重視人才培養(yǎng)
康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離不開政府的重視,當前“健康中國”的理念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zhàn)略,也為康復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新引擎。眾所周知,要實現(xiàn)康復事業(yè)的良性和蓬勃發(fā)展,人力、物力、財力非常重要。要建設優(yōu)質的人力資源隊伍,不僅需要提升康復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更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基于崗位的薪酬和績效模式,從而激發(fā)從業(yè)人員的工作激情與動力。同時,應注重教師自身的提升問題,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多平臺、多渠道的培訓。
(三)提高康復機構教師的社會認可度,構建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促進康復領域事業(yè)的發(fā)展,從而提升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
當前大眾對殘疾人、康復事業(yè)以及康復教師的認識有待提升。廣西處于西南邊界,發(fā)展康復事業(yè),需要依賴政府主導,以及社會各界和輿論的配合與支持,由此提高康復機構教師的社會認可度,構建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切實提高康復機構教師的待遇,促進康復領域事業(yè)的發(fā)展,從而提升康復機構教師主觀幸福感。
【參考文獻】
[1]《中國殘疾人》記者組.全局謀劃保障民生[J].中國殘疾人,2017(7).
[2]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2018年中國殘疾人事業(yè)統(tǒng)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8.
[3]劉子琪.幼兒教師主觀幸福感與應對方式、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4]周卓浛,王澤然,姜珊.大學生人際交往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J].現(xiàn)代交際,2018(12).
[5]顧俊樸.特殊教育教師專業(yè)倫理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6.
[6]廣西補貼低收入群體? 從事特殊教育10年獲15%津貼[EB/OL].(2015-09-12)[2019-10-11].http://gx.people.com.cn/n/2015/0912/c179430-26344646.html.
[7]王琳琳.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師職業(yè)幸福感調查[J].綏化學院學報,2016(10).
[8]李建軍,程軍,高峰,等.我國康復人才戰(zhàn)略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5).
[9]孫長樂.山東省殘聯(lián)信息化戰(zhàn)略規(guī)劃與信息系統(tǒng)設計[D].濟南:山東大學,2011.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孤獨癥兒童幾何圖形的拓撲性和歐式性的空間認知”(2017KY0947);2019年度廣西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2-6歲自閉癥兒童繪畫治療的應用研究”(2019KY1178)
【作者簡介】秦春婷,應用心理學碩士,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黎 莉,特殊教育學碩士學位,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