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云
摘 ?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因為學習能力的問題,對學科的感興趣程度,對教師授課的課堂氛圍等多種原因而產生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一部分學生能夠很好地進行學習,出色地完成各種教師布置的任務,并且在考試過程中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還有一部分學生會逐漸脫離整體學習進度,漸漸在課業(yè)中出現(xiàn)學習困難的現(xiàn)象,這些學生就是教師常說的“后進生”,當然,教師應該多多改善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學習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改善后進生;學習興趣;預習復習;討論交流
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難度雖然在整個學生生涯中是最基礎、簡單的,但也會有學生對小學數(shù)學提不起學習興趣,學習不好數(shù)學。為了避免學生的這種數(shù)學學習情況影響學生在之后的數(shù)學學習,教師就需要采取方法改善班級后進生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摘掉“后進生”的頭銜,改善自己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經驗,對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改善后進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一番研究,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作用。
一、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北宋的思想家張載曾經說過:“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边@句話就形象地表明了若是沒有了興趣與志向,那么在人們學習過程中雖然還是在進行學習,但卻不會有太大的作為。這句話為教師在改善班級后進生的學習情況提供了一些指導,教師就可以在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情況的過程中,吸引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shù)學的樂趣,感受到解決數(shù)學難題的成就感,這樣學生就會以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為動力,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會因為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而有所改善。
例如,我在教授學生學習“克和千克”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時,為了能夠方便學生理解,并且吸引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于是我就提前準備了一個天平,幾枚硬幣和兩袋食鹽,用這些為學生進行實際的展示,方便學生理解克和千克的內容。課堂一開始學生就被我的教學工具所吸引,當我挑選學生進行實際的體驗時,每一位學生都躍躍欲試,但我卻選擇了班上數(shù)學學習并不是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我讓這位學生先用手掂一掂硬幣、食鹽的重量,然后使用天平稱一稱,以此來真實感受克和千克之間的重量差別,并且深刻理解克和千克是表示物體重量的單位。經過這樣的操作,班級的后進生會因此對數(shù)學產生興趣,進而后進生也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其學習情況也會有所改善。
二、做好數(shù)學預習復習
學生想要改善自己的學習困難情況,就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實際學習情況的學習方法,當然,做好數(shù)學學習的預習和復習工作是適合每一位學生學習的方法。預習是為了學生能夠在教師授課之前就對學習內容具有一定了解,避免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毫無準備的現(xiàn)象,無法理解教師的講課內容。復習是讓學生能夠及時地消化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的知識點,這樣可以防止學生很快將知識遺忘,并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過程中遺漏的知識點,進而能夠及時解決。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因數(shù)與倍數(shù)”這章的內容時,我在課下找了班級后進生進行談話,要求他們在課余時間對這一章的學習內容進行預習,提前了解學習重點,圈畫出自己難以理解的地方。這樣,我在課堂講課過程中能夠注意到這些學生在進行預習之后,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有所提高,課堂參與度也有所增加。課下,我還要求這些學生進行復習,理解我所講解的內容,并且背誦因數(shù)、倍數(shù)的相關知識點,牢記2、5、3的倍數(shù)特點。有了這樣的預習復習要求,學生課堂效果有了提高,個人的學習情況也得到了改善。
三、討論交流做題方法
人們常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睆倪@句話中我們可以意識到集體的力量遠大于個人。因此,班級后進生在改善自己學習情況的過程中,可以主動地向教師或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與他們進行討論交流。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學習教師和其他學生分析習題的方法,還可以根據做題步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進而在眾人的幫助下得到指導。同時,教師在與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時,也需要對學生保持寬容和歡迎的態(tài)度,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數(shù)學廣角——搭配(二)”的內容時,班級中的數(shù)學后進生對這種類型的題目總是難以理解,遇到題目不知道如何計算搭配的方法數(shù),這時,我就鼓勵學生與我或者其他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我們一起討論做題的方法,解決后進生在這種問題上的困惑點。如此一來,班級上的后進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這種搭配問題的計算技巧,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有所改善。
總而言之,改善班級后進生的學習情況是一個難點,同時也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檢驗。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教師,首先需要正確地看待班級后進生,不可以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夠優(yōu)秀而對學生產生不耐煩的態(tài)度,其次就需要廣泛傳播這種教學方式,并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進行變化,幫助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能夠取得很大的進步,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很好的改善。
參考文獻:
[1]張德貴.農村小學數(shù)學后進生的成因和轉化淺析[J].亞太教育,2015(24).
[2]徐云虎.淺談小學數(shù)學后進生的轉化[J].現(xiàn)代營銷(學苑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