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摘 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廣州市番禺區(qū)教育局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和“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為進一步打造“上品教化升級版”,結合《番禺區(qū)教育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提出關于“推進文化德育”的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指導文件。筆者以本校的“春草教育”辦學理念實施學校文化德育為例,從“春草教育”理念在校的實施現狀、改進策略、目標體系和保障措施這幾方面展示我校是如何推進文化德育活動的。
關鍵詞:立德樹人;上品教化;“春草教育”
根據《廣州市番禺區(qū)中小學文化德育工作實施方案》,筆者的學校積極踐行區(qū)“上品教化”目標要求,結合學校發(fā)展現實,學校領導班子帶領著全體教職工一起,積極探索學校特色發(fā)展之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和專家指導,在學校內生文化和在地文化的基礎上,提出“春草教育”辦學理念。在“春草教育”文化引領下,從學校管理、課程建設、德育創(chuàng)新、教學改革、后勤服務、校園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與探索,重構了學校理念系統,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一、文化德育校本現狀分析
(一)現有的優(yōu)勢
1. 學校有一定的學校文化建設基礎
近年來,學校提煉出“春草教育”的學校辦學理念,形成以“滿園春草皆風景”辦學愿景,以“春草有志,志在堅韌”為校訓,以“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為校風,以“豐而不贅 簡而有法”為教風,以“樂學善思 踏實靈動”為學風的辦學理念體系。以“春草文化”為主題,學校將校園建設與學生教育,有機結合,建設詩意化的美麗校園。學校以“春草文化”為主題,打造班級特色,引導教師以打造班級精神文化為核心,努力創(chuàng)設富有生命色彩、充滿生活氣息的班級文化。
2. 優(yōu)勢特色項目初見成效
(1)打造體藝學科教學特色。學校重視開展體育活動,校園足球在學校初步開展,是廣州市足球推廣基地學校,也在各類田徑比賽中獲得成績。學校大力開展音樂、美術、書法、舞蹈等藝術社團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書畫展比賽等,是區(qū)硬筆書法基地。
學校強化養(yǎng)成教育,開展勁草學子系列活動,以“培養(yǎng)好習慣”為核心主題,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年段開展“養(yǎng)成教育計劃”。
(2)學校建設書香校園,于4月份和10月份開展讀書系列活動,包括講故事、朗誦、演講、讀書筆記展評、學生手抄報、書簽設計等,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
3. 學校重視團隊建設,教師隊伍團結有活力
近年來,隨著教師隊伍不斷擴大,學校多措并舉,努力打造一支善管理、樂奉獻、業(yè)務精的行政隊伍以及打造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在這過程中,學校堅持把師德建設擺在首位,提高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水平。
4. 家校關系良好
學校舉辦“校長接待日”“教學開放日”“親子活動日”等活動,廣泛聽取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群眾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推進學校的工作,密切學校與家庭、社會的深層聯系。同時加強對學校文化建設的宣傳,家長也比較認可“春草教育”的品牌。
(二)存在的不足
1. 德育課程未形成體系
在德育課程方面,學校有計劃、有序地開發(fā)并實施校本德育課程,初步凸顯了體藝特色項目、科技特色項目,但品牌特色不夠明顯,德育課程未形成體系。
2. 德育活動的系統性不夠
在德育活動方面,學校圍繞“春草芊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且德育活動有一定特色,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地方,主要體現在:(1)學校德育活動缺乏主線,稍欠系統性;(2)養(yǎng)成教育,“微笑教育”初見成效,形成常規(guī),但需要進一步打造成品牌活動。
二、實施文化德育改進的策略路徑
建構文化德育工作體系,通過人文德育、生活德育、風雅德育和幸福德育等四大途徑來豐富我?!按翰萁逃钡膬群?/p>
(一)重點打造特色化“人文德育”文化活動
人文德育把關懷作為內在要求,關注學生的個性,關心學生內心的感受和需要,關注學生的生命發(fā)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成為愛家愛國、愛文化、有自信的人。在踐行中感受“進取”之樂;在體驗中學會悅納自我,涵養(yǎng)內在精神,增強家國意識、民族自信,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抓好常態(tài)化“生活德育”文化活動
一是活動生活化。讓學生接觸生活、感受生活,在生動活潑的生活實踐活動中吸取新知識,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我們進一步創(chuàng)新打造自己動手做自己享受勞動成果、回家為家人服務的“勞動實踐活動”,校內外志愿服務活動、跳蚤義賣活動;走進社區(qū)開展法制、安全、環(huán)保宣傳活動;走進養(yǎng)老院、智障學校為孤寡老人、殘疾兒童獻愛心活動;走進山區(qū)為貧困學童捐書、捐助等幫扶活動;走出游學,領略文化風光并關注展示中國人的文明素養(yǎng)。將此項活動打造成校本文化德育的窗口活動。
二是生活活動化。主題班會活動:積極開展“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彎腰撿廢紙、隨手拾垃圾、爭當環(huán)境小衛(wèi)士”“愛護市容、愛我家鄉(xiāng)、從我做起”等活動,從生活小事入手,培養(yǎng)學生文明養(yǎng)成。專題活動: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行為規(guī)范訓練”活動,磨煉意志,強化自律;加強法紀意識的“安全法制教育活動”,運用鮮活案例,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增強法制觀念;強化感恩思想的“感悟父母恩、感悟教師愛、感悟同學情”的故事演講會及“感恩畢業(yè)晚會”,用情感化學生,用愛熏陶學生,使他們感恩于行、感恩于心。將此項文化活動打造成校本文化德育特色創(chuàng)新活動。
在“生活德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自律自治、勇于擔責、服務社會的核心素養(yǎng)。
(三)有效強化個性化“風雅德育”文化活動
活動重點是培養(yǎng)文學、藝術、科技才藝和審美能力,提供展示的平臺,讓校園處處散發(fā)著藝術、科學的氣息,讓學生在展示才藝的過程中享受文學之美、藝術之美、科技之美,享受過程參與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在踐行中領悟“審美”之樂。
(四)持續(xù)開展人性化“幸福德育”文化活動
活動重點是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并把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傳遞給他人。通過“春草園丁”“勁草少年”“雨露家長”系列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陽光的心靈。在踐行中享受“豁達”之樂。
三、形成文化德育的育人目標體系
學校的德育目標與育人目標整體一致,根據番禺區(qū)文化德育的指導要求,結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要求以及兒童品德形成與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學校圍繞人文德育、生活德育、風雅德育、幸福德育四大途徑,以此來指導和實施學校的文化德育工作。
文化德育年級目標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扣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人文德育指向人文積淀、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核心素養(yǎng),生活德育指向自我管理、社會責任等核心素養(yǎng),風雅德育指向珍愛生命、審美情趣等核心素養(yǎng),幸福德育指向勇于探究、健全人格等核心素養(yǎng)。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文化德育組織領導
完善的組織領導是開展文化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為推動我校文化德育工作穩(wěn)步有序進行,建立和完善由校長為領導、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班主任和少先隊干部為骨干,師生代表、家委會代表參與的學校文化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領導小組與學校教師全員學習文化德育理念與方法,掌握德育規(guī)律、知識與技能,提升德育能力;完善德育運行和管理機制,制定德育工作總體規(guī)劃與分階段的實施計劃,明確各階段德育工作重點,強化監(jiān)督措施與評價體系。
(二)擴大文化德育宣傳引導
有力宣傳是推進文化德育的重要前提。注重文化德育規(guī)劃方案的解讀,充分利用櫥窗、板報、手抄報、校園廣播、校園局域網、學校簡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讓全體學生、教師、家長了解文化德育的內涵,加強學生、教師以及家長對“春草教育”的理解,讓“文化德育”理念深入人心,提升教師及家長文化育人意識,有效引領全體師生融入文化德育工作中,感受文化德育的魅力。
(三)注重文化德育科研引領
開展課題研究是深化文化德育的有效策略。從學校整體出發(fā),加強德育課題的總體規(guī)劃,確定重點研究方向和研究課題,鼓勵教師結合自己的工作開展德育課題研究,并將研究的成果運用到德育實際中,以此不斷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實踐德育創(chuàng)新,使德育工作更加科學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
(四)落實文化德育經費保障
經費保障是開展文化德育的物質基礎。設立文化德育建設專項經費并列入學校預算,對于校園文化布置、教學硬件設施設備、校本教材開發(fā)、德育課題研究及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給予優(yōu)先充分的經費保障,并制定相關的激勵機制。
通過兩年的實踐,筆者所在學校在高位的文化德育理念架構統領下,推進構建完善的文化德育校園建設體系,包括管理、課程、課堂、德育、社團、科研等方面,逐漸形成有人文關懷、鮮明特色的校園環(huán)境文化,通過接納、包容和調和,組構一個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有利于各種生命體成長的動態(tài)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