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燕
摘 要: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課程,語文教師要有效利用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意識。文章指出,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從教材中提煉吸收健康的營養(yǎng)、從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從溝通中引導學生營造健康心理這三個途徑來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健康心理;培養(yǎng)策略
教師對學生的各方面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師隊伍中,小學語文教師的作用尤為突出,是最能影響學生的人。小學語文教育具有一定的社會人文特征,特別是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許多能夠培養(yǎng)廣大學生良好品德和心理素質(zhì)的重要因素,對于學生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形成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與地位,科學地借助教材引導能夠充分激起學生對語文課堂的熱情,建立學生勤于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與樂觀無畏的生活觀念,讓學生樹立一定的自信并擁有無畏的精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既要具備大量的語文課堂教學理論儲備,還要有寬廣的胸懷和強烈的責任心,隨時了解學生詳盡的心理活動,不厭其煩地指導學生增強自身的心理素養(yǎng)。筆者對小學語文教育中融合的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任務做出了如下探索。
一、從教材中提煉吸收健康的營養(yǎng)
小學語文課文大多數(shù)是思想性較強的文章,教師必須廣泛地發(fā)掘并借助小學語文教材所涉及的有代表性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確定每一課的教育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胸有成竹,確保在教學中做好既教書又育人?!堕L征》《開國大典》等課文,歌頌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可以使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小樹立為建設祖國作貢獻的責任感?!豆鹆稚剿贰堕L城》等課文,描寫祖國壯美河山,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激發(fā)出一股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達的激情。因此,有機地選擇合適的教材內(nèi)容滲透到講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中獲得感悟,讓學生從中了解我們的生活,將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科學、合理地加入語文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中,特別是利用人物榜樣的力量,榜樣往往是他們行動的楷模、力量的源泉,其中,用那些出現(xiàn)在他們身邊的榜樣,其激勵效果將更加明顯。
二、從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觀
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一部分,寫作對于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夠貫穿日常教育方式,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培養(yǎng)學生人格和思想品德。人格的形成應當是自然的,教師應當以引導為主,避免強制式教育產(chǎn)生的逆反效果。采取啟發(fā)式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自我思索的狀態(tài)下建立良性的人格。小學生的語文寫作,即小學生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還有自身對某些事件的感悟通過語言表述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把所見、所思、所想、所感真實地寫出來,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心里在想些什么,甚至學生對某些經(jīng)歷的一些觀點主張。
班上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讀《荷花、荷葉、淤泥》有感”的作文,他這樣寫:“這篇文章使我受益無窮,特別是淤泥的無私奉獻精神,敲打著我的心靈,讓我從新認識自己。荷葉,作為陪襯荷花的伴侶,它具有默默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偉大的,也受到人們的贊頌。可荷葉至少能讓人看到,至少不會受到非議??捎倌嗄兀啃列量嗫囵B(yǎng)育了荷花荷葉,得到的卻是一大堆批評和誤解,但淤泥在委屈面前從來都無怨無悔,依然至誠地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不求索取地為他人作奉獻,在今天已經(jīng)是很難得了;要做到默默奉獻,那就是難上加難;若要做到忍辱負重地默默奉獻,那真是比登天還難。為人民服務者值得別人尊敬,默默奉獻者值得別人稱頌;能在誤解與受批評中作出貢獻的人,就更值得贊頌……”
筆者認為該作文遣詞造句生動形象,把荷葉、荷花、淤泥寫得極富有人的情感。通過描寫淤泥不求名利、默默奉獻的高尚品質(zhì),一種崇高的敬意油然而生。這就是有益的營養(yǎng)品,就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一種堅定的信念將會在小作者的心里生根、發(fā)芽、開花。因此,在作文訓練中,可以滲透熱愛生活、關心集體、尊重別人、做事認真等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拔囊暂d道,道在其中?!睂W生對一篇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和明確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意圖的過程,實際也就是接受語文德育的過程。而教師進行教學是從教材開始的,所以正確而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蘊含的價值經(jīng)驗是充分發(fā)揮育人作用的關鍵。
三、從溝通中引導學生營造健康心理
作為一名學生,尤其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大部分情況下他們都是憑借和教師的互動來判斷自身對某位教師教授的科目是否感興趣,是否自愿接受教師在課堂中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是否愿意主動加入教師發(fā)起的教學任務中。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必須理解和尊重學生,通過熟練溝通技巧,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堅持多用正面引導,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對學習知識的自發(fā)性。在課堂之外,教師應該主動參與到學生的課余生活中,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學生的想法,真正做到與學生思想同步。教師一定要耐心傾聽學生的聲音,認真地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和要求,積極地指導學生探索克服困難的方法,找準突破口,深入探尋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樣才可以從實質(zhì)上根除學生遇到的困難。承認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生要進行分類指導,以滿足其不同心理需要。尤其是對有心理問題或行為問題的學生要進行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個別指導。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接觸來真正了解一個學生,恰當處理學生的害羞、自卑、防衛(wèi)心理帶來的溝通障礙。認真做好個案研究,積累個案資料,提高個別教育的實效。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語文教師探索創(chuàng)新。當然,這些都意味著需要進一步大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通過深入學習教材,認真研究教材,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點,潤物細無聲,在語文課堂中自然而然地加入心理健康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與熏陶,在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