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融媒體時代已經(jīng)來臨,新聞稿采訪和編輯的內容將成為各大媒體機構特色宣傳的基石。每一篇新聞稿將會被重復多次利用,而最終在不同的期刊,以不同的形式推向大眾。因此記者對新聞的采訪和編輯業(yè)務將會產(chǎn)生新的要求來適應融媒體時代。我們將對此進行分析概括,為新聞記者的發(fā)展提供準確方向。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采編業(yè)務;新要求
在傳統(tǒng)的媒體模式中,一篇新聞稿會在一個媒體途徑推出,而在現(xiàn)在的媒體模式中,一篇新聞稿即可以在推送中以輕松活潑的形式出現(xiàn),也可以同時在官網(wǎng)上以簡潔明了的概括文字出現(xiàn),還可以同時在報紙上進行官方嚴肅的報道。因此,我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融媒體時代,結合融媒體對新聞記者的采訪編輯業(yè)務進行新的提升。
一、融媒體概述
融媒體在目前仍然沒有十分明確的概念,但社會對融媒體都有相近的認識,主要是將各種媒體技術、媒介機構和公眾資源進行分享、結合利用,以最低成本完成需要的宣傳效果。在這樣的時代下,融媒體可以更加合理的節(jié)約資源,拓展宣傳途徑,既保證了好的宣傳內容和效果,也增加了觀眾參與媒體宣傳的雙向作用,有參與感的觀眾對宣傳內容掌握會更加透徹,宣傳力度也會更廣。在仔細的剖析融媒體的分工和機制,就是對傳統(tǒng)的媒體模式的革新,從各行各業(yè)獨自工作變?yōu)楹献鞴糙A模式。而在融媒體時代,就一個機構可以將前期的資料采集工作進行統(tǒng)一征集,盡量完善,各平臺可以各取所需,后期編輯成符合自身機構宣傳特色和風格的內容文案。對于這個時代新聞記者的采訪編輯能力就十分看重,尤其是創(chuàng)新和獨特風格上的能力要求。
二、新聞機制采編業(yè)務重點分析
1.發(fā)覺新聞信息
在這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信息碎片化周期短的時代。新聞熱點成了大眾所關注到的最直接的社會輿論知識,而更多的新聞將被迅速湮滅。記者需要抓住新聞熱點,在保證新聞準切性、真實性和客觀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引起大眾的關注。那我們的新聞傳播就要順應以下幾個特點。
(1)要順應社會的需求
宣傳媒體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應該順應社會的需求,引導正確的輿論。策劃和內容需要更豐富,形式新穎有態(tài)度。根據(jù)讀者的需求,細化欄目分工,在大眾適應的時間范圍內定期更新新聞內容。
(2)要注意細節(jié)
在基礎資料收集充分的前提下,對文稿內容進行精加工??紤]要更加成熟,既要有客觀的內容,又要有特色內容。確??紤]到各平臺的需求。
(3)要注重拍攝角度的選取
以上說了新聞內容的選取,于此相對應的照片選取也是需要提升的。不僅需要攝影符合新聞的內容,也需要攝影記者提高對照片的現(xiàn)場感、畫面構造、抓住重點。對于一個新聞,切入點的不同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新聞內容,而拍攝也是如此,不同的角度,對于大眾的觀察點也會不一樣。
(4)創(chuàng)新版面設計
對于版面設計,需要我們劃分信息內容、在視覺上產(chǎn)生有力的沖擊力,但同時也要有渲染力度。圖片和文字的排版要和諧,步調一致,相互呼應。布局可以簡單明了,清晰大方,也可以絢麗耀眼,奪人眼球??偠灾?,不同的媒體渠道,需要有不同的理解和獨到設計。
2.新聞語言提煉
新聞的語言需要精簡提煉。
提煉也就是能讓大眾在最短的事件內,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同時也確保內容的完整度和可信度。新聞的語言也是十分值得推敲的,尤其是標題和導讀,標題是大眾最先接觸的內容,一個出色的標題可以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而導讀內容,可以幫助讀者快速了解新聞內容、立意以及情感。而導讀也需要抓住讀者的心理,在保證新聞基本原則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用新的角度,新的題材,新的技巧吸引讀者繼續(xù)閱讀正文。
3.新聞的真實度
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時代中,新聞傳播的迅速有利有弊。有利的就是,對于大眾來說,接受新聞變得無比快捷,信息量大,選擇性多,生活的熱點槽點也會很豐富。但是也有十分大的弊端。信息傳播迅速的同時,會減少信息加工采集的時間,往往大眾接受到的信息都是片面的,缺少了完整性,也就降低了新聞一定程度上的真實性。加上現(xiàn)在新聞對于關注度的追求過分在乎,很多媒體為了追求巨大的曝光度,而隱藏新聞細節(jié)內容,片面報道以追求關注,導致新聞失真程度進一步加劇。
三、當今時代下業(yè)務新要求概述
1.題材的多元化
首先在題材上,融媒體時代的新聞記者要更加懂得抓住新聞。如此更新迅速的信息時代,在新聞的發(fā)現(xiàn)和選取上講究速度和效率,對記者的敏銳能力將會有更高的要求。
2.角度的多元化
在擬稿的時候,要有更多的角度切入。如報紙媒介,讀者用視覺接觸主要信息,那我們在照片搭配,文字描述上就要下工夫。可以側重在一些細節(jié)的修飾,以及心理、語言等生動的描寫來裝飾文章。而對于廣播媒介,大眾主要用聽覺接受信息,更多事實以及現(xiàn)場收聲會使新聞更加有立體感,不用言語過多的修飾顯得累贅。這時候越是精簡,越是還原和刺激感官,就更加達到新聞宣傳效果。
四、提升策略
我們可以對市面上的新聞類型進行收集和分析,針對不同宣傳途徑的新聞需要什么樣的文字和圖片敘述。對于記者而言,熟悉掌握多數(shù)宣傳特點,就可以將他們融合在同一片新聞稿中,這個時候,一篇新聞稿就可以運用在多面宣傳渠道里,同樣可以展現(xiàn)出不同的新聞角度和立意。
時代在進步,媒體時代更新太快。對于新聞記者的采編業(yè)務要求也是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提升。追溯源頭,我們將最基礎的新聞稿件不斷完善,將其作用最大化,節(jié)省人力和物力資源,在媒體宣傳的制度中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何愛東 .融媒體時代對新聞記者采編業(yè)務的新要求 [J].傳播力研究 ,2019,3(23):143.
[2]李旭陽 .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宣傳工作的對策研究 [J].傳媒論壇 ,2020,3(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