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空軍
【摘 ? ?要】數(shù)學作為教育體系中的基礎科目,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等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考核意義,本章基于對小學學生的數(shù)學教學的現(xiàn)狀,淺析如何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希望可為相關教學開展提供一定的可行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邏輯思維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45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初級成長階段,這一階段局限于年齡等各個因素,學生大多心智不成熟,所以在實際開展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學生不能自主解決問題、對數(shù)學學習缺乏熱情等困境,但同樣在教學展開中也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這一階段的接受能力迅速,這一階段是學生關鍵的成長階段,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重要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響,也作用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這一作用不僅僅體現(xiàn)在數(shù)學學科,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展開也具有重要意義。而數(shù)學學科其涵蓋的復雜思考及計算轉換等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其學科考核也涵蓋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考核。下述即提出數(shù)學學科中引導學生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一、推動學生實踐,利用益智游戲等引導學生提高動手能力
小學成長階段的學生處于認知有限的階段,所以其邏輯思維能力相對欠缺,具體化、立體的認知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例如,當學生自身接觸到三角形物體時會有意識的、更直觀的認知到三角形的角特點和邊特點;當學生在進行簡單問題解決時聯(lián)系實踐將學生帶入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投入教學中主動進行思考;當學生進行簡單加減計算時利用算術小棒等工具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初級階段,學生并不需要擁有太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方面除推動學生實踐外,還可以寓教于娛,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簡單易學的益智游戲,通過益智游戲可以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簡單的數(shù)獨游戲等。
二、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互動,鼓勵學生發(fā)表意見
班級教育是當下國內教育的主要形式,其主要的局限在于每一位教師需管理的學生數(shù)量可能超出了其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兼顧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生之間能力、性格等各方面的差異會影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進度,教師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難以在教學過程中時時量化,因此,在實際教學開展中教師應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一方面,良好的互動有利于幫助教師直接性的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階段性的掌握,另一方面,通過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提出等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并且良好的課堂互動可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影響,而數(shù)學教學課本在學生看來難免枯燥,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分神、發(fā)呆等是教學有效開展面臨的主要難題,課堂互動可以有效地調動課堂教學氛圍,從而引導學生緊跟教師教學開展進度,以此達到既定教學目標。同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學生,對學生盡可能的包容,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態(tài)敏感,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震懾性,所以應對學生更加的耐心,鼓勵學生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
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認可學生的進步,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填鴨式”教學,這一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從而壓縮了學生的思考空間、阻礙了學生的邏輯思維發(fā)散。教師作為連接知識與學生之間的紐帶,其責任不僅僅在于傳遞某一知識點給學生,而在于推動學生去深入了解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學生對問題了解的全面性和好奇心會推動學生的自我思維鍛煉。例如,教師提問后,應為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然后引導學生去積極地進行正確思考,“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正是如此。同時,教師對學生做出的教學反饋也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溝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思考“怎樣才能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答案很簡單,只要學生會了,在取得一定的成果時在這方面得到了一定的認同,讓學生明確他的努力一直被教師和家長見證,出于對再次認可的渴望,學生不僅僅會明確這一努力方向是正確的,也會對這種思維方式越來越感興趣。所以教師即使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也應該不急不躁,不指責學生的錯誤,應引導學生去正視錯誤,然后引導學生去進行正確的思考。
四、引導學生了解學習需求,培養(yǎng)邏輯思維動機
優(yōu)秀的教學必然是將師生之間的教與學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教與學的關系割裂會導致教學不完整,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不僅應關注教師的教學需求,也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實踐教學中會發(fā)現(xiàn)即使教學中教師表現(xiàn)優(yōu)異卻總存在“教不會”的學生,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由于學生的邏輯思維動機的缺失。邏輯思維動機指學生對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教學開展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深入日常生活去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由此引導學生去認知邏輯思維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產生的必然聯(lián)系,如舉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零花錢用度等,當實際與理論聯(lián)系起來后,學生會潛意識的認同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習需求,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以此便于教師開展教學。
五、耐心引導,不能操之過急
所有的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充滿希望,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對于孩子的啟蒙階段教育格外的重視,在信息化發(fā)展的當下,家長有更多的平臺和渠道去了解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的重要性,所以在對孩子的期待下部分家長甚至是教師推動著高指標的“精英教育”的產生。不可否認,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認知都正處于形成階段,同時這一階段又恰恰是學生接受能力最為迅速的時段,所以在“精英教育”理念上部分家長和教師操之過急,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提出了高標準和高要求,要明確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心智承受能力有限,快樂學習對其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教學開展過程中一定要耐心引導,切忌操之過急。
綜上所述,小學數(shù)學邏輯思維培養(yǎng)將會惠及學生的其他學科學習,甚至是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開展中教師應積極關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上述有針對性的建設意見有望幫助教師在教學中有效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蘇衍順.淺談小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2):188-189.
[2]劉愛群.小學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數(shù)碼設計(下),2019,(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