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芹
摘要: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同時切實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強化平時的教育,多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要善于解答,這樣孩子慢慢地就會“聽話”,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就會慢慢成功。
關鍵詞:角色;自尊;散養(yǎng)
家長王女士跟我反映,孩子在學校非常聽話,到家就變了一個人似的,說什么也不聽。另一位家長于先生也跟我交流抱怨,孩子特別調皮,每次叫他做事,總要喊好幾遍,有時候還頂嘴?,F(xiàn)在的孩子怎么了?孩子在家不聽話,家長該怎么辦?
一、當好船長這一角色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師。有些家長試圖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好朋友,可以與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成功與快樂,但是這種所謂的親子友誼卻往往包含著許多不公平的因素。其實,在家庭教育這條大船上,父母們都應該努力做好船長,傾聽每一個船員們的想法和意見,但是最后的決定權應該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鮑姆林德教授把孩子家長的心理劃分成三種類型:分別是放任型、專制型和權威型。如,一個14歲的孩子明天準備去體育館參加一個大型的晚會。放任型的家長會對孩子說:“知道了,去吧!”他們自己對孩子漠不關心,但是又想用給孩子的自由換取孩子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專制型的家長會對孩子說:“不行,你太小了,別再給我頂嘴! ”專制型的家長獨斷一切,他們甚至連任何一個細節(jié)也會不放過。權威型的家長則會充分尊重和仔細考慮每一個孩子的意見和請求,然后再慎重地做出自己的決定:“你也知道,咱們家周末的熄燈時間是10點鐘,這是我們大家共同商量后決定的。如果你能按時回家,就可以去參加晚會?!痹谝陨先N家長的類型中,孩子們往往更會選擇權威型的家長,因為他們既有原則性的規(guī)定,又有政策變動的余地。
二、孩子的自尊傷不得
河北某校,一天上課,教師給學生提了一個問題。突然發(fā)現(xiàn)班里一個學困生也跟其他的學生一樣舉起了自己的手??墒钱斀處熞笏酒饋砘卮饡r,他卻一點兒答不上來。下課后,教師把這名學生叫到辦公室里,問他為什么自己不會回答也舉手時,他竟然哭著說:“老師,別人都會,都舉手,我要是不舉手別人會笑話我的。”教師被這名學生強烈的自尊心深深感動了。私下里告訴他,下次教師提問如果你會回答就舉左手,不會回答就舉右手。后來每當教師看見這位同學舉起左手時,就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而教師看見他舉起右手時就不讓他站起來回答。再后來,這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進步,并且?guī)恿税嗌弦淮笈鷮W困生進步。這個故事道出了我們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尊重。我們的孩子年齡雖然小,但是同樣也是一個有感情、有靈性的人,他們有著同我們成年人一樣的思想和情感世界,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在現(xiàn)代家庭的親子關系中,父母眼里的孩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很少把他們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成年人。在這種不平等的家庭親子關系中,缺失的并不是愛,而是一種尊重。
三、抓平時的點滴教育
作為父母,平時要加強引導,教育孩子學會做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有個12歲的女孩麗貝卡,她很愛交際,家里的電話常常被她霸占,而且她一旦和小伙伴通上電話,總要聊上幾個小時。對此,她的母親并不是簡單地呵斥:“快把電話掛了!”或者對女兒打電話的時間次數(shù)嚴加限定?!八嫌變簣@時,我曾給她講過他人的權利?,F(xiàn)在,我又把上回的話重新講了一遍?!边@位母親說,“從那時起,她開始注意通電話的長度了,而且每次打電話還要先問問我要不要用”。有些事情希望孩子怎么做,你可以用商量的辦法讓孩子來參加討論。
四、“散養(yǎng)”孩子好處多
教育孩子要學會散養(yǎng)。散養(yǎng)就是父母給自己的孩子一片芳草地,讓他們自由、快樂地覓食、玩耍、長大。在教育孩子在學和玩之間,許多的父母搖擺不定,不知道該作何選擇和取舍。其實孩子學要學得認真,玩要玩?zhèn)€痛快!如果說在一個學期里孩子應該以工作和學習的活動為主,那學習的任務全部完成后或在節(jié)假日里就應該放心大膽地帶著孩子一起去游樂園玩。因為玩是每個孩子的自然天性,因為玩是一種讓孩子十分樂意并樂此不疲的自愿學習行為,這一點很重要。只有孩子在積極參與他愿意參與從事的各種教育活動時,他的身心和潛能的積極性才能在活動中得到極大的激發(fā)和調動,才有機會使孩子具有積極的學習情感和體驗,這樣的工作和生活學習方式對孩子自己來講才是最有意義的。
五、謝謝孩子能頂嘴
多數(shù)父母都喜歡自己孩子,乖巧可愛怎么看怎么愛。其實,在高大的父母面前,幼小的孩子除了天真乖巧還能做些什么呢?因為現(xiàn)在孩子還小,有什么不懂的事情會問你,不會的、有需要做的也找你,是非以及判斷問題順從你,得失以及取舍的問題請教你,一切都那么理所應當。其實,孩子的頂嘴,是孩子尋求一種精神獨立的開始,是一個孩子逐漸走向成熟的必然發(fā)展過程,父母應該欣然地接納。我們的父母需要多了解、多尊重、多理解愛護自己的孩子,要舍得對自己的孩子暫時放下各種權利,不要還是對孩子像原先那樣大包大攬,事無巨細。孩子已經長大,要把孩子當平等的家庭成員看待,把你“必須這樣做”的指令變成“你看這樣做好不好”的商量。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孩子的個人隱私權,如果一個孩子實在是不愿意與你交流,不必自討沒趣,尊重一個孩子的同時也是在讓孩子尊重自己。
六、結語
總之,教育子女是一件大事。家長們如能分清哪些是大是哪些是大非,減少摩擦,并加以鼓勵,這樣孩子會對你多一份認同,少一份對抗,有利于你和孩子之間進行良好溝通,最終達成共識。
參考文獻:
[1]曹衍清.一個教育行者的想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錢兵,翟媛媛.淺談孩子成長中的“關鍵期[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6(5).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