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紅
【摘 要】 小學語文作為我國教育階段當中的重要基礎性課程之一,在教育界當中備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而創(chuàng)新思維是小學生學習語文過程當中極為重要的學習要素之一,因此,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就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加強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工作。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來說,教師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核心人物和重要力量,尤其是在新課改之后,要求教師除了在對學生進行最基本的語文知識和相關概念進行教學以外,還需要相應的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工作,也就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需要增添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其構建起正確的創(chuàng)新思維體系。
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教育階段來說,主要是針對8~14歲左右的孩子進行階段性啟蒙教育,而這一階段的孩子所具有的特點就是各方面心理年齡、生理年齡等都較小,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就導致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很難集中精神。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一般為應試性教育,也就是教師一味地將教材中的概念性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從而導致這一階段的學生在進行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常常效率較低。因此,為了改善小學語文教學的教育情況,就需要教師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生自我的個性、主張,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增添培養(yǎng)學習創(chuàng)新思維的舉措,充分利用這一階段孩子的學習特點,通過一些創(chuàng)新性、開放性問答,對學生進行一些課外知識拓展,或者是在課堂當中進行一些創(chuàng)新性語文知識實踐活動,通過課內外的各類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二年級上冊的《我為你驕傲》一文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本文中最主要的核心教學思想,相應的給學生提出一些教材中所不存在的問答,比如說:“如果主人公在打碎玻璃以后,選擇向老奶奶隱瞞事情的真相,那么又是怎樣的結果?”通過對學生提出一些教材當中不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積極組織團隊討論,也可由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只要結果合情合理、不偏移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即可,同時教師還需要對每一位學生的答案進行合乎情理的評價和鼓勵。利用課外的開放性問答,結合實際的語文教材內容以及相關核心思想,使得整個教學內容充滿創(chuàng)新性又不偏離文章主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該篇文章核心思想的理解和認知。
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育階段除了是重要的階段性啟蒙教育之外,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基礎的好時機,尤其是隨著當今時代的快速更迭,社會階層的變化速度加快,使得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下的社會發(fā)展潮流,從而導致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與當今時代的學生的匹配適用度低,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為了改善這種小學語文教學狀況,就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對學生開展適度的創(chuàng)新實踐性語文教學活動,在向學生傳授最基本的語文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其綜合能力。但是,教師在進行創(chuàng)新實踐性語文教學活動時,要時刻圍繞當下或者是該階段的教學內容和理論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通過利用小學生極強的可塑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效提升設計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從而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例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的《假如沒有灰塵》一文的教學工作中,由于這篇文章的理論性相對來說大于閱讀性。因此,教師就可以相應拋開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來實施創(chuàng)新實踐性語文教學活動。比如說,在學生通讀課文之后,集合學生進行灰塵的收集,讓學生親身接觸到文章當中的主要元素,并讓學生力所能及地對文章當中的實驗和現(xiàn)象還原,學生在加深文章內容理解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加強動手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使得學生不僅僅是成為理論性人才,而更多的是成為綜合型素質人才。
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加強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
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常常會出現(xiàn)公子哥、小公主一類學生,這主要是由于當今時代的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而使得家長對于年紀小的孩子過分寵愛,當學生被過分保護之后,學生就會產生主觀性的放棄自我思想,導致其自身的學習活動范圍受限,時間長久之后,就會使得學生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想法,從而加大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工作的難度。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就需要教師將教材的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結合、并融合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幫助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加強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提升自信心,從而提高整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成效。
例如在進行六年級上冊《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通讀文章之后,再帶著文章中的重要思想去觀望我們生活的土地和山川,并闡述自己的想法和展望,同時,教師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依據課文相關的重要內容和思想,向學生傳授一些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哲理和思想,充分利用《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當中滿懷的愛國情懷和思想,在學生學習愛國的相關知識和理論的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從而改善自己驕奢的心理態(tài)度,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成效。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是極其重要的教學工作之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綜合素養(yǎng),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但是,教師在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結合教學活動中,要時刻緊貼教學主題,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