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貴珍
【摘要】? 當前各個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在于解決心理問題,關注的是消極心理學,而這種關注點的偏差就會導致心理健康教育難以得到有效發(fā)展?;诖耍P者在本文中簡單介紹了積極心理學的內涵以及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問題后,又著重對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探討,希望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途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25.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7-005-02
消極心理學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占比過大促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現(xiàn)了一定的偏離,嚴重阻礙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在認識到積極心理學的內涵基礎上,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進行探究,尋找出具有一定針對性的解決途徑,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進一步的發(fā)展。
一、積極心理學的內涵探究
積極心理學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塞利格曼于20世紀末提出的一種與消極心理學對立的心理學。它強調對人類自身存在的積極的品質以及力量進行研究,鼓勵人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去理解一些有趣的心理現(xiàn)象。它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含義:首先,在主觀體驗上,積極心理學偏向于關心人們內在的比較積極的心理體驗,主張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其次,在個人成長方面,積極心理學偏向于提供一些積極的心理特征,讓學生以相對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問題。最后,積極心理學跟關注人們身上具有的一些類似社會責任感、職業(yè)道德等比較積極的心理品質,以培養(yǎng)心理健全的人為目標。總之,積極心理學與消極心理學的研究角度有著明顯的不同,在培養(yǎng)健全人格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探究
(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不準
由于傳統(tǒng)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于關注中小學生身上存在的消極的心理因素,這就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以及方向出現(xiàn)了偏離,學校關注的往往是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學生,總是在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存在的心理問題之后,才會提供幫助以及教育。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學生身上沒有出現(xiàn)類似抑郁、孤僻、分裂等嚴重的心理問題的話,教師是不會給予學生以關注。總之,這種目標定位嚴重偏離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非常不利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
(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狹窄
消極心理學長期占據(j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使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長期集中在心理問題的診斷、分析以及治療上。只關注于心理問題的解決,開展具有補救性質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視了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這種狀況就會直接導致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過于狹窄,只關注心理障礙的矯正而忽視對預防心理疾病的方式進行探討。進而嚴重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降低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意義。
(三)中小學生進行自我心理教育的意識不足
由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總是出于被動的地位的,他們是沒有形成主動地接受教育的觀念的,他們很難意識到自己也是可以進行自我教育。而學生缺乏自我心理教育意識主要是通過以下兩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第一,中小學生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身上是存在著一些積極的成分,不能夠有意識地利用一些積極的心態(tài)解決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第二,中小學生在遇到一些自己難以解決心理問題的時候,并不會嘗試著尋求他人的幫助,不能夠及時解決自己的問題。總之,中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進行自我心理教育的意識嚴重不足。
三、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探究
(一)確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目標
目標和方向是驅使人們向前走的原動力,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主導著我們的活動。沒有明確的目標或者目標錯誤都會導致我們的道路走偏,出現(xiàn)南轅北轍的狀況。因此,教師在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時候,需要樹立起合適的方向和目標。過去的心理健康教育會比較偏向對心理問題的解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目標是診斷心理疾病以及治療心理疾病。在這種方向以及目標的指引下,教師在開展相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時候,不僅會不可避免地忽視掉對學生自身積極的心理潛能的開發(fā)以及積極心理品質的塑造,還可能會給學生造成不正確的暗示,讓原本擁有積極情緒的學生也開始過多地關注自己身上的一些消極的層面,開始以消極的思維來思考問題。而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教師則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于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情感,嘗試著通過適當?shù)姆绞皆鰪妼W生個體的幸福感,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而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就能夠有效幫助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在積極的狀態(tài)下開展相關活動,進而有效減少學生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因此,教師需要嘗試著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轉變成為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心理潛能,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開展相關活動,促進學生在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下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二)引導中小學生提高進行自我心理教育的意識
積極心理學強調人性之中相對積極的成分,認為人們身上本身就具有一定能夠推動自我實現(xiàn)成長的潛能,本身就有著能夠推動自我成長以及完成自我恢復的能力。這些能力在人與人的交往逐漸密切的過程中變得更為明顯,形成了能夠對人的行為起到一定決定作用的積極的心理因素,并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沉淀,變成了積極的心理品質。另外,積極心理學也認為人們只有在對自我有高度的評價并且能夠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自我時,才是處于相對積極的狀態(tài)之中。而人是可以通過適當?shù)姆绞綄ψ约何业臓顟B(tài)進行調整,脫離原本具有消極性質的環(huán)境之中,在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預防心理疾病的發(fā)生,激發(fā)出人類自身存在的積極基因。所以,中小學生身上也是存在著可以適當調節(jié)自身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的,是能夠對自我進行心理教育的。
比如說,筆者在發(fā)現(xiàn)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著尋找特殊的方式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減少學生對考試成績的關注,而專注于答題過程。而在筆者的提醒之下,這些本身被消極情緒所籠罩的學生開始嘗試著用“我在考試前已經(jīng)做了最大的努力,只要認真答題就一定不會太差”的心理暗示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更有一部分學生嘗試著從網(wǎng)絡上學習到的“考前鎮(zhèn)靜操”來轉移自己的焦慮情緒,讓自己更自如地應對考試??傊?,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我心理教育,讓學生具備開展自我心理教育活動地能力,進而在日后學習活動的開展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豐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
由于當前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比較狹窄,僅僅集中在解決當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而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之下,教師則需要嘗試著擴寬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把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挖掘學生的心理潛能的教學內容引入到教學課堂上來,與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種比較積極的成分進行合理的結合,進而為中小學生提供更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更為全面的認識,能夠更積極地開展一系列活動。
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玩游戲的方式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同時,接納自我,讓自己變成更好地自己。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嘗試著讓學生對自己身上的優(yōu)缺點進行反思,并分別找到十條在紙上列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認識自己。而隨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與自己的同桌互相交換紙條,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優(yōu)點以及缺點。甚至于你覺得安靜是他的優(yōu)點,而他卻覺得自己過于安靜是缺點,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接納自己。最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按照“雖然我有……的缺點,但是我可以嘗試著通過……的方式進行改正,成為一個……樣子的人”的格式對紙上列出來的十條缺點進行補充,進而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結束語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強調對積極情緒和積極系統(tǒng)的重視,有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糾正當前心理學教育中的不良理念以及措施,進而在完善教師對心理學的認識的同時,開展真正有意義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推動中小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張煦春.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路徑探究[J].決策探索(下),2020(01):95.
[2]梁鈞華.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討[J].才智,2019(32):7.
[3]邢艷艷.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西藏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構[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29):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