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歡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減少單一化知識講授,整合和利用課堂教學時間,重點突出課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轉變傳統的填鴨式和灌輸式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的進程中獲得相應的知識積累,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一、整合教學內容,有效進行直觀轉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反復講解,學生進行模仿,進而掌握教師的教學內容。在僵化的教育教學中,學生很難進行自主的學習思考。語文學科是實踐性和自主性很強的學科,離不開社會實踐和應用。學習的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學習實踐活動,學習內容局限在教材規(guī)定的范圍中,無法有效地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踐相結合,對語文的日常使用效率較低,語文的交際和使用價值并沒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良好的展現。在語文教學進程中,教師要注意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一部分教師為了教學而教學,為了吸引學生而使用多樣化的教學設備,卻難以保證學生能展開豐富多樣的聯想和思考。所以,教師要合理整合教學內容。
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整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重點向學生講授文章的布局和結構?!翱偡挚偂钡慕Y構形式具有極強的特點,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點的記敘文表達形式,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應當明確關鍵詞和中心句?!澳抢镲L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边@類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應當重點講解,明確結構上的特點,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
二、搜集教學資源,保障學生直觀理解
語文教學進行的重要前提是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的高度結合。首先,教師應當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有效調動,整合多種資源,提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其次,利用網絡學習軟件,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創(chuàng)建輕松愉快、富有趣味性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構建自身的學習體系和理念。最后,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課件展示,幫助學生進行素材積累,使用動畫、音頻、視頻等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學習欲望,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進行《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向學生展示西沙群島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等,使用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引導學生對文章全面直觀了解,有助于后續(xù)教學內容的順利、深化推進。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直觀感受
首先,應當開展互動教學,教師按照學生的能力進行小組劃分,設定每一個小組的學習話題,讓學生之間分工合作,在網絡中尋找具有指向性的并且能夠與教師布置內容相聯系的材料作為學習素材,整合多種材料內容;同時根據小組對話題的具體討論需求,選擇最佳的學習方案。其次,教師應當營造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的教學環(huán)境,配合教學主體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討論,然后進行獨立思考,提升學習素養(yǎng)和水平。最后,語文學習的過程是學生思想碰撞的主要表現,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和交流的機會,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實現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整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教學信息和內容是否能夠進行直觀化的轉化,學生通過學習直觀化的內容是否能夠得到更加理想的學習成績,教師應當作好知識內容和體系的轉化,變更教學形式,保障學生能夠得到更加直接具體的學習內容,降低學習強度和難度。
在網絡背景下進行語文教學,教師應當整合教學資源,保證教學資源使用的合理性,在眾多的信息中選擇能夠應用在語文教學中的資源,整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力求實現教學內容和形式的直觀化和具體化,促進學生的理解和吸收。教師使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不僅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鞏固,給予學生更為愉悅的學習體驗,也能夠保證自身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有效進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h坎北街道中心小學